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老子:以德報怨?孔子:以直報怨?

老子:以德報怨?孔子:以直報怨?

有問:為什麼老子「以德報怨」,孔子「以直報怨」?

答:

沒有從道德經中讀出有「以德報怨」這四個字呀?問題牽強附會了些。《道德經》里是有句,「大小多少,報怨以德」。語出《道德經》六十三章。不過不是「以直報怨」這種思維法。更何來以德報怨?

其一、《道德經》七十九章:「和大怨 ,必有餘怨 ,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據說這句里的「報怨以德」是後來陳鼓應等學者們加進去的。認為「報怨以德」在六十三章不合理不合章法。當然,「抱怨以德」至於到底是在六十三章,還是在七十九章。暫都不論。且聽慢慢道來:

因此,名詞道德品質的「德」要看你站哪個立場怎麼理解,怎麼定義了,但是,吾認為不論怎麼定義的「德」,只要是教條的道德,那麼,道理上說,都是很難說通「抱怨以德」的。當然,單向誘導權威需要而定義,報怨以德就是美德。那自有它的暫且需要而已。此不論。

因此,名詞道德品質的「德」要看你站哪個立場怎麼理解,怎麼定義了,但是,吾認為不論怎麼定義的「德」,只要是教條的道德,那麼,道理上說,都是很難說通「抱怨以德」的。當然,單向誘導權威需要而定義,報怨以德就是美德。那自有它的暫且需要而已。此不論。

是以,德,若是個概念的道德名詞,以德報怨,則姑息養奸。慈悲為懷的佛家有慈眉菩薩,還有怒目金剛呢。

其三、若是「德」解釋成知識,所謂知識即是美德,那麼,用知識智慧解決化解恩怨,基本上說的通點。但是,細想也牽強。而,孔子的「以直報怨」就有一層這樣的意思了。當然以直報怨,也要看「直」怎麼理解。解釋成是非曲直的意思,那麼也就是有用智慧知識化解恩怨矛盾的意思了。不過,李逵的力氣在某些方面有時比吳用的知識管用,直截了當,快刀斬亂麻,幾板斧就行了。

若是「直」解釋成直來直去,針鋒相對,那麼認為自己是正義的,當然,以直報怨就成了以其人之道反制其人之身,德報德,怨抱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當然,對待大是大非上,這是合理的。但不能一概而論,奉為圭臬信條。比如,雞毛蒜皮的吱吱呀呀,也直起來性子對著干,睚眥必報,不夠浪費感情精力嘛?不若放過自己,放過些無聊小怨小氣。否則,得不償失,小事扯成大事。於人於己皆不利。畢竟誰無過錯呢。

其四、若是「德」是得道之得的意思。那麼,這樣解釋就OK了。得道了,何來恩怨?沒有怨何來恩,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對對錯錯,皆是對立一體的,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無風不起浪。所以,《道經》提出個核心思想,取天下無事,則無不治,無為無不為。《道德經》高深用意是指導你要超出是非對錯恩怨情仇的。不染恩怨,連恩怨的概念都沒有,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以,「報怨以德」這四個字在《老子》六十三章與這幾句話放在一起還是十分合理的:「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而後來陳鼓應的摘出來放到七十九章雖有道理,顯然斷章取義,大失深意!

以德報怨在《老子》原文中很辯證統一的。大部分人理解的以德報怨以直報怨與老子的顯然不是一個思維層次與角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八卦 的精彩文章:

佛教里有「三千世界」是指宇宙嗎?
向《本草綱目》的作者李時珍致敬,贊一聲:英雄!

TAG:太極八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