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通許孫營鄉朱氏崗的師氏,要從清朝乾隆年間說起……

通許孫營鄉朱氏崗的師氏,要從清朝乾隆年間說起……

通許姓氏尋根之二:朱氏崗師氏

據《通許縣村史》記載,孫營鄉朱氏崗古代為大沙崗,崗下為起伏的小沙丘、窪地。春秋二季,風沙猶大。夏季窪地積水,莊稼收成很低。清朝乾隆年間,一朱氏老太太帶領孩子逃荒,落戶在崗上,村名由此而來。

據通許縣孫營鄉朱氏崗村教師、書法家師彥亭藏《師氏宗譜》(1994年續編,新鄭師氏族譜理事會十九世孫師振遠等編。16開鉛印,四卷,合計968頁)記載:「明朝洪武四年,師公讓從洪洞縣遷民河南省洧川縣(今屬尉氏縣)韓佐鎮,子孫繁衍,分布許昌縣、新鄭縣、尉氏縣等地。

至三世時,有師綱,因避匪亂逃往通許縣西北朱氏崗村定居,遂成為通許縣師姓之祖,還分布在通許縣西南的赫庄等村以及開封縣的北武田村。

據《洧北師氏族譜》記載: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壬申歲,洧北師氏長門三世祖師守政罵流賊遇害韓佐鎮玄武門,其弟師綱避難逃往通許縣孫營鄉朱氏崗村居住。

朱氏崗村師氏古譜與古輩字因年代久遠遺失,僅知是從洧川縣(今屬尉氏縣)韓佐鎮遷來的,屬於師氏三門「師十三公諱綱」。

通許縣朱氏崗村師氏古輩字傳下來的僅有「紅明化習彥」(「紅」為十六世)。1995年元月,朱氏崗村續接新輩字自二十一世「兆」字輩起為:「兆祥敬倫新,義法玉澤全;學秀維吉賢,繼孝昌書坤。」此20個新輩字僅供通許縣朱氏崗村師氏所用。

洧川韓佐鎮師氏子孫播遷到河南省的有:鞏義市西村鎮、新鄭市古城師、臨穎縣北宋村、許昌市、鄭州市、開封市、鶴壁市、長葛市師庄、方城縣博望鎮、平頂山……該譜民國六年續譜《序言》說「(河南省)原陽縣、項城縣、臨穎縣三處師姓始祖與我始祖原系手足之親……」

洧川韓佐鎮師氏子孫播遷到其他地方的有:廣東、山東、新疆、青海、甘肅、貴陽、重慶、北京市、杭州市、哈爾濱市、西安、福建、海南省、台灣省台北市等,分布全國各地。代有人才。

洧川韓佐鎮師氏古譜輩字遺失。新譜收錄有明朝嘉靖四十四年六世師引昌撰寫的《洧川師氏塋原合族記》碑文;以及清嘉慶五年《洧川縣師氏續族譜序》,光緒、民國年間的續譜序言等。記載了師氏歷代傑出人物,收錄了明、清兩朝皇帝對本支師氏傑出人物的誥封文書11篇。

該譜記載了師氏起源於師尹,「居周太師之職。尹,吉甫之後裔也。後世子孫有以官為姓者,故有師氏。」該譜收錄有名人「師曠,字子野。為晉樂師,時稱多聞……」;師服,魯國大夫;師懋「永樂丁酉科舉人,官沔(音面)陽州知州、代州知州。土木之變時殉節。載《河南通志 · 人物誌》第一。誥授奉政大夫……」。其他有明、清至當代名人100多人的名單和簡介。

作者:陳維

綜合來源:方誌通許

編輯:通許視窗

找工作,招人才,買賣房子,通許拼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通許大管家 的精彩文章:

通許長智鎮的六營村,竟然要從2300多年前說起……

TAG:通許大管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