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郭曉瓊:機制日趨完善 領域不斷拓寬 中俄農業合作前景廣闊

郭曉瓊:機制日趨完善 領域不斷拓寬 中俄農業合作前景廣闊

中國氣候條件適宜農作物生長,農產品種類繁多,但耕地相對不足。俄羅斯幅員遼闊,耕地面積大,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但農業勞動力相對不足。中俄兩國在農業科技、育種、農機製造等領域各有所長。中俄兩國可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相互取長補短,兩國農業合作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1

合作機制日趨完善

2013年,中俄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農業合作分委會正式成立,此後每年舉行一次會議。2017年10月11日,中俄農業分委會第四次會議在莫斯科召開,兩國農業部、質檢部門及農業合作相關企業代表參加了會議。中俄雙方就農產品及食品貿易、市場准入、農業基礎設施合作、促進農業領域的相互投資、加強農業科技研發等議題展開了深入的討論和交流。中俄雙方還商定共同制定在俄羅斯遠東地區開展農業合作的戰略規劃,雙方將成立聯合工作組和專家組,對未來兩國在遠東地區的農業合作進行規劃及布局。

2

農產品貿易穩定增長

俄羅斯農業種植對農藥的使用極為謹慎,並且嚴禁生產轉基因食品,因此近年來俄羅斯農產品樹立了綠色、有機、健康的形象,深受中國消費者歡迎。隨著兩國農產品相互准入清單不斷擴大,2017年中國自俄進口農產品超過30億美元,中國自俄進口的農產品包括玉米、大豆、葵花籽油、麵粉等,中國對俄出口的農產品主要是水果和海鮮等產品。農產品貿易的擴大成為中俄雙邊貿易新的增長點。

3

農業合作領域不斷拓寬

除農產品貿易及投資之外,中俄兩國還開展了農業園區合作、農業科技合作、動植物檢驗檢疫等領域的合作。中俄(濱海邊疆區)現代農業產業合作區於2004年成立,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目前擁有耕地6.8萬公頃,設立了14個種植區,7個糧食處理、倉儲及加工區,生豬、肉牛、奶牛養殖區,大豆油脂加工廠等,園區內農業機械化率達到100%,成為境外農業合作的典範。

(郭曉瓊,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副研究員、博士。文章摘自《俄羅斯黃皮書:俄羅斯發展報告(2018)》P276~278,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原標題:中俄農業合作前景廣闊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劉淼 排版編輯:劉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義大利前總理普羅迪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發表演講
還原唐代法典真面貌,敦煌文獻起了哪些重大作用?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