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面對崩潰哭鬧的寶寶,兒科醫生5步就給止住了

面對崩潰哭鬧的寶寶,兒科醫生5步就給止住了

讓不少父母最頭疼、崩潰的問題之一就是,小寶寶們偶爾會「無緣無故」地大哭。

面對寶寶哭鬧,很多奶爸奶媽束手無策。也有些人認為寶寶一哭就是餓了,應對方法就是餵奶。這實在是大錯特錯!

新生的寶寶不會說話,只能用哭聲表達他們的各種需求。想要寶寶停止哭鬧,先要搞清楚寶寶究竟為什麼哭。

5招專治寶寶半夜哭鬧

1

固定同一時間哄孩子

讓孩子養成規律作息,每天固定同一時間哄孩子上床睡覺,起床時間也要固定。

6個月後的寶寶每晚平均睡眠時間約11小時,白天上午和下午各有一次1~2小時的小睡,但下午5點以後盡量不睡,以免影響晚間睡眠。

晚上,要在孩子醒著時將其放到床上,幫助他習慣自己在床上入睡。如果是在吃奶時或被搖晃時睡著的,那麼他半夜醒來也會有同樣的期待。

2

起身靜靜地觀察

寶寶半夜驚醒時,媽媽不要急於抱起或安撫,可以起身靜靜地觀察孩子,看他想怎麼樣。

因為有時大人一介入反而讓寶寶更加清醒且哭鬧得更大聲,而且會讓他養成這種習慣。其實有些寶寶哭鬧兩聲後可以再次入睡,媽媽要給寶寶這個「自我調試」的機會。

3

保持黑暗環境,輕輕拍背

如果寶寶哭鬧不止,媽媽就要試著安撫,方法要得當。首先不要開燈,要繼續維持孩子醒之前的黑暗和安靜,輕輕地拍拍背。

寶寶調節體溫的能力較弱,環境溫度過熱過冷都會讓他感到焦躁或不舒服。所以,可以試著調節一下空調的溫度,或者讓寶寶感受一下媽媽的體溫。如果以上方法都無效,可以嘗試餵奶。

4

不與孩子過多互動、嘗試裝睡

如果寶寶越來越有精神,也不要開大燈,可以扭開床頭昏暗的小燈,和寶寶來場「拉鋸戰」。

不要試圖又玩又笑地等著他再次犯困,應該懶懶地任由他「精神」,盡量別與寶寶玩或過多地互動,甚至可以試著「裝睡」,讓寶寶自己覺得半夜醒來很無聊,讓他知道睡覺時間不是玩樂時間。

5

白天讓寶寶的活動量充足

白天讓寶寶的活動量足夠,也讓他接受足夠的日照。不要看電視、玩手機太久,讓孩子盡情地去戶外活動。晚上累了,寶寶自然能睡得一夜香甜。

寶寶哭鬧的9個隱情

1

餓了或吃得太飽

餓了要吃的寶寶會大哭;吃得太多難以消化,寶寶也會哭。

現在最常見的是後者,很多家長給寶寶喂得太多、太頻,只要寶寶吮吸就給他吃,殊不知新生兒有吸吮反射能力,即使不餓,奶嘴放到嘴邊,也會用力吸吮,導致吃得太飽,身體不舒服,大哭不止。

應對方法:一般而言,小寶寶隔2~3個小時就要吃一次奶,母乳餵養的話遵循按需餵養,人工餵養的話不要一下喂得太多、太急。

2

尿了或拉了

寶寶一般出生一周後每天小便在6次以上,大便次數也可能較多。如果寶寶尿了或拉了,尿布裹著可能讓他感到不適而啼哭。

應對方法:及時幫寶寶更換尿布。6個月前的嬰兒晚上睡覺時,最好選用尿不濕,以柔軟、吸水、透氣的為佳,一晚上至少換兩次,即4小時更換一次。

3

缺鈣

缺鈣的寶寶夜間常常煩躁不安,還會出現多汗、枕禿、發育遲緩等癥狀。嚴重者還可能引發佝僂病。

應對方法:多帶寶寶曬太陽,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維生素D和鈣劑,定期體檢。

4

受到驚嚇

白天帶寶寶到人多嘈雜的公共場所、突然改變生活環境、更換帶孩子的人、看成人化的電視節目等,都可能使寶寶受到驚嚇,表現為半夜驚醒,哭鬧不安,表情緊張。

應對方法:不要為了「長見識」帶寶寶去過於喧嘩的場所,避免寶寶直接接觸使他害怕的事物。夜裡寶寶驚醒時要及時安慰擁抱,用身體接觸和語言安慰讓寶寶平靜下來。

5

太冷或太熱

有些家長怕寶寶冷,睡覺前就把他包裹起來,長時間捂著會讓寶寶不舒服;還有些寶寶晚上睡覺愛踢被子,家長如不及時發現就會凍著他。

加上寶寶自身調節體溫的能力還不夠強,因此,寶寶很容易因為溫度過高或過低而啼哭。

應對方法:盡量將室內維持在23℃~25℃,不要給寶寶穿得太厚,可以嘗試使用睡袋。

6

新生兒腸絞痛

新生兒無故的哭鬧,難以安撫,頻繁吃奶,吃過奶之後仍然哭鬧,哭鬧時小臉漲得通紅、下肢蜷曲,很可能是腸絞痛造成的。

應對方法:在3周~4個月大的寶寶中,腸絞痛很常見,隨著年齡增加會消失。寶寶出現腸絞痛時,家長可以豎抱,輕輕安撫,也可以順時針按摩寶寶腹部,幫助減輕疼痛。

7

找媽媽

寶寶在肚子里時就與媽媽建立了親密的感情,如果發現媽媽不在身邊,寶寶有可能缺乏安全感而哭鬧。

應對方法:在寶寶需要時及時給他安慰、擁抱,讓他知道媽媽不會離開。

8

想睡覺了

嬰兒還不會自己入睡,感到困了或者想睡覺的時候也會哭鬧。

應對方法:哄寶寶好好睡一覺。最好的辦法是,給寶寶建立規律的作息,這樣就能在寶寶哭鬧之前就哄他入睡了。

9

其他疾病

感冒、發燒、疝氣等疾病,都可能讓寶寶感到不適而哭鬧不止。

應對方法:一旦發現寶寶吃飯、睡覺、體重有所異常,哭鬧不止,要及時帶寶寶就診,查明原因。

本期

母嬰智囊團

首都兒科研究所兒童保健科副主任醫師 李海鷹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兒科主任 劉麗曉

本期編輯:高格 本文作者:生命時報記者 徐文婷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旗下「母嬰日報」(微信號:muyingribao)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199一瓶的酵素片能有多養生?營養專家:還不如吃個蘋果
國內首個帕金森「活力操」發布!符合6種癥狀的人注意了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