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秦賽陽:一個搬磚人的美學觀

秦賽陽:一個搬磚人的美學觀

引言:

人生的苦悶有二:一是慾望得不到滿足;二是慾望得到了滿足——蕭伯納

我早年,五音也還說的過去,(參加過鄉里舉辦的大合唱,記得當時唱的歌曲叫《王二小》),可過了變聲期後,迅速開始五音不全。平常很少去唱歌,偶爾去KTV唱歌,也都實在是不忍心開頭,倒不是怕傷著別人,而是連自己也有點都聽不下去。我不會玩任何樂器,(口哨會點),也嘗試學過一些,但是年齡大了,手指僵硬,學不來了,此外,至今也沒到音樂大廳聽過大型交響樂。總之,在音律方面基本一無所知。

我早年,就嚴重暴露出了極其糟糕的繪畫天賦,畫什麼不像什麼,畫個蝴蝶也畫的不對稱,畫著畫著就變得扭曲,其實很想按套路來,可就是無意識的不按套路。可能唯一畫的比較6的,就是用數字組合來畫一些超級簡單的人物畫,這和畫個太陽的難度差不多。

我早年,在理科方面,也展現了連自己都覺得很嚇人的一面比如對於一斤鐵和一斤棉花哪個更重這樣的問題,我百思不得其解到苦惱的程度,後來在別人的點撥下便識到兩者等質量後,可心裡仍然很不情願的接受這個令我不爽的結果,鐵和棉花,憑什麼一樣重?

在物理方面,同樣愚蠢的令人絕望,當年勻速運動,勻加速運動,勻變速運動,變加速運動.....被搞得要死要活的,反正就是嚴重不懂。

我早年,無論寫命題作文還是非命題作文,寫跑題是家常便飯,比如分析「自嘲」者背後的心理,雖然老師以及廣大我的同窗們認為這是一種智慧幽默的象徵,但是我始終不覺得一個在眾人面前「自嘲」的人的內心僅僅只是幽默,其背後卻沒有更為複雜的思緒.....

但是,我今天卻要說兩句這幾門學科的背後美學問題。

一如很多文藝青年們無論真熱愛還是假熱愛,總是要表現的熱愛。在某些無聊額時刻,我也嘗試去聽一些「高雅」的例如交響樂或是著名的鋼琴曲之類的,聽了一些,但是有些外國人名字太長,叫什麼名字,我也記不清了。

音樂是高於文字的一種藝術。而對於音樂,無論是交響樂還是鋼琴曲,或是任何一類音樂,其真正表現的不僅僅是音樂本身,也不僅僅只是作者的一種情感,而是一種不存在的情感的情感,或者說是一種看似看的見卻又很難摸到,但是心裡特別想去碰到,也覺得能碰到,可就是始終碰不到的興奮和焦灼,平靜而狂喜.....最後沒辦法,只好藉助音樂的媒介來表現。所以,好的音樂誕生的背後是作者的困惑,矛盾,掙扎,甚至精神分裂....失去了這些,音樂人也就失去了靈魂。這很無情,但是又如此令人迷戀。

再說一下繪畫。現在似乎很多文藝愛好者們都能對繪畫史,尤其是西方繪畫史說出個一二三四來,(之前的一部講述梵高的電影,好像也是很火爆。一朋友為了能最提前看到,特意坐飛機跨國去看)近百年來,東方有很多知名,不知名的畫家熱衷於模仿印象派的繪畫風格,尤其在民國時期,好像徐悲鴻和林風眠都是在西方學過一些繪畫風格後,出於對傳統繪畫的保持,最後在東西抉擇的掙扎中,反倒形成了自己的繪畫風格。我也聽過一些印象畫派的大師,馬奈,莫奈,馬蒂斯,梵高就不說了,似乎印象畫派成為我們當今時代的一種流行情緒,包括那些我也搞不懂的什麼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結構主義.....反正,名詞很多,但本質都是後來者試圖對上一個時代繪畫風格或是那些前輩們的「強力突圍」

其實繪畫講究「得意忘形」意到筆到,而中國或者說東方文明在新石器時代就萌發了印象畫派的影子,那些挖掘的陶罐上的鶴,都是用極其簡單的線條勾畫,包括後來中國水墨山水畫中的皴法製造縹緲的意境,或是通過黑白製造各種色彩的藝術思維,一直到宋代的留白美,將中國人的美學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直到今天我們也沒有超越。

所以,抽象藝術(印象派應該屬於其中一種)不僅僅是西方的東西,我們幾千年前就有過,只是後來被扼殺了,但是近代以來,西方用的最好,而其在藝術方面的巨大思維突破也極大促進了其近代科學方面的突飛猛進(我後面會提到)。宋代是中國封建時代最鼎盛的時期,你不能不說其背後的藝術也是相輔相成的。

然而,這還不是我要說的特別重點。

我要說的是:首先,畫畫不追求一定要畫像的理念,已經漸漸普及開了,所謂,畫畫,本質就是畫畫,沒別的

但是,當你沉醉在一種繪畫風格,然後試圖去模仿後,你就已經註定沒有辦法成為真正的畫家。因為你已經失去了表達時代的敏感和能力。換句話說:當年莫奈扭動一根線條,擺動了整個世界,可今天無論你的線條多麼的有力,但是最終這個世界都會不會再為所動。你獲得了知識,卻失去了創造力。這是所有搞繪畫藝術的人不得不察覺,也不得不克服,可是又特別難以克服的問題。如果用一句話總結繪畫背後的美學:畫畫就是畫畫,而且你要畫自己的畫。

關於理工科,這些學科看起來是僵硬的,但是這些看似僵硬的學科背後的牛人們,一定各個都是陷入「自我情感」的一群人,雖然我從來沒見過。他們註定是孤獨的一類人,此外他們一定深諳另一門非理工科的「旁門左道」,這些旁門左道的學問看似和他的發明創造以及理論研究沒有任何關係,但是其背後的推動力確實驚人的。這也是我上面提到的,文藝對於科學方面的隱形推動力。你沒事可以去搜搜達芬奇的故事,達芬奇可不僅僅只會畫雞蛋

在文學方面,對於當今都說過一定教育的人而言,這是在簡單不過的事了,因為是個人就可以寫。但是文學創作需要天賦,如果不具備,努力也白搭,不是你看幾本書,或是摘錄一些流行文學,模仿一些套路就可以做到的,這道理不太中聽,但是確實如此。不過我說的都是那些真正的一流甚至是頂級選手,二流,三流...不在此討論範圍內。此外,真正的文學大師是培養不出來的,文學老師倒是可以批量生產。最為致命的事,一些頂級文學家甚至早年都沒有經歷過專業的訓練,好像有個獲得諾獎的蘇聯作家叫肖霍洛夫,放下步槍後,就開始寫作,結果就成了蘇東坡有句詩說的好,叫: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

最後一句話:從事任何一領域,本質都是從事藝術工作。藝術思維或是你的美學能達到多高,你的成就就會有多高。

王國維有人生三境界,我也送大家三境界:

1.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2.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3.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先胡扯這些,謝謝閱讀!也歡迎分享!

在這裡,包羅萬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賽陽 的精彩文章:

秦賽陽:我與愛因斯坦的距離

TAG:秦賽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