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紫砂壺的名家大作鑒賞——藏家祖傳結交有緣人

紫砂壺的名家大作鑒賞——藏家祖傳結交有緣人

聯係方式:Contact information:

中國區域 / China Region

聯 係 人 / Contact

魯 女 士 / Ms Lu

紫砂壺名家一、顧景舟款十二生肖如意壺

顧景舟人稱顧老,是中國近代最傑出的紫砂陶藝家,近代宜興有著名的七大藝人之一(任淦庭、吳雲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顧景舟、蔣蓉)。生前致力於創建紫砂工藝廠,其作品充份表現精、氣、神、韻之美,不但深具東方特有藝術特色,更賦予時代氣息,堪稱為紫砂壺之一代宗師!80年代在香港拍賣價已為65萬元人民幣。現每把壺時價均超過一百萬元,廣受海內外收藏家爭相購藏,惜生前作品不多,能珍藏者少之又少。

顧景舟人稱顧老,是中國近代最傑出的紫砂陶藝家,近代宜興有著名的七大藝人之一(任淦庭、吳雲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顧景舟、蔣蓉)。生前致力於創建紫砂工藝廠,其作品充份表現精、氣、神、韻之美,不但深具東方特有藝術特色,更賦予時代氣息,堪稱為紫砂壺之一代宗師!80年代在香港拍賣價已為65萬元人民幣。現每把壺時價均超過一百萬元,廣受海內外收藏家爭相購藏,惜生前作品不多,能珍藏者少之又少。

顧景舟紫砂壺價格,2003年,紫砂大師顧景舟和著名書畫家江寒汀、吳湖帆合作的作品「石瓢壺」在台灣拍出100多萬人民幣的價格。

2004年9月在北京「中國工藝美術精品拍賣會」上,師承名師吳雲根的呂堯臣大師,其作品「小石冷泉」壺,以60萬元的「天價」一拍成功。他獨創的「呂氏絞泥」技藝也隨之引發了紫砂界的「堯臣現象」。

而周桂珍的作品均價也已經達到了十幾萬元人民幣,汪寅仙的作品最高價目前也已經拍到了三十多萬元。而且由於古壺和舊壺的造假現象,藏家開始把更多的投資集中在當代一些有潛力的藝術大師的作品上,在未來,這種收藏將成為一個新的熱點和趨勢。

紫砂壺歷來都是按人定價。明、清時期的紫砂壺價格一般為上萬元,但名家名作可達10萬-15萬元,清代名作也要5萬-10萬元。

供春明代卓越紫砂工藝大師,壺型新穎、雅緻、質地薄且堅硬,在當時就名聲顯赫,人稱「供春之壺,勝如金玉」。

四名家指從明萬曆年間到明末的董翰、趙梁、元暢、時朋。董翰以文巧著稱,其餘三人則以古拙見長。時大彬明萬曆年間紫砂壺藝術的代表人物,所製作的紫砂壺被宮廷收藏和重視。

陳鳴遠繼時大彬後清初最著名的陶藝家,創製仿生壺,把自然界中的瓜果、樹木、花草納入陶藝形制。

陳曼生、楊彭年清乾隆、嘉慶時的紫砂壺藝術代表人物。邵大亨清咸豐、光緒末期名匠,作品以渾樸取勝,創造了魚化龍壺。

顧景舟20世紀初葉的制壺名家。

紫砂壺名家二、陳鳴遠款梅花壺

陳鳴遠,名遠,字鳴遠,號寉村,亦號壺隱,清初康熙、雍正年間人,相傳其父是明代著名紫砂藝人陳子畦。陳鳴遠技藝精湛,雕鏤兼長,是紫砂史上技藝最為全面而精熟的大師。

陳鳴遠(1622--1735),宜興人, 字鳴遠,號鶴峰,又號石霞山人,壺隱,清康熙年間宜興紫砂名藝人,是幾百年來壺藝和精品成就很高的名手,他出生於紫砂世家,所制茶具、雅玩達數十種,無不精美絕倫,他還開創了壺體鐫刻詩銘之風,署款以刻銘和印章並用,款式健雅,有盛唐風格,作品名孚中外,當時有「海外競求鳴遠碟」之說,對紫砂陶藝發展史建立了卓越功勛。(詳見紫砂書籍《壺魂》《壺論》)

制壺技藝精湛全面,又勇於開拓創新。他仿製的爵、觚、鼎等古彝器,工藝精,品位高,古趣盎然。所制茗壺造型多種多樣,特別善於自然型類砂壺的製作,作品有瓜形壺、蓮子壺、束柴三友壺、松段壺、梅干壺、蠶桑壺等均極具自然生趣,把自然型壺在明人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向藝術化的高度。這些壺式不僅是他的傑出創造,而且成為砂壺工藝上的歷史性造型,為後來的制壺家們廣泛沿用。

他多才多藝,還製作了許多案頭陳設的清供雅玩和文房用具,像生的菱角、扁豆、花生、玉蜀黍、鶿菇、栗子、藕片、荸薺、核桃、白果等等,無不精妙,把果蔬的自然生態,表現的淋漓盡致,惟妙惟肖,再配以契合果蔬肌理的泥色,給人以活生生鮮靈靈的審美感受,令人拍案叫絕。

傳世鳴遠作品除仿古諸器外,著名的有:甜瓜壺,原名南瓜壺,是鳴遠的一件代表作,壺身鐫有「仿得東陵式,盛來雪孔香」詩句,刻款楷書「鳴遠」,鈐「陳鳴遠」陽文篆書方印,今藏南京博物院。四足壺,壺身銘「且飲且讀,不過滿腹」,今藏上海博物館。旋渦紋瓜形壺,今藏香港茶具文物館。蓮子壺,壺身銘「資爾清德,煩暑咸滌,君子友之,以永朝夕。」今藏蘇州市文物商店。松段壺,今藏宜興陶瓷陳列館。調殺蠶桑壺,今藏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還有筍型水盂,也是鳴遠的代表作品,今藏南京博物院。其他還有一批清供雅玩,由國內外文搏機構及私家收藏。

紫砂壺名家三、朱可心款竹節壺

朱可心(1904-1986年)出生於宜興市丁蜀鎮。原名朱凱長,藝名「可心」,寓意「虛心者,可師也」,「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之意。14歲時拜汪生義為師,與吳根雲結為師友。1931年受聘於江蘇省立宜興陶瓷職業學校窯業科技工,此間創作紫砂咖啡具。次年,精心製作雲龍鼎和竹節鼎參加美國芝加哥博覽會,並榮獲「特級優獎」,1953年12月「全國民間藝人觀摩大會」攜作品雲龍壺、圓松竹梅壺參展。1959年他以合作社代表的身份參加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的世界陶瓷展覽。其作品松鼠葡萄壺、松竹梅三友壺被選入「中國工藝美術巡迴展」出國展出,並獲一等獎。1959年他費時4個多月精心仿製南京博物院珍藏聖思桃杯獲殊榮。創作旺盛期,設計製作了如意壺、雲玉壺、高峰咖啡具,迎賓酒具、萬壽壺、碗梅壺,可心梨式壺等,許多式樣成為紫砂工藝陶暢銷產品。1964年他精心仿製陳鳴遠包袱壺,達到紫砂技藝爐火純青的地步。朱可心首創一種壺式,多種裝飾的手法,深受中外人士的歡迎。

七十年代初期,仍然孜孜不倦地從事紫砂陶創作,前後設計製作了《 色柿子壺》、《彩蝶壺》、《高 壺》、《報春壺》、《勁松壺》、《翠松壺》。1973年,首創一種壺形,多種裝飾和新形式,在狀如 心形狀壺 上,分;別雕青松,翠松,寒梅,古柏,碧桃等裝飾,深受中外人士歡迎。精心製作的《可心梨式壺》被國務院定為 贈日本首相中角榮的國家禮品。1978年評為工藝美術師,先後擔任江蘇省文聊委員,宜興 政協常委等職。1978年在上海舉行的「全國陶瓷美術創作設計」會議。1985年10月上海電視台拍攝電視片,其製作了《仿古壺》, 後又製作生前最後一件作品《漢扁壺》。

朱可心是一位不斷進取的藝人,作品多洋溢時代氣息。壺藝風格渾厚淳樸,法度合宜,善於從自然及生活中汲取創作靈感和素材。辛勤培育紫砂塑氣技藝人才,有潘春芳、許成權、汪寅仙等。朱可心老人病故於1986年3月26日。

紫砂壺名家四、汪寅仙款魚簍壺

汪寅仙,1943年生於江蘇宜興丁山丁南村,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宜興紫砂文化藝術研究專委會顧問。曾任宜興紫砂工藝廠副總工藝師、宜興紫砂研究所副所長等職。

汪寅仙曾任宜興紫砂工藝廠副總工藝師、宜興紫砂研究所副所長等職。汪寅仙大師是我國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之一紫砂製作技藝傳承代表人。

汪寅仙1956年11月參加工作,歷任宜興紫砂工藝廠技術輔導,廠研究所副所長等職,廠副總工藝師,宜興陶瓷學會理事。14歲就開始學習紫砂陶藝,一直從事紫砂陶創作設計製作工藝,擅長「花貨」製作,具有頗高的藝術造詣和姻熟的製作技藝。為紫砂傳統工藝的發展,作出很大的貢獻。作品氣韻生動、整體協調,並酷似自然生態,維妙維肖,具有濃厚的東方藝術文化特色和高雅的藝術欣賞價值。作品被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香港宋縣文物館,南京博物院、台灣歷史博物館均有收藏,作品在日本、美國等20多個國家地區展出,成為壺藝愛好者的競購收藏作品,國內曾多次獲國家級大獎 。並發表多篇論文,其中有《紫砂塑器——花貨》、《花貨的造型藝術工藝技法》、《曲壺設計製作的幾點體會》等。她甘為人梯,為傳統的紫砂工藝培養接班人傾注了心血,經她傳授的青工,均已成為企業技術隊伍中的骨幹力量。曾獲無錫市「三八」紅旗手,市勞動模範,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勞動模範等稱號。1993的被國家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1997年出版了「汪寅仙紫砂作品集」。

聯係方式:Contact information:

中國區域 / China Region

聯 係 人 / Contact

魯 女 士 / Ms Lu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上收藏的妞 的精彩文章:

五帝錢稀品之請品鑒

TAG:愛上收藏的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