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星等內存晶元巨頭遭反壟斷調查 3巨頭去年在華營收超446億美元

三星等內存晶元巨頭遭反壟斷調查 3巨頭去年在華營收超446億美元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盧曉 北京報道

內存晶元巨頭在中國市場集體遭遇反壟斷調查。

6月4日,三星中國相關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對於三星在上周遭遇的內存反壟斷調查進展,目前也在了解信息當中。而截至記者發稿,SK海力士和美光在中國官網公布的聯繫電話,都未能撥通。

此前有消息稱,國家市場監督總局反壟斷局於5月31日派出多個工作組,分別對上述三家公司位於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辦公室展開「突然襲擊」,進行現場調查及取證。而調查的內容則與近年來DRAM內存市場的價格持續上漲有關。

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DRAM內存晶元多用於手機和電腦內存條。

集邦諮詢的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這三家企業在DRAM晶元產業的市場份額合計超過95%。其中,三星以近45%的市場份額幾乎佔據DRAM產業半壁江山。SK海力士以近28%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美光則以22.6%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後。

而多位晶元業內人士此前都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我國目前尚不能自主生產DRAM晶元。

但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DRAM存儲晶元的價格便持續走高。三星電子曾在財報中表示,受限於供應鏈產能,晶元仍將保持較高售價,緊張的供應也將持續。

但有業內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稱,上游元器件產業都有自己的成長周期,DRAM晶元過去兩年價格持續上漲,被操控的跡象較為明顯。該人士還表示,內存價格上漲讓手機廠商不堪重負,多家手機廠商此前已向相關機構舉報。

中國已經成為這三家企業的重要市場。財報顯示,2017財年上述三家公司半導體業務在中國市場總計實現營收446.8億美元,同比增長39.16%。其中,美光2017年在中國大陸市場取得營收104億美元,占其總營收的51%。

三家企業在DRAM產業的壟斷行為此前便引起相關部門的注意。

去年12月,便有消息稱發改委約談三星。去年12月27日,發改委價監局處長徐新宇還對外表示,已經注意到了DRAM晶元的價格上漲,將更加關注該行業未來可能因「價格操縱」產生的問題。

而近日,美光也傳出在5月24日被商務部約談的消息。消息還稱,美光被約談的原因除了內存價格上漲外,其還涉嫌限制設備商供貨給福建的晉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妨礙公平競爭。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晉華集成電路此前預計今年第3季度正式投產,每月將生產六萬片DRAM晶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三星、海力士以及美光三家企業已在美國遭遇訴訟。這三家企業被指控在2016-2017年間,互相勾結人為推高DRAM價格。目前,美國方面的訴訟還在進行中。

而這三家晶元巨頭在中國市場遭遇的反壟斷調查,本報記者將持續關注。

責任編輯:黃興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夏時報 的精彩文章:

茅台重提混改 被指引資容易經銷商持股難
新成立12家公司11家被投 區塊鏈「不睡覺」

TAG:華夏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