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ofo資金鏈或許還沒那麼緊張,還是很有可能重回滴滴陣營

ofo資金鏈或許還沒那麼緊張,還是很有可能重回滴滴陣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今天,虎嗅推送了一篇《小黃車快黃了》的頭條文章,披露了最近ofo大裁員、業務縮編、資金鏈緊張等負面消息,直接將其放到火上烤。對此,ofo回應還算是比較迅速,聯合創始人於信出面反擊,斥該文為「無稽之談」。

不過,由於目前共享單車市場現狀堪憂,在摩拜賣身美團之後,外界對於另一行業巨頭ofo能否獨立走下去持有懷疑態度,也是很正常的一種思路。我個人覺得,虎嗅這篇文章雖然標題有些大,但裡邊的內容很多還是在理的。


用戶退押金較順暢,表明ofo經營仍正常

眾所周知,ofo面臨的困局並非個例,而是共享單車行業整體表現的縮影。在此之前,大批的共享單車企業倒閉,原因非常相似:無法實現基礎業務的盈虧平衡,非理性競爭提前把錢燒完了。

這句話用在ofo身上同樣成立:在風投資本加持下,ofo和摩拜這兩年大舉擴張、超量投放,過於強調市場份額,卻忽視了成本控制和精細化運營。

最終,它們在短時間就獲得了大量份額,卻沒有辦法建立起商業模式和競爭壁壘,更別提實現基礎業務的盈虧平衡了。即便是較少在市場營銷上燒錢的哈羅單車,去年的經營虧損也高達5億元,不難推測ofo和摩拜的虧損金額更要遠高於此。

在此不久,ofo取消之前推行的免押金政策,僅在少數幾個城市保留,大部分城市的用戶如果想騎行小黃車就必須交納相應的押金。

在面臨著哈羅單車等免押金擴張衝擊的情況下,ofo此舉可謂是逆勢而上,也從側面反映出其資金鏈緊張的情況確實存在,以至於不惜冒著流失用戶、犧牲部分市場份額的風險。

對於ofo來說,外界的質疑帶來了最直接的現實影響:用戶再次恐慌性退取押金。

就在前幾天,不少人還在聲討小藍單車,指責後者停止運營一年仍無法退還自己的押金。所以當《小黃車快黃了》出來後,聽說小黃車的情況不佳時,很多人的恐慌心理頓生,急於退掉押金以免利益受損。

我在朋友圈就看到不少人曬出退取押金的截圖,嗯,多數是媒體或自媒體老師。雖然在退押金的流程中設置了一些小心機,但整體上來看,ofo用戶目前退押金還比較順利。

這當中可能有部分因素是ofo對於今天危機處理考慮周全,保持退押金渠道暢通,以平息事態影響。但同時也表明ofo的資金鏈或許還沒有到一個嚴重的程度,至少目前仍可以保證業務正常運轉。


左右不逢源,ofo想脫離滴滴卻難投阿里

事實上,與小藍、小鳴等相比,ofo已經足夠運氣。它不但早早地拿到了滴滴的巨資投資,並在規模和品牌上領先一干對手。但ofo也有自己的致命問題,那就是管理層與大股東的紛爭對立,影響了企業運營和發展。

這年頭創業是否成功幾乎一半要看乾爹的實力,在國內互聯網行業中滴滴的實力僅次於BAT,而且雙方業務存在著互補性。滴滴的大手筆投資ofo本來是一件好事,當時外界也比較看好兩者的合作。

但凡事都有雙面性,滴滴投資後派駐的空降團隊比較強勢激進,ofo管理團隊不願意權力被架空,雙方由合作轉為對立。滴滴空降團隊最終撤離,但雙方之間的矛盾卻不斷激化升級。滴滴給出與摩拜合併等建議,ofo管理團隊直接拒絕;

同樣ofo管理團隊的一些經營決策,滴滴也不予配合。內鬥的結果是,ofo無法以更合理更有效率的方式展開運營,其中最關鍵的融資問題也遲遲得不到解決。

為了擺脫滴滴的控制,實現獨立發展,ofo一度萌發了重新找乾爹的想法。在BAT中,百度已經策略轉型、退出了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而騰訊則一直堅定地站在摩拜這邊,可供選擇的巨頭並不多,於是ofo想投入阿里陣容。

但是可惜此時的形勢不同了,阿里手下已經有了性價比更高、勢頭更好的哈羅單車,對ofo的興趣大減。雖然阿里領投了今年3月8.66億美元的ofo E2-1輪融資,但其出資多是以抵押借款17.7億元的債權而非股權。

這與當年不太看好鎚子的做法非常類似,反觀阿里對哈羅多次追加股權投資,意味著在阿里看來ofo的重要性已經大大削弱。

可以說,現在ofo的境地有些尷尬和被動。一方面和大股東滴滴鬧僵,失望的後者甚至乾脆自建品牌青桔和託管小藍進入共享單車行業;另一方面想投靠阿里卻又不被重視,ofo一心想嫁入阿里陣營,但阿里卻只想花最少的錢得到它的身子(核心固定資產)。

一旦真的資金鏈斷裂,在現有市場環境下,幾乎很難有資本願意接手,將面臨破產被肢解的命運。


理性權衡利益,ofo重回滴滴懷抱概率較大

目前共享單車已經步入巨頭收割的時代,任何一家想獨立發展都不太現實。摩拜率先放棄了,哈羅則純粹更像是平台的供應商,如今看來ofo也基本沒有這個可能。早前摩拜被美團收購時,還有人感嘆創業不易反被資本吞噬。如今我們回過來看,其實摩拜管理層的選擇非常明智,能夠在恰當的時機賣掉自己也是創業價值的一種體現。

在目前的形勢下,除了現有股東之外,已經很難有其他人出手相救。目前重要股東中,滴滴和阿里是最有影響力的兩家。阿里已經有新歡哈羅單車,後者的不良資產包袱輕而且非常聽話。

相對而言,ofo與滴滴的利益更加接近,滴滴當年可是認認真真和ofo結婚過日子的,只是脾氣有點粗暴而已。我想最終ofo管理層還是有可能向滴滴服軟,尋求後者伸出援手。

經濟學有一個重要的假設,即假設人是理性的,會儘力實現利益最大化。在企業和行業形勢好時,管理層往往可能展現出自己的個性和激情,而最後關係到企業存亡和自身利益時應該還是會回歸理性中來。

解救ofo,也是在盤活管理層在公司的股權價值,儘管現價不如當初但多少都是賺到。另外退一步來說,這樣還可藉機重塑自己的個人形象,否則哪個投資人會願意再投一回與大股東對著乾的創業者呢。

同理,滴滴是ofo目前還是僅次於創始人戴威的第二大股東,身為理性的投資者不可能坐視自己的資產權益貶值直至清零。而且ofo現有的業務和資產,當前對於滴滴的整體策略仍有較大的價值,可以幫助它迅速在國內和全球進行布局,防禦美團、優步、口碑等對手的滲透和進攻。

因此,只要ofo管理層率先低頭服軟,滴滴應該還是會伸手相救,接管ofo的整體運營,畢竟兩者有著相同的商業利益。屆時,ofo品牌仍然會繼續存在,但大裁員調整和創始人團隊的出局則不可避免。在商業面前,所謂情懷始終是要讓位給利益的。

【作者介紹:螞蟻蟲,科技評論人,專欄作者。微信公眾號:螞蟻蟲(miniant-cn)】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智能醫療行業,「爆款單品」的概念已經行不通了
朱嘯虎:2018年是小程序唯一的流量紅利期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