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乳腺癌並不可怕,教你自檢方法很簡單

乳腺癌並不可怕,教你自檢方法很簡單

很多女人對乳腺癌談之色變,除了因為本能的對癌症的恐懼之外,最可怕的是,往往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將要失去她們的乳房。這是每個女人都不能忍受的。乳腺癌從癌前病變演變成癌需要8到10年,最好在這一階段把它扼殺在萌芽狀態。

乳腺癌並不可怕,教你自檢方法很簡單

保乳和切乳生存率實無差異

「選擇保乳手術還是切除乳房手術」是今年來醫學界關注的熱點。

調查結果顯示:保乳手術與切除乳房手術兩組複發、轉移及死亡率無統計學差異;保乳手術占符合保乳條件乳腺癌病例的19.5%,占同期所有可手術乳腺癌病例的9.0%,遠遠低於歐、美國家。歐、美國家保乳手術佔全部乳腺癌手術的50%。

根據分析發現,其原因主要是認識問題。由於我國乳腺癌科普知識宣傳普及不夠,許多人對乳腺癌保乳治療缺乏正確了解,特別是患者本人,認為治療乳腺癌就必須切除乳房,保留乳房就會治療不徹底,容易複發,所以對保乳沒有需求。

實際上,國際上頗具影響力的癌症中心,以及歐洲、北美的許多醫療中心,比較了保乳手術與切除乳房手術的生存率,結果兩組無統計學差異。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世界各大癌症中心就達成共識,保乳手術加放療可以取得與切除乳房手術同樣的療效,保乳治療可作為早期乳腺癌治療的手段之一。

對不適合行保乳手術的患者需要切除乳房,為提高生活質量,修復心理創傷,恢復自尊自信,目前可以利用整形外科技術重建乳房。

乳腺癌並不可怕,教你自檢方法很簡單

自檢:把乳腺癌扼殺在萌芽狀態

由於乳腺癌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許多女性尤其是步入中年的女性對自己的乳房比較關注,在體檢的時候聽到醫生說有乳腺結節都很緊張。乳腺癌發現越早治癒的希望越大,但也不能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良性乳腺腫瘤不浸潤至周圍組織或發生轉移(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因此能夠被切除。大多數乳腺增生是由於乳腺變化引起囊內充盈液體(稱為囊腫)以及形成瘢痕樣組織(稱為纖維化)所致。這些變化能夠導致腫脹和疼痛,並引起乳腺腫塊。大多數的乳腺腫塊是良性的,然而,一些良性腫瘤特別伴有非典型增生時增加了婦女患乳腺癌的概率。

乳腺癌從癌前病變到癌需要經年累月的演變,只要在這個成長演變期間(一般是8到10年)發現並及時處理,就會防患於未然。對那些邊界不清、質地不均勻、血流信號豐富的乳房腫塊要積極干預。而有家族遺傳史、肥胖、在高發年齡段的乳腺癌高危人群更要注意觀察。

乳腺癌並不可怕,教你自檢方法很簡單

教你進行簡單乳腺癌自檢

際上乳腺癌並不可怕。每個女性都會自己去摸你的乳腺,你還要害怕幹什麼?因為每個人去摸的感覺,一定在一個公分左右就能摸到,就像一個小花生米,皮裡面是肉,就在肉裡面摸到一個硬結,一定能摸出來。如果一個花生米這麼大的顆粒在你的肉裡面都能摸出來,一個花生米以下的乳腺癌,基本上98%、99%都可以完全治好。你說乳腺癌可怕不可怕?問題就出在你沒有去摸。

預防癌:第一步,要摸。第二步,怎麼摸一定能摸到。女性發育成熟,有月經以後,每三個月摸一次。在自己家裡都有日曆,你就做一個記號,比如今天是5月4號,三個月以後是8月4號,在那個上面做一個記號,這是乳腺檢查日,這樣就不會忘了。

乳房的外面是一層皮,皮下面是肉,肉裡面就是乳腺,再往深部就是骨頭。就在皮和骨之間摸摸有沒有硬的。乳腺這一塊,正常的手感就像一串一串的葡萄埋在一個棉花裡面,都是軟軟的,正常人都是軟的。裡面出現硬的了,一定能發現。

此外,現在檢查方法很多,比如做超聲、射線,能發現0.3厘米以內的腫瘤。三個毫米就能發現了,比你手摸的還要清楚。只要你腦子裡想著關注乳腺要像關注自己的臉一樣,認真對待它,不會發生罹患乳腺癌這種可怕的事情。

乳腺癌並不可怕,教你自檢方法很簡單

過度治療令人堪憂

除了保乳和切乳的問題,過度治療也是乳腺癌治療中令人擔憂的問題,這是一個全球乳癌治療中的普遍問題。有一些患者治療後腫瘤並未得到有效控制,臨床上稱之為過度治療。舉例來說,醫生根據病理給患者制訂了化療方案,患者均遵醫囑用藥,但不同人卻出現不同的效果,有的患者用藥期間出現了轉移,也就是說目前尚缺乏能夠有效預測治療敏感性的指標,治療前有的醫生不知道哪些患者對化療有效,哪些患者對化療無效,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乳腺癌防治的宣傳不能只局限在大城市,我國乳腺癌防治仍存在大眾認知不足,篩查覆蓋人群少等問題,中小城市更是宣傳的薄弱環節,希望通過這樣的舉措能夠樹立中小城市人群的乳腺保健常識。

本文由養生林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平洋時尚網 的精彩文章:

今年520把女票哄得服服帖帖的禮物就是它啦
那些美妝博主N+1次回購的好物

TAG:太平洋時尚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