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操有名的四個綽號,前三個都是貶義,最後一個爭議至今!

曹操有名的四個綽號,前三個都是貶義,最後一個爭議至今!

曹操不但是三國中最有名的人,而且也是三國中綽號最多的男人。他一共擁有四個綽號,每個綽號都有自己不同的含義。那麼你知道曹操這些綽號是什麼?他們又有哪些不一樣的含義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

在介紹綽號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曹操的為人,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三國志》稱其為漢相曹參之後,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曹騰歷侍四代皇帝,有一定名望,漢桓帝時被封為費亭侯,曹嵩繼承了曹騰的侯爵,在漢靈帝時官至太尉,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最後終成霸業,不過曹操這個人爭議還是非常多的,有喜歡他的,也有非常討厭他的。

那麼現在我們言歸正傳,我們首先先來看看曹操的四個綽號,第一個叫曹阿瞞,表示可愛的意思,後來因為《三國演義》尊劉貶曹,於是可愛的「阿滿」就變成了貶義的「阿瞞」。裴松之注引《曹瞞傳》記載曹操「小字阿瞞」,用「瞞」字,是欺瞞的意思,而曹操性格多疑,好用計謀,故改「滿」為「瞞」非常符合曹操的性格。《三國演義》第72回「曹阿瞞兵退斜谷」,直接稱呼曹操是曹阿瞞,於是「阿瞞」就這樣產生了。這是明顯的不敬的稱呼。

曹操的第二個綽號就是奸雄,奸雄,即奸人之雄,本指淆亂是非的辯士,後來多以奸雄指富於權詐、才足欺世的野心家。三雄之中,以奸雄名聲最差,足以使人切齒。《三國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晉人孫盛《異同雜語》記曹操未出道時曾去拜見名士許子將。許子將在汝南主持一個「月旦評」,即每月月初開一次會,評論當時人物,影響極大。凡是得到許子將肯定或讚揚的人物,身價即刻大增。曹操問道:「您看我是怎麼樣一個人?」許子將笑而不答。曹操再問,許子將說出這樣一句話:「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聽罷大笑。這就是曹操「奸雄」稱號的由來。

曹操第三綽號就是曹賊, 曹操前期的名聲還算比較好,但是自從「挾天子以令諸侯」後,許多諸侯便與其對立起來,紛紛痛罵曹操為亂臣賊子,於是便有「曹賊」這個惡名。雖然這些諸侯對曹操挾持漢獻帝不滿,但實際不過是嫉妒曹操而已。而曹操對這個惡名也百般無奈,曾言:「天下人皆看錯我曹操!」其實曹操原本也想做個賢臣振興漢室,只不過後來發現漢朝已病入膏肓,最後才選擇了亂世梟雄這條道路。

曹操第四個綽號就是治世能臣,這個綽號可能聽過的人就沒那麼多了,所謂治世能臣那一定是一位了不起的人,大家都知道曹操統一了中國北方後,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而且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可見曹操是一位非常難得的人才,不過曹操到底能不能稱為治世能臣的英雄,一直到現在還存在這爭議,有的人贊同,有的人反對,你們覺得曹操能不能稱得上治世能臣呢?歡迎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三國活的最久的五位謀臣,司馬懿、賈詡未上榜,張昭僅排第三!
劉備最恨的兩個人,一個害他妻離子散,一個害他失去最好的兄弟

TAG:武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