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經緯:《四夷居中國》意在構建完整的東亞大陸人類史

張經緯:《四夷居中國》意在構建完整的東亞大陸人類史

「東亞大陸的人類史」(本書原稿書名為「四夷居中國——東亞大陸的人類史」。)是個有趣的題目,顧名思義,這個題目基本濃縮了本書寫作的主要意圖。

在很大程度上,「東亞大陸」等價於歷史上的「中國」,但就所指的邊界的穩定性而言,前者甚於後者,因此在空間範圍中相對固定的「東亞大陸」就成為本書主題的第一個關鍵詞。

其次,東亞大陸作為一個具有漫長文獻記錄傳統的區域,在文明史上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材料;不過,這顯然不是人類在這一區域活動的全部。在擁有文字記載的文明史之前,東亞大陸的人類已經在此生息了數萬年之久,幾乎十多倍於文明史的時間範圍。忽略了更加悠久的「史前」階段來探討東亞人群的活動,或許就不會得出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如何將文明史之前的「史前」階段與文明史共同結合為一部「人類史」,便是本書第二個關鍵詞的目標。

一言以蔽之,本書的研究目的,就是嘗試將東亞大陸人類活動的史前部分與文明史階段合二為一。事實上,前人對東亞大陸的「歷史」早有大量研究,其中不乏皇皇巨著,且不局限於人文學科領域,比如綜合多個學科的「夏商周斷代工程」,或是以自然科學研究為主的「人類基因遷移圖譜」項目(東亞部分)。不可否認,這些研究對我們理解東亞大陸人類的起源和遷移提供了重要的知識平台與認識突破,但某種致命的「鴻溝」似乎又在「史前」與「文明史」之間設置了無法逾越的障礙。

東亞大陸的人類史作為全人類歷史上遷移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顯然受到最近二十年來人類基因組研究成果的強烈影響。早在半個世紀前由古人類化石證據提出的人類「非洲起源」的考古人類學假設,最近得到分子人類學方面的有力支撐,讓這一觀點從一種假設變為了當今學術界的共識。因此,人類「非洲起源」的觀點就構成了我們理解東亞人類(史前)起源和遷移的一個直接理論基礎。正是從這一觀點中,我們獲得了早期東亞人群在以萬年為單位的時段里,從大陸南部進入這一區域並在此繁衍、生息的基本觀念;但也同時收穫了與以往「常識」相反的看法。

相比較而言,分子人類學藉助人類遺傳信息所繪製的人類基因遷移圖譜,所涉及的時間跨度是以萬年至數十萬年計,而在人類史上較晚才出現的文明史階段,卻留下了與其時間跨度極不相稱的汗牛充棟的文獻記錄。和無任何文字信息的史前階段相比,文明史上的充足記錄的確能幫助我們彌補史前階段在大多數時候留給我們的沉默,但又由於這些記錄過於豐富(以及缺乏清晰的層次感,比如,無法區分人類遷移的短期和長期趨勢,詳見正文),在很多時候反而不及分子人類學證據來得明確、直接。

這兩種不對稱導致的一個結果,便是科學的史前史和人文主義的文明史之間的巨大鴻溝。具體來說,「非洲起源」(及建立在該研究結論之上的「東亞人群」起源)的觀點實際上是暗示了一種人類歷史上自南向北、自西向東的遷移過程;而恰好與之相反的,則是文明史上大量自北向南(如「衣冠南渡」)、自東向西(如「蒙古西征」)的人類遷移經驗。因此,這一長期數據與短期觀察表面上一目了然的無法調和,就在我們的知識領域中產生了一種有趣而尷尬的局面:史前史與文明史之間幾乎以「文明」的出現為標誌,分為「天各一方」的兩個領域,享受著「雞犬相聞」的孤獨。

史前史與文明史的研究是否真的存在這樣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其通俗版本是:人類在舊大陸(或具體到東亞大陸)的遷移究竟是自南向北,還是自北向南(與此等價的問題,則是自西向東,還是自東向西)?雖然答案及其解答過程要經曆本書正文及最後兩篇附錄的閱讀才能給出完整結果,但不妨提前透露一下:這個鴻溝並不存在。

殷墟車馬坑

如何處理這兩個領域給我們留下的認知差異,就是本書所要處理的核心技術問題。平心而論,這個明顯宏大的題目似乎並不適合一本絕大部分以文獻記錄為素材的著作,尤其是在人類基因研究成果已經非常豐富且極有說服力的今天。但是,這一表面上的認知鴻溝之所以存在,原因的確不在於建立在基因研究基礎上的分子人類學結論,恰恰就在於文明史研究所依託的「過於豐富」的記錄——我們過於信賴前人對文獻記錄的經驗解讀——正由於我們本身所處東亞大陸的巨大空間區域,遮蔽了我們對可靠時空參照系的選擇,長期積累併疊加放大了短期觀察中存在的細小誤差。

因此,本書實際上必須通過對以文獻記錄為代表的人文產物的分析、解讀,來實現重建文明史階段東亞大陸人群的「起源」、遷移這一科學目標,並最終溝通東亞大陸史前史與文明史之間的「鴻溝」,建立一種真正意義上的「人類史」。

解鈴還須繫鈴人,這個由於文本經驗而積累的巨大誤差,也只有通過對文獻的重新梳理,才能最終獲得修正。因此,這本標榜「人類史」的著作,仍然在表面上會呈現某種文史研究的面貌。但是,其本質上鮮明的實證主義每每在文中流露。如果我們接受史前史和文明史之間的認知差異,緣於「觀察時段的坐標單位選擇」這一解釋——比如,人類史研究往往動輒以萬年作為時間坐標單位,而文明史通常關注的是百年乃至更短的時段,那麼如何實現這兩類參照體系的兼容,就成為此項研究中最關鍵的方法問題。

所以,開宗明義地講,我在本書中使用的基本方法,是將東亞大陸文字記載中有關人群遷移的每一條記錄,轉化為一個個獨立的數據。將時間和空間上相鄰的數據歸類,再將這些數據投射到東亞大陸實際存在的地理結構中,使相鄰數據呈現具體的相關性。通過相鄰區域中人群的互動趨勢,在已有的地理框架上加以表達,建立、繪製出人類遷移的具體路徑。同時,再利用不同時期發生在同一區域內遷移記錄的多個歷史數據,對該路徑的實際走向進行修正。通過這些工作,來確認東亞大陸人群遷移過程在某個較大區域的總體趨勢。

在此基礎上,通過對幾個區域內人群遷移方向的比較,模擬出東亞大陸人群區域互動的標準模型。同時藉助不同時期歷史文獻的比對研究,探尋不同人群之間文化互動的基本法則,歸納出人類遷移的動力之源。這樣,我們就可以重現東亞大陸晚近文明史上人類的遷移歷程,達到在史前史和文明史之間構築一條「人類史」通途的目標。從這個意義上講,本書寫作目的就不同於一般的歷史類著作,其鮮明的人類學意圖一目了然:不為陳述史實,而在於把握歷史上大多數社會變遷的趨勢。

遼寧朝陽市半拉山紅山文化墓地出土的陶人頭像

知易行難,這個研究方法的核心雖能三言兩語道出,實踐起來卻並不似這般輕鬆。首先,為了避免理論討論的冗贅和文獻梳理的蕪雜,我在全書的篇章框架中採用了一種特殊的結構。書中除第七章以外的每一章節,都分為引言和正文兩個部分,引言選取時間上相對較晚(通常為人們熟知),且與正文所述相似的人群互動「故事」,通過分析,引出正文將要討論的主題。這種可以說脫胎、化簡於明清擬話本小說的敘事結構,在幫助我們更輕鬆解讀文獻的同時,也有意識地拓寬了正文部分有限的時間跨度,為第七章的總結部分提供更豐富的人群遷移數據。

其次,為兼顧理論和文獻,本書從第二章開始至第四章,每章既是呈現了一段先秦時期的人群遷移、互動過程,事實上也是用一段篇幅闡述一個「中層理論」,分別在從簡單到多元的不同層次上闡述人類包括遷移在內文化互動的各個維度。而第五、六兩章則是通過對這三個理論的綜合運用,全面呈現東亞大陸人類遷移的內部機制(關於這三種中層理論的內容概括,見第一章1.7節)。在內容方面,每一章既是全書整體的一部分,又擁有完整的獨立結構。第二至四章將以逆序的形式重建春秋、戰國以及西周(晚商)時段里東亞大陸不同局部的人群互動,第五、六章則以秦、漢續接戰國,完成對東亞大陸早期人類遷移過程的敘述,並以此為基礎在總結部分繼續「上下而求索」。

具體來說,秦始皇會以「嚮導」的身份,在第一章中帶領我們完成對東亞大陸地理構造和人文類型的探索。第二章里,藏地天堂的贊普將同吳、越的國王們一道「指點」我們走進文獻背後的密徑。第三章聚焦的對象分別是楊家將的原型和《穆天子傳》的主角,一種有趣的動物使他們最終走到了一起。第四章中,我們會看到人蔘為滿洲崛起提供的奇妙動力,而周王和他們的姜氏妻族則要在《詩經》中一同歌頌他們實現的社會變遷歷程。孟姜女在第五章會為秦始皇洗脫因修築長城所蒙受的千古罪責,而漢武帝的後人們卻未能繼承劉徹在《輪台罪己詔》中的深刻反省,為王莽的「表演」鋪好了舞台。王寶釧和薛平貴的故事或許將構成本書篇幅最長的一段引言,但這篇與眾不同的「戲考」將連同第六章正文中班氏祖孫的事迹一起,幫助我們深刻體會到生產—消費關係在農業定居社會中所起到的無與倫比的作用。

琅琊刻石

在本書的最後一章,一種不容喘息的閱讀高潮將等待著跟隨我在全書中探究東亞大陸人類史的讀者們,不論是函數工具,還是曲線圖示,都會為我們揭開「三代的迷霧」激發摧枯拉朽般的激情。至於本書最後的兩篇附錄,或許可以稱得上是留給耐心翻完本書讀者們的「彩蛋」,相信這些言簡意賅的陳述,能讓我們在探索更完整的人類史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感謝前輩學者們在「東亞大陸人類史」這一領域內作出的卓越貢獻,他們的名諱如繁星點點散佈於本書注釋、引文,便不一一再舉。我願從他們傳遞的三千弱水中,取得真知一瓢,且與讀者諸君把盞分享。

對本書的綱領性介紹,依靠上述寥寥數言,誠恐重任難堪;不過倘使這些隻言片語,能激起諸位一點探索之好奇,便請同我一道收拾行囊,攜手上路,追隨秦始皇的腳步,重走東亞大陸人類遷移之旅。

(本文為中華書局出版《四夷居中國:東亞大陸人類簡史》前言,標題為編者所擬)

點擊書影進入京東購買

《四夷居中國:東亞大陸人類簡史》

作者:張經緯 著

出版時間:2018年3月

裝幀:32開 平裝

定價:49元

內容簡介

超越五千年視野,打通史前史與文明史的分隔。

揭開夏商周三代迷霧,提出國家起源的新假設。

以人類學家的思維,破解古代中國人群的互動模式。

紂王囚姬昌,姜子牙等獻美女、駿馬,哪樣才讓紂王動心?

穆王西征的浪漫背後,還有一個驚人的社會交換體系?

伯樂相馬的傳說中,居然隱藏著秦國崛起的密碼?

吳越爭霸的主角們,為什麼相繼走向兩線作戰的困境?

中國史上第一個長途旅行的人,按什麼規律選擇了他的路線?

「振大漢之天聲」,其實只是一種歷史的幻象?

……

太多的歷史謎題,本書將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答案,讓我們擁有更寬闊的歷史視野——在把握歷史的同時,也更好地理解我們今天所生活的世界。

本書不拘泥於「華夏中心」觀念,將中國歷史上各人群的活動,投射到東亞大陸的地理構造上,運用人類學方法重新解讀中國歷史上(上溯夏商周、下迄明清)眾多人群留下的傳說和謎團,對這些古代人群崛起的原因和最終的走向,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釋,呈現出不同於以往的歷史新知。本書嘗試描繪出一幅東亞人群遷移和文化變遷的動態圖景,打通東亞大陸史前史與文明史的巨大分隔,傳遞出一種完整的「人類史」的觀念。

這是一部人類學家視野中的中國大歷史,將給讀者的歷史知識和歷史觀帶來升級換代的暢快體驗。

全書收有近三十面彩色插圖。

作者簡介

張經緯,上海人,上海博物館館員,人類學學者,專欄作家,譯者。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民族史與當代民族文化研究,力圖突破世界各民族歷史的局限,嘗試全新的人類史寫作。譯有《石器時代經濟學》《伊隆戈人的獵頭》等多部學術作品。在《南方都市報》《南都周刊》《東方早報》《澎湃新聞》和「騰訊·大家」等平面及網路媒體設有專欄,定期向公眾傳播人類學知識。

張經緯先生是我認識的一個年輕學者,他在博物館中工作同時筆耕不輟,也善於和大眾分享心得、新知。

——姜鳴(歷史學者,著有《龍旗飄揚的艦隊》)

張經緯兄和我結識於主編《上海書評》期間,他的博學與知識更新速度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成為了我最膜拜的作者之一。

——張明揚(專欄作家,曾任《東方早報·上海書評》主編)

張經緯受過最好的民族學和人類學教育,供職於最好的藝術博物館中,參與翻譯過最好的一套西方社會學和人類學譯叢;而且,他是年輕一代學者中最有表達才華的新秀之一。

——徐堅(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著有《名山》《暗流》)

目 錄

前言:構建完整的人類史

第一章 東亞大陸的人文、地理志

引言 秦始皇的旅行

1.1 秦始皇的旅行(一)

正文 地質年代的舞台

1.2 「地理漏斗」與更大的結構

1.3 通道與「塞子」

1.4 東亞大陸的聯繫之網

1.5 人類的旅行

1.6 文化的定義及其引理

1.7 建立人類遷移—互動模型

1.8 小結:秦始皇的旅行(二)

第二章 地理構造與人類活動

引言 贊普的天堂

2.1 「天神下凡」:從神山降臨的贊普

2.2 天堂有路,洞天兩重

2.3 且行且徘徊,已在千里之外

2.4 萬壑千山,皆是通途

正文 吳越爭霸

2.5 三千越甲可吞吳(一)

2.6 三千越甲可吞吳(二)

2.7 干越之劍的秘密

2.8 吳越在齊、楚之間

2.9 更大的趨勢

2.10 小結:「太平洋板塊」南部的壓力傳遞

第三章 古典時代的政治經濟學

引言 楊家將往事

3.1 穆桂英、佘太君與楊家將

3.2 北買党項馬,西擒吐蕃鸚

3.3 平夏南山雲有異,源流風俗本不殊

3.4 物質生產與文化變遷

正文 八駿的秘密

3.5 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

3.6 小盂鼎:穆王傳說的另一面

3.7 八駿的秘密

3.8 由「生」到「熟」的西戎

3.9 秦與周:互動之網

3.10 秦人的契機

3.11 秦晉之好

3.12 燕趙的復仇

3.13 小結:「太平洋板塊」北部的壓力傳遞

第四章 人群互動與遷移動力

引言 人蔘和女真

4.1 牧圉此時猶捍禦?——重新解讀明清之際

4.2 開始在白山黑水之間

4.3 打圍放牧,縱便生理

4.4 夷得華貨即歡忭

4.5 人蔘、女真、山海關

4.6 「社會變遷」的基本模型

正文羌在商周之間

4.7 后稷之孫,實維大王

4.8 有命在天

4.9 羌在商周之間

4.10 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維師尚父

4.11 克東夷而隕其身

4.12 「元龜象齒,大賂南金」的代價

4.13 小東大東,杼柚其空

4.14 泉之竭矣:從「好利」到失利

4.15 小結:內迫於中國,延及鬼方

第五章 更大的互動:東亞大陸的命運(上)

引言 秦始皇的理想

5.1 秦始皇的理想

正文 漢武帝的選擇

5.2 最後的越人王國

5.3 單于的選擇(一):致命的誘惑

5.4 單于的選擇(二):交織的命運

5.5 武帝的品味

5.6 無盡的輪台

5.7 王莽的機會(一):「司農錢盡」

5.8 王莽的機會(二):「孝悌之心」

5.9 小結:西漢的黃昏

第六章 更大的互動:東亞大陸的命運(下)

引言 寶釧與平貴

6.1 「王寶釧與薛平貴」的兩個版本

6.2 隱藏的主角

6.3 沙陀傳奇與盛唐的兩面

6.4 薛平貴們的「大登殿」

正文 班彪的策略

6.5 班彪的策略:不勞師而幣加(一)

6.6 班彪的策略:不勞師而幣加(二)

6.7 班彪的策略:不勞師而幣加(三)

6.8 「振大漢之天聲」—— Y(t)曲線的頂點

6.9 「羌胡邊雜之師」的未來

6.10 北匈奴的復仇(一)

6.11 北匈奴的復仇(二)

6.12 北匈奴的復仇(三)

6.13 董卓們的「大登殿」

6.14 小結:「一夫耕,百人食之」——農業社會的發展模式

第七章 總結:東亞大陸人類遷移的模型

7.1 作為新起點的總結

7.2 東亞的齒輪

7.3 後有來者:東亞大陸的人類史(一)

7.4 前有古人:東亞大陸的人類史(二)

7.5 一個數學模型

7.6 走出三代的「迷霧」

附錄一:世界的「齒輪」

附錄二:「國家起源」的新假設

(統籌:陸藜;編輯:思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書局 的精彩文章:

「康震講中國古典詩詞之美」全國巡講第一次行程側記
中華書局「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傳統經典 伴你一生

TAG:中華書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