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蝶國際,短期估值合理,中期翻倍彈性,長期空間巨大

金蝶國際,短期估值合理,中期翻倍彈性,長期空間巨大

科技周報

1)A股計算機:金蝶國際,短期估值合理,中期翻倍彈性,長期空間巨大

2A股電子:華虹同時推進兩條12英寸產線,量產後產能增加80K/月

3)雲計算:微軟市值超越谷歌,重回全球第三

1A股計算機金蝶國際,短期估值合理,中期翻倍彈性,長期空間巨大

短期看,估值合理。核心產品金蝶雲維持高速增長,預估一季度同比增速超過100%,整體雲業務預計18年收入11億,未來幾年增速維持翻倍態勢,從估值與成長性相匹配的角度,以20PS看,對應220億元市值;對傳統業務,約3個億利潤,以20PE看,對應60億市值;二者合計280億人民幣,公司目前市值為230億人民幣。

中期看,翻倍彈性。估值體系重構之後,接下來核心關注云業務拉動整體收入增長的彈性。公司正大力推進雲轉型,產品快速迭代成熟,公有雲佔比快速提升,規模複製能力顯著增強。假如雲業務在2020年收入40億,考慮到增速有下移,保守以10PS看,雲業務對應400億人民幣市值。

長期看,空間巨大。中國預計約100萬中型企業的ERP需求沒有得到有效滿足,ERP雲化降低門檻使得快速滲透,以年訂閱費5萬計算,潛在空間500億/年。從行業看,目前雲ERP滲透率低,隨著市場接受度提升,未來跑道很長、趨勢很順;從競爭看,公司在產品打磨、市場份額、雲化比例、戰略聚焦等維度均具備明顯領先優勢。

2A股電子:華虹同時推進兩條12英寸產線,量產後產能增加80K/月

在上海浦東新區康橋工業園南區,由華虹集團旗下上海華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建設和營運的12英寸先進生產線建設項目(華虹六廠)實現首台工藝設備——光刻機搬入。此次搬入的首台工藝設備為荷蘭ASMLNXT1980Di光刻機,是目前中國大陸集成電路生產線上最先進的浸沒式光刻機。

華虹六廠將於2022年底建成達產

華虹六廠是上海市最大的集成電路產業投資項目,總投資387億元人民幣,將建成月產能4萬片的12英寸集成電路晶元生產線,工藝覆蓋28-14納米技術節點。項目計劃於2022年底建成達產。項目主要從事邏輯晶元生產,重點服務國內設計企業先進晶元的製造,並滿足部分事關國家信息安全的重點晶元製造需求。未來產品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包括手機通訊類晶元、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等等。

目前,總投資100億美元華虹無錫基地項目(華虹七廠)正在建設中,將新建一條工藝等級90-65納米、月產能約4萬片的12英寸特色工藝集成電路生產線,支持5G和物聯網等新興領域的應用。

大陸已有多家晶圓製造廠購入ASML設備

近日陸續有多台ASML的設備運入中國大陸晶圓製造廠。其中,中芯國際已經購入首台價值1.2億美元的ASMLEUV設備,預計將於2019年初交貨;長江存儲的首台光刻機也已運抵武漢天河機場,這台光刻機為ASML的193nm浸潤式光刻機,售價7200萬美元,用於14nm~20nm工藝。

華虹六廠將助力上海集成電路產業發展

2017年,上海市集成電路產業整體銷售規模接近12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2%。其中,晶元設計業實現銷售約440億元,同比增長近20%;晶元製造業實現銷售近300億元,同比增長約8%;裝備材料業實現銷售超過15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30%,成為帶動上海市集成電路產業快速發展的「三駕馬車」。

此次華虹六廠實現首台工藝設備搬入,標誌著將康橋工業園南區打造為上海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新基地、上海市落實《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同時對上海建設先進位造業的產業集群高地、打響「上海製造」品牌有著重要意義。

3雲計算:微軟市值超越谷歌,重回全球第三

由於成功的軟體訂閱業務和雲計算增長,市值在去年增長了約40%。5月29日收盤時,微軟的市值已經超過了7490億美元,順利超過了谷歌成為全球市值第三的公司。

去年四季度Azure、Windows Server和SQL Server等智能雲業務營收增長15%,至78億美元。備受關注的Azure當季收入70.8億美元,猛增97%。包括Office、Dynamics和LinkedIn在內的生產力和業務流程部門營收增長25%,至89.5億美元。Windows收入僅漲2%。

【4附錄

免責聲明

本報告僅供弘則彌道(上海)投資諮詢有限公司正式簽約的機構客戶使用,不會僅因接收人/接受機構收到本報告而將其視為客戶。本報告根據國際和行業通行的準則,以合法渠道獲得這些信息,儘可能保證可靠、準確和完整,但並不保證報告所述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也不保證本報告所包含的信息或建議在本報告發出後不會發生任何變更。本報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報告中的內容不對投資者做出的最終操作建議做任何的擔保,也沒有任何形式的分享投資收益或者分擔投資損失的書面或口頭承諾。不作為客戶在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等方面的最終操作建議,也不作為道義的、責任的和法律的依據或者憑證,無論是否已經明示或者暗示。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客戶/接受人/接受機構因使用報告中內容所引致的一切損失負責任,客戶/接受人/接受機構需自行承擔全部風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礦工 的精彩文章:

泛微網路收入持續加速增長,B端優質產品型公司

TAG:科技礦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