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真正的從馬化騰身上學到了什麼?

我們真正的從馬化騰身上學到了什麼?

發現自己的興趣、渴望、理想,專註地去發揮自己最擅長的那個部分,就是有夢想有行動力的創業者,在哪都能創造和貢獻自己的價值。這也是我們國家、我們民族重點倡導的創業精神。 ——馬化騰

1.技術達人不是攀比而是實用

熟知馬化騰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句名言:「玩也是一種生產力。」從玩中找到樂趣,把玩的心態和現實結合起來,不僅是馬化騰發展事業的原則,也是他開發聊天軟體的一個宗旨。

從技術達人到賺錢能人 在深圳大學,馬化騰很快在計算機專業找到了更大的快樂。痴迷於計算機程序的海洋里,馬化騰的PC水準突飛猛進,令老師同學刮目相看,他是各種病毒的剋星,為學校PC維護樂此不疲;同時又經常幹些將硬碟鎖住的惡作劇,顯示自己的能耐,讓機房管理員哭笑不得。這時候的馬化騰很像一些技術達人——通過顯示自己的技術,顯擺自己的存在感與價值。

中國第一波股市的浪潮襲擊著深圳,也影響者馬化騰。1993年畢業前夕,馬化騰設計了一個「股票分析系統」,很快一家公司看中了這個軟體,就問他多少錢才肯賣,當時馬化騰和家人也不知道這軟體究竟值多少錢,就讓對方出價。對方給了5萬元,這一下可把馬化騰樂壞了,這是馬化騰的第一桶金。從此,馬化騰明白了一個道理:好的技術可以轉化為金錢與財富。

2.讓興趣轉化成有益於社會的正能力、正能量

應該說,類似於馬化騰的「技術狂人」、「技術潮人」與「技術痴迷者」不在少數。但是,不少「技術狂人」僅僅是痴迷、自戀於自己的技術本身,至於自己的技術能夠為社會、為他人帶來多少效率效果,他們毫不關心。為了彰顯自己的技術功力,這些「技術痴迷者」會像那些武林高手一樣爭奇鬥狠,爭相顯示自己的絕活兒,為的就是證明自己,超越他人,有的甚至因此觸犯了道德與法律底線。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14年「七夕」前夕,一款名為「××神器」安卓系統手機病毒在全國範圍蔓延,很短時間內超過百萬用戶「感染」,一度引起全國恐慌。病毒製造者李某是一名19歲的大一學生,因為學習軟體專業,所以「想做一款能夠大範圍傳播的軟體來證明自己」,說到底就是「為了好玩」、「逞能」。

李某因涉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被深圳羅湖警方刑事拘留。類似李某這樣的令人遺憾的技術天才時有出現,可惜的是,他們的技術轉化的不是財富而是危害與麻煩。這些人擁有超高的智商,但是缺乏基本的財商,以至於讓自己走上了歧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蔣夢嬌愛看劇 的精彩文章:

華為手機研究出的最新頂級處理器能碾壓蘋果,網友:厲害了我的國
念你,總在風起時

TAG:蔣夢嬌愛看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