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畢志飛指控豆瓣給他的電影打最低分 網友:碰瓷豆瓣,我們不答應

畢志飛指控豆瓣給他的電影打最低分 網友:碰瓷豆瓣,我們不答應

一向佛系的豆瓣,居然出手了!

6月1號,豆瓣電影官微曬出起訴畢志飛侵犯名譽權的文件和訴訟費用150元的發票。

文件中,豆瓣表示,畢志飛及「電影純潔心靈」微信公眾號發布多篇文章(包括《我致國家電影局的一封信》),污衊豆瓣電影操控評分,嚴重侵犯了豆瓣電影的名譽權,要求被告立即刪除侵權文章、道歉。

畢志飛指控豆瓣給他的電影打最低分 網友:碰瓷豆瓣,我們不答應

畢志飛指控豆瓣給他的電影打最低分 網友:碰瓷豆瓣,我們不答應

微博發出,網友和影評大V們紛紛表示喜大普奔,今天是個好日子。

畢志飛指控豆瓣給他的電影打最低分 網友:碰瓷豆瓣,我們不答應

大家為啥這麼開心?

說白了,這就像一個常年被欺負的文弱男生,突然暴起手起刀落手刃壞人一樣,兩個字:痛快!!

這樣的劇情,本應該在電影里才有的。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豆瓣第一次被碰瓷了。

去年9月24日,另一部豆瓣低分電影《娘子軍傳奇》的導演孟奇在微博髮長文斥責豆瓣評分者,還曬出了和豆瓣刷分者的聊天記錄。該導演花費9000元在豆瓣進行「負評維護」後,該電影的豆瓣評分仍穩定在2.1分。

畢志飛指控豆瓣給他的電影打最低分 網友:碰瓷豆瓣,我們不答應

從2016年起,豆瓣電影評分就一次次被推上風口浪尖。從《私人訂製》到《羋月傳》,再到《李雷和韓梅梅》……

每一次爛片的製作者對評分感到委屈的時候,豆瓣都要躺槍一次。

最嚴重的一次大概要屬16年底,人民日報客戶端發布《豆瓣、貓眼電影評分面臨信用危機惡評傷害電影產業》,坊間甚至盛傳豆瓣被約談。

畢志飛指控豆瓣給他的電影打最低分 網友:碰瓷豆瓣,我們不答應

但是隨後,劇情突然反轉,人民日報評論和海外版分別發布了題為《中國電影,要有容得下「一星」的肚量》,和《自信國度應該容下無數個豆瓣》的評論文章。

個中曲折,豆瓣從沒有對外人道過。

豆瓣就是這樣的一個團隊,身處於一次次碰瓷鬧劇的風暴眼,他們卻一直淡然面對,幾乎從來不爭辯。除了阿北(豆瓣創始人、CEO楊勃)在2015年寫了一篇文章,解釋豆瓣電影的評分機制外,豆瓣官方几乎從不回應。

畢志飛指控豆瓣給他的電影打最低分 網友:碰瓷豆瓣,我們不答應

豆瓣網創始人、CEO楊勃

這方面來說,豆瓣簡直就是「佛系」的代言人。

那這次,是什麼讓豆瓣忍無可忍了呢?

畢志飛指控豆瓣給他的電影打最低分 網友:碰瓷豆瓣,我們不答應

5月30日,畢志飛在微博上發布了一篇《我給國家電影局的一封信》,稱自己經歷了「電影業極為荒誕和令人細思極恐的事情」。小壹看到這封信,差點背過氣去。

畢志飛指控豆瓣給他的電影打最低分 網友:碰瓷豆瓣,我們不答應

畢導首先斷定「自己嘔心瀝血、歷盡艱辛、無限誠意的一部十二年磨一劍的電影,無論如何也不會是國產的最差電影」,但居然在豆瓣上得了史上最低的2.0分!

然後在這個邏輯上反推:如果不是我錯了,那錯的就是全世界!

緊接著,畢導開始定性,「豆瓣系是惡勢力」、「操控中國影評產業」,張藝謀、王家衛等導演也被打過低分,(exo me?張藝謀的《活著》豆瓣評分9.1,王家衛的《春光乍泄》豆瓣評分8.8,了解一下?)

隨後腦迴路一轉,開始指責阿北是外籍人士,豆瓣與境外資本密切聯繫,專給中國電影打低分,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啊!

畢志飛指控豆瓣給他的電影打最低分 網友:碰瓷豆瓣,我們不答應

小壹一直以為畢志飛只是蠢,原來他不止蠢,而是真的壞啊!

畢志飛指控豆瓣給他的電影打最低分 網友:碰瓷豆瓣,我們不答應

這篇大字報的文風之毒,扣帽子之狠辣,還有所謂「境外勢力」的殺人誅心之論,運用之嫻熟,沒有個二十年的官場歷練還真寫不出呢!

看來畢導拍電影不行,這操縱輿論、煽動敵對情緒的本事,可是與生俱來啊,當導演真的太屈才了。

好,咱們現在從頭捋。

畢導口中的「電影業極為荒誕和令人細思極恐的事情」又是咋回事呢?

這事還得從去年九月份說起。《一個青年導演花十二年心血認認真真給中國拍電影,被豆瓣一天毀了!!》,2017年9月22日,北大博士畢志飛在微博上憤憤不平地附上了與豆瓣的交涉函。

他「花費十二年」拍攝的《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創造了豆瓣史上最低分2.0分(也就是說,所有人都打出了一星差評),在它之前的史上最低,是那部臭名昭著,為人口拐賣洗地的《大山的女人》。

畢志飛指控豆瓣給他的電影打最低分 網友:碰瓷豆瓣,我們不答應

可見,豆瓣網友對這部《逐夢演藝圈》有多討厭。

9月26日,電影在眾多自媒體的嘲諷中,撤出了院線。

畢志飛指控豆瓣給他的電影打最低分 網友:碰瓷豆瓣,我們不答應

畢志飛指控豆瓣給他的電影打最低分 網友:碰瓷豆瓣,我們不答應

後來,畢大導演也不知道是誰給的勇氣,居然又將片子定在了春節檔,而且還真的上了。

最終電影票房定格在233.8萬(為這幾萬看了電影的人致以深切哀悼)。

票房慘敗以後,畢導開始在公眾號和微博上堅持不懈地「維權」,除了一直在公眾號上寫碰瓷豆瓣的文章外,

畢志飛指控豆瓣給他的電影打最低分 網友:碰瓷豆瓣,我們不答應

畢志飛指控豆瓣給他的電影打最低分 網友:碰瓷豆瓣,我們不答應

畢志飛指控豆瓣給他的電影打最低分 網友:碰瓷豆瓣,我們不答應

他還組織了一個「純潔心靈電影粉絲交流群」,每次發了和豆瓣有關的微博,就讓群內的粉絲去轉發。

有些實在受不了他的群友說幾句真話,畢導就把他們踢出群,立即拉黑。

畢志飛指控豆瓣給他的電影打最低分 網友:碰瓷豆瓣,我們不答應

這麼勤奮地「揭露」豆瓣刷分,甚至還告到電影局,畢導還真是為祖國的電影事業操碎了心啊。

那麼,關鍵問題來了,豆瓣的分數,真的能被操縱嗎?

前段時間,小壹曾專門就這個問題採訪過豆瓣用戶產品副總裁耿新躍。

耿總表示,其實豆瓣的評分機制很簡單,就是把所有正常評分加起來,算一個平均數——而這個機制里複雜的部分,就是判斷哪些是正常評分,哪些是非正常評分。

畢志飛指控豆瓣給他的電影打最低分 網友:碰瓷豆瓣,我們不答應

原則上,只要豆瓣認為用戶的評分和評論不代表個人真實的觀影意見,不針對影片內容,這個評分就會被鑒別為不正常評分,不計入平均值。

不正常的評分,不僅包括片方註冊收購賬號刷分,明星粉絲團「進攻豆瓣」和豆瓣用戶為了反水軍打平均分,還包括因為社會熱點事件,如參演電影的演員出軌而導致的用戶情緒性打分。

為了判定非正常評分,豆瓣後台建立了一整套體系和演算法,在反刷分上的機制,借鑒了反欺詐領域很多成熟的經驗,比如信用卡公司的反欺詐策略。

畢志飛指控豆瓣給他的電影打最低分 網友:碰瓷豆瓣,我們不答應

據阿北在2015年發表的長文,評分完全來自於幾分鐘更新一次的程序計算,中間沒有編輯審核——也就是說,沒有人為的因素會摻雜到這中間。

這套體系經過迭代優化後的結果是,雖然豆瓣上收買用戶打分的水軍行為一直存在,但分數已經很難刷得動。

前段時間,很多媒體都在轉一篇《起底豆瓣刷分產業鏈:新片刷至6分只需5500元》文中提到,有賣家跟記者說,「指定6分報價為5500元,7分報價6500元,8分報價7500元,若未完成則收取次一級的費用,刷不到6分收取5000元。」

畢志飛指控豆瓣給他的電影打最低分 網友:碰瓷豆瓣,我們不答應

刷不到6分也要收錢?這是「50萬包生兒子,生的不是兒子交30萬」的概念?要是一部電影正常評分就6分,那豈不是啥都不用做就5000塊到手?

但小壹想問的是:一部電影宣傳預算隨隨便便就幾百萬,要是5000塊就能刷到6分,那幹嘛花幾百萬做宣傳呢?

另外一個賣家說,一共100條評論,做好80條,肯定就8分了。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熱門電影的評分數幾乎都是幾十萬,連《純潔心靈》都有超過五萬個評分,這還不包括平台的防刷分系統。

畢志飛指控豆瓣給他的電影打最低分 網友:碰瓷豆瓣,我們不答應

在五萬多影迷的一星面前,畢導500多個五星好評實在是無力回天。小壹用自己蹩腳的數學算了一下,要讓五萬影迷的一星不算數,讓五星好評佔80%,畢導還得找個二十多萬正常評分的五星好評才能刷得動分。

畢志飛指控豆瓣給他的電影打最低分 網友:碰瓷豆瓣,我們不答應

「我可以做點什麼讓我的片子在豆瓣評分高一點?」阿北在15年的萬字長文中自信地回答:

「我確實不知道除了拍好電影,能做什麼。」

身正不怕影子斜。有豆瓣一代代程序員打下的堅實基礎,這些年,面對一次次的碰瓷,豆瓣雖然很少回應,但它從沒怕過。

因為現在的中國影視圈,真東西太少了。

就算豆瓣有自己的口味偏好,但它依然是80、90一代中國影迷最信任,最依賴,也最喜歡的電影評分網站。

豆瓣是豆瓣團隊的,也是中國千千萬萬影迷的,我們會堅定地站在豆瓣的一邊,誰敢碰瓷豆瓣,我們絕不答應!

畢志飛指控豆瓣給他的電影打最低分 網友:碰瓷豆瓣,我們不答應

有人擔心,就算是這樣,畢導給領導的信會不會給豆瓣帶來啥負面影響呢?

我想,1961年周總理文藝工作座談的一段講話,特別能代表我對這種擔心的看法,請允許我全文引用:

「 幾年來有一種做法:別人的話說出來,就給套框子、抓辮子、挖根子、戴帽子、打棍子。首先是有個框子,非要人家這樣說這樣做不可,不合的就不行。藝術作品的好壞,要由群眾回答,而不是由領導回答。藝術是要人民批准的。」

畢導,你可長點心吧,領導心裡,跟明鏡似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