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碗窯村一瓷器燒造簡介

碗窯村一瓷器燒造簡介

建水,一座上天賜予的風水寶地。3億年前的海水退卻和地殼運動,把彩色泥土匯聚於此,讓後世有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然而,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陶土、瓷土的發現利用,僅僅是一個短暫的瞬間。

大約在3500多年前的洪荒年代,陶的燒制己被建水原始人類所掌握。他們發現火堆邊的爛泥在火的長期炙烤下,變得堅硬起來,便試著將泥巴扔進火里。幾天後,泥土不僅更加堅硬,還有了新的顏色。又過了很多年,火堆里燒出的東西慢慢多了,已不再是些土塊,而是一些樸拙、單薄、粗糙的陶墜、陶丸等小器物,並開始走進了人們的生活。

時間進入幾千年後的宋代,惠歷(彝語,漢譯為建水)土城北部的繡球河畔來了一些精幹制陶的人。他們拾起泥土,在手中捏來捏去,臉上露出了微笑。柔韌細膩的泥土,正是燒瓷製陶的上品。他們環顧四周,有大片松林,正好砍作紫薪,於是便在河畔搭起草舍,建起瓷窯,點燃了第一窯爐火。由此,一把薪火代代相傳,竟延續了700多年。

關於碗窯初期的瓷器燒造,除了有限的考古資料,清代以前的史志均無記載,只能從一些歷史的細節中,去作一些聯想式的推斷:在那個不可復現的年代,陶瓷製品是人們賴以生存的重要物件之一。碗窯陶瓷最初燒造的器物,可能是來源於生活的器皿。那時,一團團普通的泥巴,經工匠粗糙的手,變成了灶上的盆,桌上的碗,變成了一口口缸,一隻只瓮。除了給人們提供日常生活用具,在那個少數民族部落林立,火葬盛行的年月,碗窯村的工匠們還擔負起另一項更為 崇高 的任務,就是生產火葬罐,為死去的人提供一個最後的安居之所。

歷史走進1382年,碗窯村逐漸出現了中原移民的身影。隨著移民遷徙的大潮,走來了一批善制瓷器的能工巧匠。為了糊口,他們施展出自己的手藝,並且祖祖輩輩言傳身教得以延續。

隨著不同層次匠人的進入,碗窯村布滿了熙熙攘攘的作坊。從此,無論春夏秋冬,窯煙總是掩映著晨星,無論明晴雨雪,窯火總是燒熔了暮色。而在競爭中,各路匠人各顯神通,用腳踏動轉盤,拉坯修坯,上釉裝容,點火燒制。一件件瓷器,似乎為了趕赴一場前世的約定,完成一次生命的燃燒。就在火的涅槃中,普普通通的泥土有了筋骨,變成了光亮如玉的瓷器。隨著燒制技術的提高,碗窯村的瓷器如同插上翅膀,大量流向全省,成為雲南燒制瓷器的重要基地。

當匠人們的生活逐漸安定,精神需要又被提上相應的日程。明代正統年間,窯工們在碗窯中窯的小山包上建了一座 五顯廟 。五顯神是江西地區供奉的財神,能為人們送財送福,碗窯村的「五顯廟」 是城之「 岡脈所系」 ,風光極佳,登上廟前的土台晀望、「煙火萬家,郡城風物暸如指掌 」。此廟建成後,整個碗窯村的窯工們似乎與廟有一種默契和盟約,凡遇自然災害和人為瑣事,都要去燒香祈禱,祈求 「五顯 」護佑,據說 「水旱疾病,有求必禱,禱無不應」。

盛極而衰是天下事物的必然規律,碗窯的瓷器燒造也無力擺脫。明末清初時期,農民起義軍李定國的部隊攻下建水城。社會動亂,經濟瀟條,盜賊四起,民不聊生,阻斷了建水窯的外銷路線。建水窯產品的過剩,迫使不少窯工歇業或轉行。幾十年後的康熙年間,碗窯的瓷器生產逐漸恢復,產品的種類日漸繁多,從業者有了細化的分工。但在激烈的竟爭中,由於經濟利益的驅使,匠人之間屢屢出現越界行為,引起了分爭械鬥。地方人士告到官府後,臨安府於公元1702年發布《 奉本府清軍府明文》,對瓷器的生產製作作了規範:「 碗窯名雖一窯,內分上下,燒造器皿,兩不相同。上窯燒造者缸、盆、瓮;下窯燒造者碗、碟、盅、盤。」 並對匠人進行登記、管理,制止了隨心所欲的經營行為。

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碗窯村的 「瓦器 」走出低谷,再度名聞雲南。

清代中晚期以後,建水瓦器受到極大衝擊。天災、人禍、鼠疫相繼出現,建水的瓦器業基本處於停滯狀態,曾經的輝煌轉眼成為歷史,只能維持供求一致的生產。

儘管歷史的潮汐起起落落,但平民百姓對日用瓷器的需求並不因王朝的更迭、世事的滄桑而終止。只要有了生存的基本環境,建水窯的窯火就會在困境之中連續不斷地燃燒下去,並為另一種聞名於世的陶藝品種的誕生埋下了伏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建水紫陶總匯 的精彩文章:

碗窯村——建水紫陶的搖籃

TAG:建水紫陶總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