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下肢靜脈血栓針灸按摩保健穴位大全四 行痹——血海、膈腧SHU、三陰交

下肢靜脈血栓針灸按摩保健穴位大全四 行痹——血海、膈腧SHU、三陰交

下肢靜脈血栓是指血液在靜脈腔內不正常的凝結,屬於靜脈迴流障礙性疾病。

主要表現為:患肢腫脹、小腿周徑增粗、疼痛或壓痛、淺靜脈擴張、行走時患肢易疲勞或腫脹加劇、皮膚色素沉著

物理預防措施:一、分級加壓彈性長襪-壓脈帶 。二、肢體肌電刺激 三、間歇充氣壓力泵-抗血栓素。 抗血栓襪分為長筒膝 上型和短筒膝下型,長筒至大腿根部,預防效果更好,但要求較高。短筒則適應性較強。

西醫治療多是手術,大的靜脈血管會選擇手術,然後用抗凝葯輔助治療。

中醫治療會選擇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方法,輔以針灸按摩,配合藥物使用。

治療的藥物最好是可以抗炎消腫、止痛,抗栓,保護血管內皮。

血海穴:屬於 足太陰脾經,位於膝蓋上方,大腿內側,在股前區,髕底內側端上2寸,股內側肌隆起處。不僅能去瘀血,還能 促生新血,統治凡與血液循環有關的疾病。

取穴:屈膝用力,肌肉鼓起的地方,一按會疼。

治膝蓋痛 例如退化性關節炎、風濕性膝關節炎,多與風濕有關,中醫認為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此穴可以祛風清熱、疏筋活血與陽陵泉穴同按效果更好。

按摩手法:兩個大拇指重疊按壓這個穴位,每天上午的9點-11點,按摩脾經,此時是脾經最旺的時候,每側3分鐘,力道不要很大,能感到穴位有微微的酸脹感即可。

血海穴

膈腧SHU穴:足太陽膀胱經,位於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正中線旁開1.5寸處,因本穴內應橫膈,故名膈腧。有活血化瘀的作 用,還兼具養血生血,健脾補心之力

與風池、血海、太沖等相配治療行痹,是取其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義。

取穴:膈俞(於第7、8胸椎棘突間旁開1.5寸處取穴)。

按摩手法:患者卧位,用兩手手指指腹端按、揉壓膈俞穴。每次2分鐘左右。

膈腧穴

三陰交:足太陰脾經,本穴物質有脾經提供的濕熱之氣,有肝經提供的水濕風氣,有腎精提供的寒冷之氣,三條陰經氣血交會 於此,故名。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調肝補腎。亦有安神之效,可幫助睡眠。

按摩方法:每天按揉三陰交,每條腿的三陰交至少按揉或用經絡錘敲打10分鐘以上。

取穴:在內踝尖上直上3吋,自己的手指,4指幅寬,按壓有一骨頭為脛骨,此穴位於脛骨後緣靠近骨邊凹陷處。

三陰交穴

歡迎指教!!!

抗炎消腫、止痛,抗栓,保護血管內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按摩 的精彩文章:

電動按摩椅出事了!女子身體被卷到按摩椅里,九江人還敢坐嗎?
男子被女子搭訕後在梅州一出租屋內按摩,按著按著女子突然消失了

TAG:按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