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分享:這些方法助你走出低效閱讀

分享:這些方法助你走出低效閱讀

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據說每天世界上有超過4000本書出版,這意味著你這一輩子都讀不完今天出版的書。除了傳統的紙質圖書,報紙、雜誌等大眾傳媒以外,互聯網和智能手機興起,自媒體迅猛發展。可以說,我們現在所處的信息環境,簡直可以用「洪水」來形容。各種圖書推薦、微博、公眾號、朋友圈的「紅點點」,將我們的時間淹沒。

因此,提高閱讀效率,有效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素材,成為了現代人必備的一項重要技能。來自日本的原尻淳一教授閱讀了百餘冊閱讀方法的書籍,並結合自身閱讀體驗寫出了《高效能閱讀》一書。他在書中根據讀書的四個不同成長階段,給出了89條讀書技巧,貼合生活,設計獨特,體現了他的閱讀智慧和生活哲學。

說到讀書的成長,或許很多人和我一樣,學生時代學到的讀書方法就是一篇關於讀書的課文,記得講到了略讀和精讀,這是唯一關於讀書方法的記憶了。後來斷斷續續讀書,都是隨性而讀,不得其法。直到遇見[美] 莫提默·J. 艾德勒和查爾斯·范多倫合著的《如何閱讀一本書》,才對讀書方法有了了解。那些年,老師口中提起卻不曾告訴的「方法」,我終於在書中找到。

如果說《如何閱讀一本書》是一本關於讀書方法的系統化教材,那麼,原尻淳一的《高效能閱讀》就是一份更細緻、貼心的讀書技能寶典。說是讀書技巧,其實這些技巧同樣適用於我們生活中各種需要閱讀的領域。這些技巧,可以幫助我們在碎片化信息中有效獲取知識,為我所用。

下面,結合讀書成長的四個階段,和你分享我印象深刻的幾個讀書技巧:

一、讀書初級篇:變得喜歡讀書

你喜歡讀書嗎?許多人都想要讀書,但是常常拿起一本書卻讀不下去,甚至一讀書就犯困,漸漸的,他們覺得自己不是讀書的料。原尻淳一在書中提出的第一個技巧,就可以解除這些「不善讀書」人的煩惱。

讀書技巧01 達尼埃爾.佩納克先生的「讀者權力十條」

法國當代作家達尼埃爾.佩納克在著作《宛如一部小說》中介紹了讀者權力十條:

看完之後,是不是鬆了一口氣?我特別有共鳴的是第二條 跳讀的權利,對於自己不感興趣或者看不明白的地方,我就直接跳過去接著讀。還有第八條隨意選讀的權利,瀏覽書的目錄後,我通常會做出決定:先讀哪個章節,哪些地方是我要重點來讀的,有的就只要略讀一下即可。因為,其實一本書,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最後能起到作用的,可能就是一個片段,或者幾句話,當然,這些也已經足見其價值。

如果想要變成「讀書體質」,最主要的還是要找到自己讀書的動力。原尻淳一在書中提出:有了興趣才會行動,有了行動才會學習真正的學習=「3D」×「2D」

讀書技巧03:從「2D學習」到「3D學習」

學校教育,多數是基於教科書進行的,也就是說,其基本形式都是平面紙媒上所寫的內容,從小學到大學,主流教育都是這種「2D學習」。這種學習方式的問題在於,學生空有理解但是缺乏實際感受,不知道如何將所學知識與現實社會聯繫起來,也不知道如何將其活用於生活,自然會感到無趣。

但是,學習的興趣並非源自2D,而是來自真實的現場,即3D。現實(即三維信息)才是我們需要的。所謂三維信息,就是我們生活著、接觸著的現實世界的信息,這也是本書所說的「3D學習」。

簡單來說,要成為熱愛讀書的真正學習者,需要在現實生活中找到自己好奇、感興趣的領域(3D),然後再結合紙面閱讀(2D),將實踐和理論相結合才是真正有效的閱讀學習。

例如:領導曾交給我一個任務,做一個主題為「如何評價兒童畫」的講座。我自知淺薄,於是圍繞這一主題開展了主題書籍閱讀,將不同作者的觀念進行搜集整理,再結合自己十多年的工作經驗,最後整合成一個分享。現在回頭看,這個將「3D」×「2D」的過程,對自己的促進很大。

二、讀書中級篇:速度/構思創意

這一部分是我閱讀這本書的重點,即如何做到作者書名中所提出的:高效能閱讀,重點之一就是怎樣提高閱讀的速度。

讀書技巧39:通過目錄讀書把握結構,預測內容

原尻淳一提出:速讀術的關鍵在於「對關鍵詞做到心中大致有數,快速、多次閱讀關鍵詞附近的內容。」或許你會說,我沒那麼多時間讀書,速讀高手告訴你,一本書(這裡主要指商業、社科等實用類書)大概只需要一個小時就能讀完,有人一年能讀200本書。具體可以這樣來做:

1.首先進行「目錄讀書」

仔細閱讀目錄,就可以對整本書的結構有一個大體了解。尋找「關鍵詞」,選好自己想看的章節。關鍵是,要把自己當成作者,具體想像自己會寫什麼內容(預測)。

2.根據目錄,對特定章節進行「跳讀」

在自己覺得重點必須讀的位置貼上便利貼,便於過後仔細重複閱讀。這一步也可以說是通過追尋關鍵詞,迅速把握書的整體感。

3.仔細閱讀便利貼的前後部分

將閱讀目錄後所想像的假設與正文內容對照,找出「差異」。這時,可以把自己仔細閱讀後的意見、新的假設,或創意寫在書頁的空白處。

我用作者提出的速度方法快速讀完了這本書,但是發現,前兩點容易做到,最後一點提出意見、假設和創意卻很難。這一點其實就類似於我國宋人朱熹所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裡方是長進。」怎樣從作者的書中有長進,閱讀後跳出書本的獨立思考很重要還需努力。

三、讀書高級篇:編寫原創教科書,使知識立體化

讀書技巧52:垂直閱讀與水平閱讀

你是否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在工作或者生活領域成為「通才」還是「專才」?

對應到閱讀中去,若想成為通才,需要在水平方向上閱讀所有專業領域的書籍,稱為「水平型閱讀」。反之,如果想成為專才,在垂直方向上深化特定領域的讀書是不可或缺的,廣泛、深入地領會特定專業的讀書,稱為「垂直型閱讀」

說到「通才」,不得不讓我想起天才達·芬奇,除了是畫家,他還是雕刻家、建築師、音樂家、數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解剖學家、地質學家,植物學家和作家。真正在各個領域都精通的「通才」畢竟很少,普通人的「通才」或許更多的是各個領域都知道一些皮毛,泛而不精。

我想到,滴水穿石的啟示之一是集中力量向著同一個方向努力。職場或者讀書也是,關鍵還是要在掌握「普遍技能」的基礎上強化「職業專業技能」,也就是要深入自己擅長的領域,進行垂直閱讀,而後,再進行拓展自己寬度的水平閱讀。

讀書技巧57:把讀書的七成投資在垂直型閱讀上

我很贊同這樣一句話:做感興趣的事情,幫你挖掘深度。了解你不感興趣的領域,幫你拓寬廣度。很多人在選擇書的時候,很容易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結果自然就有失偏頗。讀書就像吃飯,為了能夠讓自己的身體營養均衡,我們需要有一個讀書的「投資基準」。

原尻淳一在書中例舉了谷歌公司的投資基準比:70:20:10模式。根據該黃金比例,谷歌將70%的資金和時間用於充實現有服務,20%用於充實現有服務的周邊服務,10%投資全新領域。

我們可以把這個基準引入到讀書中來:

70:20:10模式

這一模式不僅適用於讀書,還能活用於各種活動,作為參考基準。

四、讀書產出篇:用於產出的體系創建和結構化

讀書技巧88:讀書的終極目的在於著書立說

人類是喜歡錶達並被評價的生物,我們之所以探討這些讀書方法,終極目標可能都要歸結於「自己寫書」。寫書,對於我這樣的普通人來說遙不可及、想都不敢想。但是,所謂「產出」,其實也可以從看完一本書之後的書評開始。

我以前看書是興趣、好奇心的驅使,但是漫無目的。所以,回頭看看書架上的那些書,留下印象的片段很少,幾乎都白看了。現在看書,我除了因為興趣,還帶著一個目標,就是看完之後要寫書評。有了這個目標之後,我發現自己對書有了更加主動、深入的了解。看書,寫書評是一個從輸入到輸出的過程,如果沒有高質量的輸入就很難做到後期的輸出。

我在鼴鼠的土豆老師的寫作課中看到一段話,覺得特別好:書評是寫作的一種,當你把書評看作自己寫作的起點,看做自己的思維、職業必備技能提升的起點時,你會擁有更廣闊的視野。同時,這個時候,你或許也能因為堅持而走得更遠。

我們每個人的時間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高質量的閱讀,原尻淳一的《高效能閱讀》不失為幫助我們在信息洪流中擷取有效信息的技能寶庫。

堅持閱讀、思考、產出,總有一天,知識和思想會從點變成線,再由線變成面,繼而從面變成立體,不經意間,會成為你自己的「成功因果律」。

謝謝你的時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間de果 的精彩文章:

怎樣逆齡而上,活出自己
帥呆了,阿迪克斯

TAG:時間de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