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東芝180億美元晶元業務出售正式完成!

東芝180億美元晶元業務出售正式完成!

日本東芝公司上周五表示,已完成向美國私募股權公司貝恩資本牽頭的財團出售晶元業務的交易,後者為此次收購成立了名為Pangea的新公司,交易價格180億美元。

該交易最初計劃在3月底完成,但由於中國反壟斷機構的長期審查,該交易被推遲。今年5月17日,東芝宣布,這一交易獲得了中國監管部門的批准。至此,這一交易獲得了相關國家反壟斷部門審查,滿足了有關此次股權轉讓的所有前提條件。

據悉東芝是全球第二大NAND晶元生產商。在該公司旗下西屋電氣核能部門超支數十億美元令其陷入危機之後,東芝將其晶元業務掛牌出售。貝恩財團去年贏得了這場曠日持久且極具爭議的內存業務爭奪戰。去年9月東芝宣布,已同意將晶元業務以18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美國私人股權投資公司貝恩資本領銜的美日韓聯合財團。

貝恩牽頭的財團包括韓國存儲器晶元製造商SK海力士(SKHynix)、日本產業革新機構和日本開發銀行,還包括蘋果、戴爾等科技公司,以及金士頓(Kingston)和希捷(SeagateTechnologyCor)等固態硬碟生產廠商。

東芝在一份聲明中稱,在這筆交易中,東芝回購了該部門40.2%的股份。在進行此次股權轉讓的同時,東芝將向受讓公司再次注資3505億日元,並獲得受讓公司的有決議權的普通股票約1096億日元份(約佔已發行的普通股票總數的40.2%)、附有轉換權的優先股票約2409億日元份(約佔已發行的附有轉換優先權的優先股票總數的40.8%)。

外界分析認為,東芝以及日本政府部門之所以選擇這一交易,主要是出售後,東芝、日本產業革新機構和日本開發銀行在內的日本國有企業在新公司所持有的股權占近50.1%,保證了日本方面能掌握大部分的控制權。

晶元業務出售後減輕了東芝的財務困境。東芝稱,關於今後的發展,正在擬定未來5年的公司發展戰略、「東芝Next計劃」,該計劃將總結基本盈利能力強化措施、以及各業務的中期戰略,最終制定出包含具體量化目標的計劃,預計於年內發布。

(國際電子商情微信眾公號ID:esmcol,本文綜合路透中文網,澎湃新聞網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電子商情 的精彩文章:

中芯國際14nm工藝晶圓2019年量產

TAG:國際電子商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