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堪設想——日俄瓜分中國的密約, 險些成功

不堪設想——日俄瓜分中國的密約, 險些成功

原標題:不堪設想——日俄瓜分中國的密約, 險些成功


本文由「真歷史」獨家首發,歡迎各位轉發到朋友圈,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由「真歷史」特邀作者「老南Lee」原創,歡迎更多朋友來稿

密約的時代 日俄密約瓜分滿蒙


近代中國被列強硬拉入條約體系後,從天朝上國淪為列強侵略欺辱瓜分對象,不得不睜眼看世界。在洋務運動中,有大量外國譯著引入,其中有一本國際法大書《萬國公法》(美國教士丁韙良譯),供中國辦理夷務外交所學習參考。日本同時期也遇到相似問題,看了《萬國公法》後很有點兒疑惑,他們沒那麼書生氣,便就國際法請教德相俾斯麥,俾斯麥實話實說告訴日本人: 「方今世界各國,皆以親睦禮儀交往,然而這都是表面現象,實際上是強弱相凌,大小相侮。」 這就說出了國際關係的叢林法則的真相,日本人聞言勝讀大書,恍然大悟。


日本得帝國主義的真經,從此便以類似西方列強的方式處理對外條約,自日俄戰爭到二戰日本很喜歡採取密約方式,密約都是黑箱作業,最後一款往往是:「兩締約國對本約須嚴守秘密」。這種見不得人的秘密外交交易是那個時代的常見方式,尤其為日俄兩個後起的帝國主義所鍾愛,甚至一直延續至今。


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是日本在崛起之路上的重要標誌,亞洲新秀黃種帝國戰勝了體量大其數十倍的沙俄白帝, 消滅了俄國的兩隻艦隊,擊敗了數量佔優勢的俄國陸軍,這可以看成是日本擴張戰略的頂峰,其後雖然在二戰中攤子越打越大,但在政治和戰略上已迷失方向,無可比擬。可惜這一在中國領土上進行的重要戰爭從未得到國人的重視,大清把自己置於中立,中國人也就作為旁觀者了,沒有深究其背後的意義,這個故事榮當後述。



日俄戰爭中被俄軍俘獲的日軍


日俄戰爭日本贏得相當慘,戰場上也打得慘,戰後處理就更慘。死傷38 萬(幾乎20 倍於甲午),軍費17 億日元(幾乎十倍於甲午)。


1905年在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調停下,日俄在美國朴茨茅斯簽訂和約,朴茨茅斯和約的內容是:日本放棄戰爭賠款,沙俄承認朝鮮為日本勢力範圍,將南滿鐵路和旅順的租借權轉讓給日本,並且割讓庫頁島南部。這種慘勝卻體現了日俄戰爭的決策者——山縣有朋還具備常識性的政治智慧。

但絕大多數日本人眼皮子淺,不懂得日本所取得的戰略勝利的意義,加上甲午發大清的戰爭財太容易,見俄國戰敗居然不付戰爭賠款,所以在朴茨茅斯和約簽約當日(1905年9月5日)民眾被煽動鬧事,這就是日本愛國賊們搞的「日比谷燒打事件」 ,在東京日比谷公園集會引發的全國性的騷亂(為便於理解,不適當的可以類比五四運動),這次事件雖然被政府鎮壓,但後果很嚴重影響很深遠,這是日本和美英反目的開始,當時敢於公開支持和約的政治家唯有伊藤博文了。



漫畫日俄戰爭


日俄四次密約瓜分滿蒙


從1907年——1916年,日俄在彼得堡簽《日俄協議》密約四次。兩次是在清末(1907,1910),兩次在民初(1912,1916)。

俄國人在1860年的北京條約之後佔了我外東北黑龍江江北60萬多平方公里,1900年又占烏蘇里江江東40萬多平方公里,侵入東三省,直把中國東北視為禁臠,勢在獨吞。俄國的東擴和日本的大陸政策形成直接衝突,在甲午前日本已視俄國為戰略對手,早策劃好與其決一死戰的戰爭計劃。李鴻章甲午後和俄定有《中俄密約》(1896年),允許西伯利亞鐵路支線穿越東北,企圖聯俄制日,其後又將旅順大連租借給沙俄(1898年),這就鑄成庚子年俄軍大舉入侵東北的事端,李致死大悔莫及。


在日俄戰前,英國在遠東的外交政策原為聯日防俄,與日本訂英日條約(1902年),並且在戰爭中以金融手段——發行債券支持日本,日本是借英國的錢和俄國打仗,英國給了日本很大支持,但很多日本人卻反認為日本是替英國打仗。


日俄戰後,局面倒轉。俄日兩國為瓜分東北,防制英美和其它列強染指東北,竟化敵為友,三次《日俄密約》(1907,1910,1912),擅自將中國東北,劃為「南滿」、「北滿」兩部,南歸日本;北屬沙俄。將內蒙古分為東西兩部分,東歸日本,西屬俄國。


日軍酒會


第一次日俄密約(1907年): 共四條內容,1. 劃分南滿北滿;2.雙方互不干預;3. 俄承認日本在朝鮮利益;4. 日承認俄在外蒙利益。附款所定的分界線大致上是把吉林省(在1860年前吉林是包括江東和庫頁島的大省,此時已成小省),攔腰一刀,把該省劃為南北二部,由兩國平分。北吉林與黑龍江全省屬俄;南吉林和奉天(遼寧)全省屬日本。南滿北滿界線分明,彼此不得越雷池一步。如有其他列強欲染指南北任何一部,則兩強彼此相助,共同逐之。


第二次日俄密約(1910年): 美國1909年提出滿州鐵路中立化計劃,想在東北鐵路上插一腳,美國鐵路大王霍里曼(E.H.Harrian),想在滿洲築路,以完成其環球鐵路計劃。日俄兩國聞訊,聯手抵制,終使霍里曼計劃為之泡湯,而且這次密約具有軍事同盟色彩。



被俄軍抓獲的中國人


第三次日俄密約(1912年): 乘辛亥內亂趁火打劫,主要是瓜分內蒙古為東西兩部分,東內蒙屬日本;西內蒙屬俄國。分界線大致上是,從滿洲里向南,循東經116度27分,劃條直線,直指北京,線東內蒙屬日本;線西內蒙屬俄國。


第四次日俄密約(1916年): 主要是俄國為應付一戰,急需和日本結盟,這次密約把日俄的軍事同盟從東三省,內外蒙擴大到全中國範圍。足見日俄兩家對中國的領土野心之大。不過時局多變,只過了一年多,沙俄被蘇俄推翻,日本馬上就翻了臉,以至於在兩年後的1918年以重兵參加對蘇俄的十四國聯軍的武裝干涉。


日本、俄國這種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毫不講道義信用的密約外交,在其後的二戰中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斯大林先有蘇德條約,蘇日中立條約,再有雅爾塔條約,日本多次習慣性的不宣而戰,凡此種種只有希特勒德國可與之相比,說得不客氣,很像是流氓無賴之間的約定,都是唯利是圖的梟雄之輩,從訂約那天就不打算守約,流氓之間不可能有信義,只有爾虞我詐。



日本人繪製的日俄戰爭漫畫


斯大林1939年和希特勒簽蘇德條約,隨後瓜分波蘭,入侵芬蘭,吞併波羅的海三國,在東歐攻城掠地好不得意,卻不料兩年不到被希特勒這更大流氓閃電入侵,三個月後德軍就兵臨莫斯科城下。日本1941年底偷襲珍珠港得手,隨後三年在太平洋上被美國消滅了海軍,上百萬陸海軍人在南洋玉碎,還挨了兩顆原子彈。所以最終還是自食其果,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應了中國的老話,天道好還,恆古不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是真歷史 的精彩文章:

「交通銀行」四個大字出於他的筆下,如果不當漢奸,他會是個家喻戶曉的書法家
諸葛亮的北伐真的是一直都在做的一件蠢事嗎?

TAG:我是真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