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Memcached、Redis、MongoDB、HBase對比

Memcached、Redis、MongoDB、HBase對比


存儲方式

Memcached:內存

Redis: 內存,同時支持持久化,本地磁碟

MongoDB: 本地磁碟

HBase: HDFS


數據類型

Memcached:僅支持String,key、value的數據大小都有限制,一般1M

Redis: key需是String,但是value支持String,List,Set等豐富的數據類型,數據大小限制比Memcached大許多,一般500M至1G

MongoDB: 採用類似json的結構(bson),支持json能夠表達的數據類型,比如null、boolean、numeric、string等,單個文檔最大限制16M

HBase: 使用列族,基礎數據使用位元組數組,每個存儲塊有數據大小限制,可配置,至少支持64M


Memcached: 單機,多線程,分散式需依賴客戶端做一致性哈希等控制

Redis: 支持主-從同步,支持集群,單線程

MongoDB: 前兩者是In-Memory的,所以MongoDB這裡肯定吃虧一些,拿它和MySql對比或許更合適一些。支持主從模式,同時支持基於分片的水平分散式擴展

HBase: 後端就是HDFS,所以你懂的


Memcached: 作為關係型資料庫的緩存層,加速數據訪問

Redis: 作為關係型資料庫的緩存層,加速數據訪問;同時提供數據落地功能

MongoDB: schema-less的資料庫,在變化快、事務性要求不強的場景,用於替代MySql,比如遊戲用戶信息、社交信息的存儲

HBase:海量數據的存儲,需要高並發查詢的場景,比如日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後端技術小黑屋 的精彩文章:

區塊鏈/比特幣科普八問

TAG:後端技術小黑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