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蘋果的護城河,在於不斷繁榮的軟硬體生態

蘋果的護城河,在於不斷繁榮的軟硬體生態

軟體定義世界,這句話在 WWDC 2018 蘋果開發者大會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WWDC 2018 前夕,全球各地科技媒體都對其做過預測,也都紛紛被打臉了,傳言的 iPhone SE 2、更新版 Macbook Pro、廉價版 HomePod 等的硬體一個都沒出現,取而代之的是四大軟體平台iOS、watchOS、tvOS和macOS的更新。

回想去年WWDC,蘋果一反常態推出了11款硬體產品,不僅對常規的iOS、MacOS、watchOS軟體進行了更新,包括iMac系列、iPad系列在內的硬體家族都增加了新成員,自家的智能音箱HomePod也同期問世,這場發布會曾被外界稱為是蘋果史上最「硬」的開發者大會,以至於很多人誤認為硬體才是WWDC的主題。

其實不然,WWDC 的主要目的是讓蘋果向來自全球各地的開發者們展示最新的軟體和技術,聽取開發者們的想法意見,為開發者們提供平台和一系列支持,試圖吸引更多的優質開發者,以此來豐富和完善自己的生態。

無論是iPhone、iPad、iMac還是其他產品線,蘋果的護城河從來都不是單純依靠硬體來建立的。

如果你仔細研究一下硬體參數,會發現蘋果系列的產品很難稱得上業界領先,但得益於軟硬體一體的生態,蘋果的產品總是賣的很好。

以去年9月才發布的iPhone X為例,它的運行內存只有3GB,要知道3GB RAM幾乎已經是目前低端的安卓手機配置,甚至千元安卓機的內存都比它高。

但你反過頭來看真正購買iPhone X的消費者會關心這個數據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人們更在意的其實是綜合使用體驗,是流暢性和易用性。

流暢性和易用性說到底就是當硬體完成度到達一定階段後,通過軟體的方式對體驗進行優化和改進的過程,它是蘋果產品軟硬體生態正向循環的核心。

在蘋果多年來塑造的龐大生態系統下,蘋果自己是秩序的主導者,是標準的制定者,但幫助來實現這個閉環的則是更廣大的開發者群體。

今年是 App Store 十周年,發布會開場,庫克上台首先回顧了一下全球開發者的情況,全世界目前有來自 77 個國家和地區超過2000 萬蘋果軟體開發者,App Store每周的訪問用戶達到了5億,開發者在App Store累計收入超過1000億美元,今天到場也有 6000 位開發者,所有數據都在創新高。

今天發布會期間關於四大軟體平台iOS、watchOS、tvOS和macOS的更新,每一個OS都代表著一個子生態,經過多年來的進化,這些系統已經得到了充分改進,而現在的種種行為,實則可以理解為一種穩中求進。

以 iOS 12 為例,它主要是解決了一些過去的遺留問題,對一些細小的功能點進行了完善,意外的更新了那些猴年馬月都沒有過變化的原生應用,如重新設計的語音備忘錄、新聞和股票的軟體更新,整體看下來沒有特別讓人驚艷的地方。

本以為自從 iPhone X 開啟蘋果的全面屏時代後,iOS 12 理應也帶來革命性的變化,事情並沒有如大家預期一般,只能用縫縫補補來形容,畢竟iOS已經很完善了。當我們在期待變化的時候,其實也沒想好要期待什麼。

再來看watchOS,蘋果的第一代 Apple Watch 推出之時市場表現不盡人意,但是跟隨 Apple Watch 一起成長的還有它的操作系統 watchOS,產品經歷了大調整後如今已經進化到第五代,除了強調運動屬性外,還新增了對講社交功能。

也許這些產品變化吸引不到你,但你知道蘋果已成為了世界最大手錶製造商嗎?

還有蘋果本次大會上推出的CoreML 2,這是對於去年WWDC發布的CoreML的升級版,便於開發者為iOS創建機器學習應用。通過CoreML 2,開發者可以將自己訓練好的模型在蘋果提供的轉換工具輔助下,先轉化為Core ML模型文件,然後通過Core ML實現模型和 App的數據互通。相比去年的版本,CoreML 2的速度提高了30%。

類似於這種只針對開發者的內容還有很多,如:帶有改進的人臉跟蹤、3D 對象檢測和逼真的渲染AR開發工具ARKit 2.0;為Siri推出Shortcuts快捷鍵應用,並以更開放的姿態讓Siri與第三方應用融合;推出數據模型訓練平台Create ML,類似谷歌的TensorFlow。

為期5天的開發者大會,設置了極為豐富且細化的論壇和議程,但以消費者的視角來看似乎也感覺不到什麼,深藏在蘋果 WWDC 之下的戰略通常都不會短期間內見效,它所給出的技術方向才是真正影響其未來發展軌跡的。

WWDC開幕首日,截止發稿時蘋果股價已創下歷史新高,最大漲幅達1.7%,總市值為9428億美元,它的股價在去年一年增長了24%,這本身就能證明一些事情。

彼得·德魯克曾說過,當今的企業競爭已經不再是產品和產品之間的競爭,也不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和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是生態與生態之間的較量,蘋果深諳於此。

作為頭部公司,蘋果的一舉一動備受業界關注,也不乏有唱衰的聲音,到底被認為是顛覆者還是被定義為是追隨者,這種角色在蘋果看來似乎並不是那麼重要。(本文首發鈦媒體,記者/李玉鵬)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微軟Build 2018開發者大會:用AI為產業賦能、打破效率的邊界
3年融資超10億美元,商湯要成為「能賺錢的公司」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