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諸葛亮晚年北伐失敗,罪魁禍首不是馬謖也不是魏延,而是這個人

諸葛亮晚年北伐失敗,罪魁禍首不是馬謖也不是魏延,而是這個人

嚴正聲明:本文素材來自《三國演義》一書,反對轉載,拒絕偽史,保證沒有任何政治聯想!

北伐之勢剛開始是如火如荼,氣勢洶洶,但歷經第一次的失敗之後,蜀漢隊伍彷彿泄了氣的氣球一般,毫無進擊進取的能力。即便再來四次,也照樣是失敗而回,戰績度為零。這其中,錯誤到底在誰?最後又是誰讓蜀漢政權凋零的?

有人說是因為馬謖和魏延,由於諸葛亮用人不當,計策不合而斷送江山命途,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些都只是表面看到的失誤而已,真正的緣由是因為孔明用錯了一個被稱之為「異才」的人,實質乃庸才。

話說,在諸葛亮去了極樂世界之後,蜀漢的命運截然而至,隨著首領的滅亡而近乎頹然殘喘。在這其中有一個人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如果沒有他的剛愎自用,那麼,這一個國家的命運還有可能被延長一點,這個人就是姜維,這個曾被視為可改變蜀漢歷史的人,結果令人大跌眼鏡。

過去人們一直都以為姜維這個人非常厲害,能言善道,而且是軍事雄才,但真實的情況是這個人自大好功,而且目光短淺,是不能擔大事之人。然而,可惜的是,諸葛亮並沒有看出這點端倪來,反而還把這個人當做是自己的接班人來培養。

如此一來,姜維就得到了重用,甚至要比其他有真材實料的人獲得了更多大展身手的機會。後來,在一把手死後,此人順利登上了首領的位置,成為了蜀漢具有最高話事權的人。接下來,此人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完全不把其他人放在眼內,更不聽旁人規勸,帶領這個集團一步一步的走向滅亡。

最先開始的是這個人極力的否定之前上司所採取的軍事戰略,雖說該方案確實沒能夠為北伐取得勝利,但是起碼也可以保存蜀漢的命數,不至於被敵人攻進來。但姜維卻執意要採用先圍攻後一舉殲滅的策略,卻不曾想是紙上談兵,毫無實操性可言。

要知道,當時就蜀漢的兵力來看,根本無法和曹魏比拼,人家是鐵騎大軍,自己是步行弱兵,而姜維還不自量力,企圖發動所有兵力強攻敵人,結果自然是圍攻不成反被占。如此,蜀漢不凋零才怪,怪就怪在死去的孔明看人眼光太差,把一個庸才看作是一個異才,讓辛苦攢下的江山就如此斷送於他人之手,悲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沫說史 的精彩文章:

乾隆臨死前嘉慶看了奏摺,看到其中兩個字後,馬上決定殺死和珅
武松得知李逵宋江死訊,非但沒有傷心,還說了句話吐槽宋江為人

TAG:小沫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