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春秋時期的戰爭就像體育運動一樣

春秋時期的戰爭就像體育運動一樣

春秋時期,國家之間的戰爭就像體育運動一樣,很有君子風範。

打輸了就輸了,打贏了也不會屠城。

在春秋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尤其是周朝時代,奉行周禮,對人類的行為規範有較為有效的自我約束。

據說周朝的時候,不需要監獄監禁犯人,誰犯事了,犯法了,執行的長官畫一個圓圈,指定犯事的人站多久,以示處罰,犯事的人也不會逃跑。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場有趣的戰爭,楚國和晉國的邲之戰。

當時的歷史背景是,晉國是諸侯國中的強國,而楚國的地位比較尷尬,屬於蠻夷,不是周天子的正統諸侯,而楚國一直想融入周天子的諸侯文化圈,做了很多努力。

可以說,在奉行周禮並且付諸行動方面,楚國是很認真,很誠懇的。

關於邲之戰,又稱「兩棠之役」,是春秋中期的一次著名會戰,是當時兩個最強大的諸侯國——晉、楚爭霸中原的第二次重大較量。

春秋時期,楚國和晉國一共進行過十一次戰爭:城濮之戰、北林之戰、柳棼之戰、穎北之戰、邲之戰、晉楚繞角之役、晉伐蔡攻楚破沈之戰,鄢陵之戰、彭城之戰、焦夷之戰、湛阪之戰,及第二次弭兵。

邲之戰發生前627年崤之戰後,秦立即將其在攻鄀之戰中所俘楚將斗克釋放,與楚結盟,共同抗晉。 晉國為保持霸主地位,也不得不在西、南二方對付秦、楚兩大國的挑戰。所以,楚國雖未參加崤之戰,但卻是崤之戰的最大受益者。

公元前597年,楚國圍攻鄭國,晉國派荀林父率三軍救鄭,雙方在邲地(今河南鄭州北)展開爭奪,在作戰中,楚軍利用晉軍內部分歧、指揮無力等弱點,又顧忌秦軍從背後偷襲,適時出擊,戰勝對手,從而一洗城濮之戰中失敗的恥辱,在中原爭霸鬥爭中暫時佔了上風。楚莊王也由於此役的勝利而一舉奠定了「春秋五霸」的地位。

因為泌水入滎陽稱「蒗盪渠」,可寫作「兩棠」,所以此戰又可稱為「兩棠之役」。如《呂氏春秋·至忠》和賈誼《新書·先醒》都寫作「戰於兩棠」。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簡有《兩棠之役》多種。

這是邲之戰的大背景,我們現在就來看看當時戰爭過程的場景。

邲為古地名,春秋時期屬鄭國,大致位置就在今天的原陽縣一帶。

其實是大諸侯國在人家小諸侯國裡面打打鬧鬧的事情。

大家知道,邲之戰,晉國被打敗了,晉國戰士逃跑的非常狼狽,這個時候,楚國軍隊並沒有趕盡殺絕,當看到晉國有戰車陷在坑裡走不動了,楚國人大樂,於是教晉國人抽出車前橫木,晉國軍士照辦了,果然戰車從坑裡滾出來。

才從坑裡出來,沒逃兩步,馬又盤旋不能前進,楚國人又教他們拔掉兜風的大旗扔掉多餘的重物,這才順利逃走。

晉國好歹也是春秋的霸主,當時的霸主,一方面要有實力,一方面要德行好,禮儀之邦,晉國軍士這個時候感覺臉上掛不住,一邊逃一邊轉過頭來懟楚國軍士:「哼!我們可不像你們有這麼豐富的逃跑經驗。」

每當讀到這些在戰爭中都能夠保持君子風範的歷史往事,雖然知道他們很愚蠢,但是還是為他們的可愛感動的一塌糊塗。

人類的進步,到底是變動更加文明,還是更加野蠻呢?

關注歷史,關注隱士申子源更多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隱士申子源 的精彩文章:

索羅斯到底有多了解《易經》,我們來看看他的那些金融套路吧
黑洞不可見,但探測得到,銀河系中心現數千個黑洞

TAG:隱士申子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