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技工作者代表:側重引領創新 抓好基層科普

科技工作者代表:側重引領創新 抓好基層科普

5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下午,出席「百名科學家、百名基層科技工作者座談會」的200餘名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代表展開熱烈的討論,深入學習、交流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圍繞對科協組織責任使命擔當的認識、期望和建議,紛紛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中國科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徐延豪,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陳剛、吳海鷹、束為、宋軍等參加討論。

「要營造對科技價值的敬畏和尊重,以及自願自發對科技嚮往的文化氛圍和機制體制上的支持」「加大青年人才的培養力度,激發青年人的創新活力,制定培養的方案」「在學術交流上能開拓更多的渠道讓大家跟科學家交流接觸,大科學家也有機會到基層去」……

改革機制體制 側重創新引領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提升創新體系效能,著力激發創新活力。創新決勝未來,改革關乎國運。科技領域是最需要不斷改革的領域。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決心不能動搖、勇氣不能減弱。

中國科協是黨和政府聯繫9100多萬科技工作者的橋樑紐帶,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協系統深化改革實施方案》明確了三大改革方向,即改革聯繫服務科技工作者的體制機制,改革治理結構和治理方式,創新面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產品的機制。

「體制機制側重於前人的成果,沒有從產品到商品轉化的過程,使得很多成果沒有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副總工程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孫晨華建議,要引領創新,就需要在獎勵、職稱評價等方面進行制度改革。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邢文革建議,營造對科技價值的敬畏和尊重的文化氛圍,為科技工作者發揮更大作用提供機制、體制的支持。

美時醫療董事長兼CEO、馬啟元教授說出了海歸人員的心聲。他建議,把工作的重心轉移到全球,沿著「一帶一路」弘揚中國的科技,出口中國科技產品,打破某個領域的科技界限。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02研究所總體組副組長、高級工程師葉聰對擁有國際話語權提出了自己的建設性意見。他認為,科協組織要推動建立具有話語權的國際組織,加強中國方案、中國貢獻在世界範圍的影響。

細化實施政策 托舉青年科技工作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營造良好創新環境,加快形成有利於人才成長的培養機制、有利於人盡其才的使用機制、有利於競相成長各展其能的激勵機制、有利於各類人才脫穎而出的競爭機制,培植好人才成長的沃土,讓人才根系更加發達,一茬接一茬茁壯成長。

「多年來,科協組織一直強調學會在科協的主體地位,學會也強調人才的重要作用。但科學家在學會兼職會受到一定程度制約,建議進行專題調研,消除制約發展、制約創新的體制機制的影響。」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石楠認為,從科技評價、人才評價、信息化建設等多方面著手,才能激發科技工作者活力。

「評審、報表,應對檢查、評審、評估花費了科技工作者的大量精力」,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胡亞安建議,科協組織要出台更細化的政策,把科技工作者解放出來,潛心搞科研,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針對一線的醫務工作者,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急診部主任王韜教授建議,從政策上給予包括醫學技術、醫藥、醫療器械等在內的原創醫學技術一定的側重。同時,在人才評價制度上尋求突破,加大科研成果在成果性指標中的評審力度,把複雜的評審制度從拿課題轉移到結課題上。

在人才政策方面,安徽大浦現代農業研究院院長、比利時金海農業集團總裁高繼明建議把離岸創新創業繼續做下去。「把人才政策往前推,往前延,不讓有創新能力的人才為了論文,為了腰包無法做創新。」 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黃中建議,在原來的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托舉範圍,讓更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有脫穎而出的平台。

相比前幾年,科學普及工作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科普人員或科技教師的職業發展路徑還不夠明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鄭永春提出,給予科普人員一個職業發展的清晰規劃,讓他們也可以申請各種各樣的人才計劃,得到晉陞和發展的機會。

讓孩子愛上科學 讓科學普及走進基層

「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沒有全民科學素質普遍提高,就難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質創新大軍,難以實現科技成果快速轉化。」習近平總書記在「科技三會」上的這一重要論斷,對於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我國科學普及事業的發展,意義十分重大。

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震局的巡視員吐尼亞孜·沙吾提已經退休兩年,他現在的新身份是新疆老科協的常委,專職做科普。他建議中國科協加大對基層專業領域科普的指導力度。

針對農民的科學普及工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高級工程師葩麗澤和安徽省蕪湖良金優質稻米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良金提出,要把理論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實用技術,讓農民聽得懂、記得住、學得會。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李丙智建議,中國科協和財政部共同支付的科普惠農項目對基層給予更多的傾斜。「我們國家目前正在脫貧攻堅,需要科普惠農,需要科技扶貧。對農民一家一戶的3萬元、5萬元,對家庭能夠脫貧,對於一輩子推廣科技的農村科技帶頭人也是政治榮譽。國家強大,農民致富,都離不開科技的普及和推廣。」

「基層開展學生科技活動,學生興趣濃厚,但既得不到主管部門支持,也得不到家長理解。」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鳳陽中學教師朱成標建議,保護科技教師的積極性,要讓縣市級的科技主管部門、教育部門能夠重視科技輔導員的工作。

作為一名80後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張強建議,科學成果在科學前沿刊物發表後,要讓公眾第一時間看得懂這些內容,讓更多的讀者不僅讀其他新聞,也讀科技新聞,讓更多的新聞報道不是噱頭,讓孩子真正對科學感興趣,知道國家的科學進展和不足。

來源:中國科協官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協改革進行時 的精彩文章:

楊長風:北斗二號服務性能已與GPS相當
中國將牽頭國際大科學計劃,政府為科學家當好「後勤部長」!

TAG:科協改革進行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