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社會機器:即將到來的人工智慧、社會網路與人類的碰撞會如何?

社會機器:即將到來的人工智慧、社會網路與人類的碰撞會如何?

摘要:2018年6月2日(上周六上午10:00),《愛派茶館·AI脫口秀》欄目邀請到清華大學孫富春老師(為本書做序)、文因互聯@西瓜大丸子湯 鮑捷老師(本書作者James Hendler的學生),聊聊對本書內容的理解和思考:人機互聯時代人與AI如何取長補短、AI與IA的前景、AI是否「寒冬將至」等熱門話題。新浪微博和愛奇藝也配合本欄目進行了相關直播推薦。

書本與作者介紹

社會機器:即將到來的人工智慧、社會網路與人類的碰撞

該書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人工智慧、社交網路和其他一些相關技術,從而使得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並且更重要的是更好地幫助塑造未來的社會機器。本書描述了AI技術的演化進程、它可以做什麼以及它的局限性。此外講述了人類如何通過使用機器獲得收益以及機器如何通過與人類交互獲得收益。同時,還會講述AI技術與其他技術(特別是社交網路)的集成,將如何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中流砥柱,並提供案例說明這種技術如何具有使人類受益的潛力。書中也考慮AI所能引起的不受控制和無法迴避的潛在危害。

James Hendler

倫斯勒理工學院數據探索與應用研究所的所長,「無線世界研究星群」項目計算機、網路和認知科學領域的教授,「語義網」的創始人之一,1995年富布萊特基金會獎金的獲得者,美國空軍科學諮詢委員會的前成員,美國人工智慧學會、英國計算機學會、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和美國科學促進會的院士。他還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信息系統辦公室的前首席科學家,並在2002年被授予美國空軍特殊民事服務勳章。2010年,他被《花花公子》雜誌評為美國20位富創造性的教授之一,並被美國政府選為「互聯網專家」。2015年,亨德勒被任命為美國國土安全科學與技術諮詢委員會成員。2016年,亨德勒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數據與信息委員會成員。

嘉賓介紹

鮑捷,文因互聯聯合創始人,三星問答系統s-voice第二代系統核心設計師,圖靈獎得主Tim Berners-Lee實驗室博士後研究員,萬維網聯盟(W3C)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國中文信息學會語言與知識計算專委會委員,中文開放知識圖譜聯盟發起人之一。

孫富春,1998年在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獲博士學位,2000年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和2006 年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學術委員會主任,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兼任擔任國家863計 劃專家組成員,國家自然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視聽覺信息的認知計算」指導專家組成員,中國人工智慧學會認知系統與信息處理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自動化學會認知計算與系統專業委員會主任,國際刊物《IEEE Trans. on Fuzzy Systems》、《IEEE Tra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Automation, and Systems (IJCAS)》副主編或領域主編,國內刊物《中國科學:F 輯》和《自動化學報》編委。

本期看點

未來人類會和機器互相協作、取長補短嗎?

情感、興趣落實在演算法中變成了優化方法,機器未來發展的趨勢會是什麼?

可以通過控制機器來實現物理過程的控制嗎?偏好學習的研究趨勢如何?

AI的威脅論,如何處理機器越來越像人類的狀況?

深度學習可解釋化及行為學習的研究前景如何?

投資與技術的發展趨勢會是如何?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派茶館AI脫口秀 的精彩文章:

TAG:愛派茶館AI脫口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