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廣溪是「無錫城市之腎」,那麼,堅信太湖水也一定能治理好

長廣溪是「無錫城市之腎」,那麼,堅信太湖水也一定能治理好

濕地,是擁有最豐富生物多樣性的寶藏之一,地球上人與自然之間重要的緩衝區。濕地保護蘊含深遠文化、生態、商業和社會價值,是地球保護自然系統平衡的重要舉措,減輕工業對水源和自然環境影響的絕佳處理方案。

「建設自然就是造福人類。」無錫長廣溪濕地公園示範段,2007年「五一」節前建成開放,全新演繹城市、環境與人三者相諧的城建理念,標誌著一個可持續科學發展的「綠色」無錫,正在太湖之畔崛起。

這一工程中的石塘廊橋和石塘長堤景觀,均由無錫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承擔方案設計。

源遠流長長廣溪

坐落在無錫西南郊嶂山東麓的長廣溪,北連蠡湖,南接太湖貢湖。具有水鄉澤國、水鳥天堂的濕地自然風貌,是環太湖典型淡水河流濕地。據《清史稿》載:無錫西南有太湖,「東溢為五里湖,南出為長廣溪,西逕吳塘門,仍入太湖」。長廣溪北起五里湖口石塘橋,流經東、雪浪、南泉,轉西經吳塘門入太湖,全長12.73公里,面寬15—40米,最寬處約300米,自古是溝通蠡湖(五里湖)與外太湖水上交通捷徑與重要水系。溪水來自雪浪山,名取「溪闊水長」之意。具有水鄉澤國、水鳥天堂的濕地自然風貌,是環太湖典型淡水河流濕地。20世紀70年代以來,由於圍湖造田、圍湖養殖,水域面積逐年縮減,但水鄉風貌基本保持。

長廣溪的歷史可追溯到三國時期。東吳孫權出於軍事、政治需要,於吳嘉禾三年(234年)自吳郡西進行大規模屯田,並置毗陵(古郡名,今常州,轄無錫等縣)典農校尉,專職屯田墾殖。吳赤烏八年(245年),典農校尉陳勛領兵3萬歇駐赤馬嘴(古稱「歇馬墩」),興修水利,疏導拓寬長廣溪,發展農業。疏通從建業(今南京)、至吳(今蘇州)、會(今紹興)的河道,至今已1772年歷史。

此地河庄浜、雪浪浜、暢墅浜、許舍浜、洪邱浜、吳塘浜等無數條河道縱橫密布。天雨,四鎮之水,流長廣溪,匯入太湖;天旱,溪浜之水灌溉兩岸萬畝糧田。故當地百姓又稱長廣溪為「百腳港」。

1969年冬,圍溪造田時,在此發現了屬馬家浜文化的「赤馬嘴遺址」。出土大量新石器時期器物、舊石器、兩漢、三國時期錢幣、陶瓷器、兩晉青瓷器、南北朝錢文墓磚、宋代陶瓶等文物。據考證,這裡早在6000年前已有先民生活,是太湖平原最早原始氏族聚居地之一。

「濕地苑」里生態情

長300米的長廣溪濕地公園示範段,位於石塘橋以南,長廣溪大橋以北,山水東路以東,金石路以西的長廣溪北端,分東岸、西岸兩部分。曾主持設計北美最大城市國家生態公園的加拿大FK設計集團休倫國際環境建築師事務所承擔方案設計,為濕地建設提供國際水準的專業支持,使之建設成為集休閑、景觀於一體,原生態、環保型濱湖「濕地苑」。

金石路邊一座茅草頂、土黃色坡頂建築——長廣溪濕地科普館,門楣上的白色鷗鷺、萋萋青草,構織成一幅生態識別圖,令人頓生「回歸自然」的親近感。門前半弧型下沉式廣場,6座由大至小次第排列、乳白色波浪型大理石標誌,「長廣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湖綠色大字,溪水波紋,游魚雕刻,「三點水」偏旁的「溪洲治流澗江池泊洫泡海灘河湄泖淵源淀濱潭港瀑沮澤溝沱浦涇澳洋灣湖」32個以各種傳統書法的陰陽體藝術字,折射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水文化」的深刻內涵。

作為我市未來「自然科學館」和「科普教育基地」,館內共有33塊展板,152幅圖片;電子動漫系統、濕地生物、植物標本等,形象直觀地展示中國濕地規劃及目標,中國濕地保護戰略,中國濕地資源調查,中國濕地特點,中國濕地野生動植物;中國國際重要濕地分布圖,中國第一、二、三批國際重要濕地名錄,讓大家對我國的濕地分布有一個概括了解;湖泊、沼澤、河流、濱海、人工等各種濕地生態系統功能及經濟、社會效益……讓參觀者深受系統的濕地生態知識熏陶;尤其可以讓孩子們從小認識大自然,熱愛家鄉,培養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意識。

一幅泛黃的舊地圖,紅藍綠三色標出1910、1969、1980、2002年,長廣溪古今流域對比,沿線建築用地分布演變,讓人了解千年長溪滄桑變遷,長廣溪瀕臨滅絕的鳥類、動物、水生物、木本、草本植物,折射長廣溪的生態危機。令參觀者深感挽救、恢復、重建長廣溪生態環境的迫切性以及重大責任。精緻的東蠡湖、長廣溪平面模型,則展示蠡湖和長廣溪美好的前景。

站在長廣溪大橋眺望,整個公園內花團錦簇、青草茵茵、花木扶疏、綠樹成蔭。塊塊景觀置石,斜躺或橫卧,令綠意盎然的草坪充滿生機。

東岸一條「S」形木棧道,將遊人引入小廣場,白色張拉膜周邊散置的長條石凳,供遊人休憩、納涼。蜿蜒小溪邊錯落的卵石在水中若隱若現;散布的池塘畔垂柳拂岸,蘆葦搖曳。水中睡蓮、浮萍陽光下綻放笑臉向遊人致意。啟動段設置的沉澱、平行、重力、生物等濕地生態凈水過濾系統,凸顯「改善水質,修復濕地」,提升無錫水生態環境的神效。

浮橋式木棧橋,圓形原木休憩觀景平台,營造親水、觀橋、賞景的閑適環境。散置於步道邊、綠蔭下的23塊彩色展板、110幅圖文並茂的濕地生態科普彩色圖片,形成「無處不在」的全方位科普氛圍。令遊人收穫濕地科普知識,激發起保護環境,珍愛家園的生態憂患意識。

廊橋扮靚長廣溪

為營造與千年長溪、長廣溪濕地公園、旖旎蠡湖美景相一致的景觀文化氛圍,2008年,將原條石板梁結構的老石塘橋拆舊建新,重建成為五跨廊橋。新建石塘廊橋位於蠡湖(五里湖)與長廣溪連接處的長堤中端老石塘橋位置。廊橋由無錫市政設計研究院承擔方案設計,採用具有鮮明江南水鄉特色,中國江南古典五跨連拱式三重檐設計。廊橋獨具江南水鄉韻味,傳承長溪千年文化,展示江南水鄉風韻,提升蠡湖環境品位,成為長廣溪濕地公園乃至蠡湖風景區新的標誌性景觀,為遊人創造出一個賞景、親水、懷古、休憩、納涼、擋風、遮雨的優雅環境。

石塘橋,原名廣濟橋。宋嘉定年間,由僧月堂化緣,並建三橋,名「廣濟」、「保慶」、「惠安」。長廣溪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石塘自古是五里湖東西兩岸天然渡口,為方便百姓往來,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

年)就地開山採石,用原始方法壘堤百米建造石橋。元朝末年,無錫守將莫天佑為阻擋明兵的進攻,拆毀了石塘橋。明軍塞湖追趕,結果造成湖水泛濫成災,危害兩岸百姓。後來,莫天佑兵敗,只得收拾殘兵,由長廣溪,經吳塘門,入太湖,逃往浙江去了。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29歲的當地鄉紳浦行素獨自倡修並捐巨款,鳩工浚湖,仍修橋洞3個,鋪上木橋板,並築長堤30餘丈,讓三座橋聯結一起,為百姓所稱道。到了明隆慶五年(1571年)改建成為石拱橋。又經浦行素的後人倡議,改築石橋。然而水勢湍急,一橋不足以泄流,於是又復二橋,分泄五里湖水。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國民黨88師從上海敗退去宜興,在途經石塘橋時,為阻擋追兵,效仿元末莫天佑炸橋阻明軍追趕,炸毀中間的廣濟橋。經過一段時間的用船擺渡以後,再由浦全林出資,搭建簡易木橋,以利通行。1949年夏天,無錫連續陰雨,五里湖、長廣溪發大水。兩側橋墩被沖坍,幾乎阻塞橋孔。1972年,將兩側築成堅固的橋基,拓寬了中間的大橋。

這座千年古橋,舊有風雨亭。四周由4根柱子支撐,高4米多。頂端按上鐵葫蘆,四周翹角,繫上風鈴,一颳風便發出悅耳的「叮鈴」聲。過風雨亭,朝五里湖一面的橋洞兩邊,有邑人具湄作的對聯。上聯為「烏鵲架長溪橫鎖一湖清水」,下聯為「彩虹連獬斜聯半壁秋山」。大橋左邊的橋墩上,嵌有石碑一塊,上面又刻著邑人具湄作的《石塘春曉》詩:「溪頭沖急銷橋門,掩映晴川綠樹村。日射水光耀石壁,再行波面動山根。桃花雨後紅潮湧,楊柳風前碧浪溫。獨羨磯邊閑鉤叟,每留鷗鷺伴晨昏。」古橋上有用金山石琢成的一顆石球,狀如現代的籃球,俗稱「夜明珠」。橋的兩邊各琢有一條對稱的、張著大口的龍頭,對著那顆夜明珠,猶如「兩龍戲珠」。

石塘橋長約近1000米。橋與堤的兩邊,均用條石鋪設。石與石之間的縫隔,無論橋墩和橋面,都用生礬和煮熟的糯米澆制,因而十分牢固。歷經幾百年也不走樣。一直並存至幾年前。

新建的廊橋5個跨均為半圓拱造型,中孔跨徑11.52米,2個次邊孔跨徑各8.7米,2個邊孔跨徑各6.52米,拱肋採用鋼筋混凝土,全橋長71.3米。廊橋在中孔拱頂位置橋面寬7.36米,兩端橋面寬5.76米,全橋曲線優美,形態輕盈飄逸,猶如長虹卧波,別具風韻。

廊橋的中國江南古典三重檐五跨連拱式造型,與六跨歐陸橢圓連續拱造型結構的長廣溪大橋,具有異曲同工之妙,中西合璧,結為南北呼應的「姐妹橋」。廊橋兩端各建一座重檐四柱亭橋,廊橋與亭橋廊柱、亭柱、橋面均採用乳白建材鋪裝、貼面,透出寧靜與典雅,極具鮮明時代氣息;黃色琉璃瓦壓頂,彰顯莊重與氣派,折射濃郁皇家園林風格,與長廣溪濕地公園、周邊蠡湖景觀相諧相融。

在五跨三重檐連拱式廊橋兩端,各新建一座重檐四柱亭橋,其中,長堤西端亭橋上的方亭設置偏向長堤的北側,長堤東端亭橋的方亭設置偏向長堤的南側,長堤東西兩端還各裝飾有2根鎮水圖騰石柱。2座亭橋均採用半圓拱造型的單跨拱橋設計,跨徑均為5.9米,全橋各長22米。亭橋在中孔拱頂位置橋面寬10.71米,兩端橋面寬5.76米。石塘廊橋與亭橋的廊柱、亭柱、橋面均採用乳白色建材鋪裝、貼面,透出寧靜與典雅,極具鮮明的時代氣息;壓頂的黃色琉璃瓦,彰顯莊重與氣派,折射濃郁的皇家園林風格。石塘廊橋與長廣溪濕地公園、蠡湖景觀連成一體,二者相諧相融。

老石塘橋拆除後,對長堤老路路段兩側駁岸進行改造。石塘廊橋長堤東與金石路溝通,西與山水東路順接。沿道路兩側設置4.5米寬綠化景觀帶。原先可以通行機動車的整個長堤,以及新建的廊橋、亭橋,建成後僅供遊人和非機動車通行。整個廊橋、亭橋段,以及長堤兩端與濕地高差大於1米的路段兩側,均設置新型乳白色PVC防護欄,從而確保遊人安全,使石塘橋與周邊景觀環境相協調,尤其是嫵媚璀璨的廊橋夜景為蠡湖風光增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錫政協 的精彩文章:

無錫5A+,江陰4A+,宜興3A+: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名列前茅

TAG:無錫政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