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平安好醫生股價「跌跌不休」 股價跌幅近20%

平安好醫生股價「跌跌不休」 股價跌幅近20%

平安好醫生股價「跌跌不休」

作為首個成功IPO的互聯網+醫療企業,平安好醫生自上市以來一直備受關注。今年5月上市之初,平安好醫生的配備堪稱豪華,引入了貝萊德集團、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GIC等7家全球頂級基石投資者。但股價方面,平安好醫生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上市第二天即跌破發行價54.80港元,6月4日收盤時股價為46港元。

業內人士認為,平安好醫生的上市對整個互聯網+醫療行業是一種積極影響,但其上市之前仍未實現盈利,轉虧為盈的時間點也並不明確。

股價跌幅近20%

5月4日,平安好醫生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交易,首日開盤價報57.30港元,較發行價上漲4.6%。午盤後,股價出現下跌,當天收報於54.8港元,與發行價持平,市值約584億港元。但在上市第二天,平安好醫生即跌破發行價,隨後的股價表現中,「跌跌不休」也成為主旋律。5月30日收盤時的43港元,也創造了平安好醫生上市的股價新低。6月4日,平安好醫生股價為46港元,與發行價相比,跌幅近20%,市值蒸發約120億港元。

平安好醫生的上市穩價期已於5月26日正式結束。根據平安好醫生公告,穩定價格操作人UBS AG及其香港分支機構在國際發售中,超額分配共2401萬股股份,占超額配股權行使前全球發售股份總數約15%。UBS AG及其香港分支機構在穩定價格期,按每股股份48.90港元至54.80港元的價格先後購買共2401萬股,完成了配股權的使用。其中,在市場做出最後一次購買的5月24日,買入價格為50.5港元。

穩價期結束後的幾個交易日內,股價也在總體上延續了跌勢。有分析指出,盈利狀況不佳的基本面問題是其破發的主要原因。

上市前仍虧損

其實平安好醫生的盈利問題早在上市前就已經受到關注。

平安好醫生由中國平安分拆得來,於2015年4月上線。平安好醫生招股書顯示,公司收益主要由家庭醫生服務、消費型醫療、健康商城、廣告四大板塊業務產生。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9月,平安好醫生營收分別為2.78億元、6.02億元、10.16億元,同期分別凈虧損為3.23億元、7.58億元、4.97億元。

此前,多名業內人士仍對平安好醫生的上市表達了積極的觀點。「如果平安好醫生能夠上市,對整個互聯網+醫療行業無疑將會產生積極影響。」香港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庄一強稱,平安好醫生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扭虧為盈的時間點目前還不好說,「現在短期內要實現盈利,也相對困難。不少互聯網公司都不一定在上市之初即實現盈利。」

而德同資本北京總經理兼合伙人許謙對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說,平安好醫生在短期內還看不到盈利的趨勢。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不少創業企業巨頭都面臨盈利難的問題,互聯網醫療行業更是如此,這一方面與行業特點有關,也與診療費用價格受控有關。

行業進展

互聯網醫院新政或近期出台

在近日「2018首屆Medlink峰會」期間,一位行業人士透露,互聯網+醫療新政中,業界普遍較為關注的互聯網醫院建設方面的設置、管理辦法,或將近期討論出台。

2018年4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該意見在多個層面確定了互聯網+醫療的發展方向,尤其在互聯網醫院方面給予了一定放開。互聯網+醫療界人士們認為,互聯網+醫療春天的大門終於打開。

但多位互聯網醫療行業從業者認為,互聯網醫療在中國或者其他國家的發展過程中,就法規層面上看,均基於實體。因為患者需要得到實實在在的醫療服務、照護,患者並不虛擬。因此多位與會者表示,如果沒有一個實體和病人見面,解決病人實際問題的地點不落地,互聯網醫療是不存在的。

新京報記者 張秀蘭

(新京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 的精彩文章:

許宏宇 合作團隊都是80後、90後
從「留學熱」到「歸國潮」,外國的月亮不再圓?

TAG: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