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心力交瘁的懷古幽情

心力交瘁的懷古幽情

心力交瘁的懷古幽情


心力交瘁的懷古幽情

心力交瘁的懷古幽情

真正的收藏,並非一種物慾的佔有,它給人的樂趣,重在使人獲得一種文化愉悅感。


張大千先生有一方收藏章「別時容易」,不慎丟失,他不無惋惜地說:曾經我眼即我有。這是多麼瀟洒的收藏風度。


憑藉收藏想打開名利之門,是對收藏的褻瀆,這樣的收藏僅僅是一種功利的需要,他們永遠也不可能體會到那種深遂的文化精神和真正的樂趣,而只會成天為幾件藏品的升值、轉手而弄得心力交瘁、惶惶不可終日。


因此,把收藏作為一種精神生活的摯愛和享受,不為物慾所縱,保持一顆淡泊平常心,才有可能品嘗到收藏真正的品位,並促成自身品位的提升。

心力交瘁的懷古幽情

收藏是一種文化行為,但並不是說,收藏者都是有文化的。


冷靜而理智的收藏者,往往是這一領域中的過客。有獵奇心理和強烈佔有慾的人,是遠離收藏精神的。


將收藏作為一種保值投資的途徑,是一種普遍的行為,在這類人的眼裡,藝術品也成為了一種有價證券,面對著一堆奇石怪根、瓶瓶罐罐總能夠浮想聯翩,並萌生一種懷古幽情的收藏者是可疑而可笑的。

收藏不僅需要精力和錢財,也需要智慧和道德。

悟是一種很高的人生境界,悟性的提高來自於對人、對事的磨練。


心力交瘁的懷古幽情


收藏是一個寬泛的概念。


如果將它視作一種文明的行為,那麼在這座塔的塔尖里所存放的必定是一種紛亂而龐雜的景象。它往往更像是一種自私的行為:如果一個人僅僅是秘藏了什麼,懷揣寶玉,箱子里封存著文物精品,他自得其樂,秘不示人。


這難道也是「收藏家」的形象?看來收藏也是需要境界和品德的。

西方的一位財主曾講道:一個有錢的人,當他死去的時候還擁有著巨大的個人財富,那是恥辱的。


心力交瘁的懷古幽情


舊金山市的一家歷史博物館中,規模巨大的中國館是由一位收藏家捐贈的;


威尼斯的一家現代藝術博物館,也是由一位收藏家捐助的,其中的藏品幾乎涵蓋了所有的現代藝術精品;

香港的一位華人收藏家將畢生的收藏捐贈給了一家博物館,他這樣做是因為這家博物館自始至終都對人類的文化遺產給予了應有的尊重。


這就是一批收藏家的最終目的,他們將「收藏」升華到了一種境界。


心力交瘁的懷古幽情


輕戳文末「閱讀原文」

有彩蛋:

清茗拂夏.六道宜興紫砂天下

正在進行中.....

等你!

近期熱文鏈接

————————長按二維碼一鍵關注————————

心力交瘁的懷古幽情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了解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昌論壇 的精彩文章:

俗世珍寶——飾玉
花大錢買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叫藏家

TAG:雅昌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