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方里有智慧——學習中國方心得

中國方里有智慧——學習中國方心得

我們知道的易經,是文王作卦辭,孔子作十翼。易經總是與儒釋道並排起來,列為中國文化的源頭。殊不知,上下五千年,儒釋道中,最早的儒家,也只有2500年,而易經存在了5000年。2500年的孔子對於易經,也和我們對於儒家經典一樣,只能是管中窺豹,得一而漏萬。所以。易經對於中國人來說,是有無限的魅力和想像的。

卦爻是中國古代極具抽象的文化語言,它是中國文化的元認知系統。體現了時空一體、陰陽交互、維度相錯的古老智慧。但長期以來,它如同鏡中花、水中月,日用而不知,日思而不可得。孔子韋編三絕,可見他對易經的痴迷程度。孔子那樣的高智商,還不容易讀懂易經,何況我們2500年以後的現代人呢。我在十多年前就學習易經,陷在爻辭、卦辭中出不來,對於易經中的象、數模模糊糊,好似在眼前又不可得。實在是痛苦萬分。

好在有天均老師傳授李定教授的中國方。讓我對八卦有了全新的了解和清晰的認識,中國方也讓我從平面的邏輯推導,直接到立體的象思維。

中國方天才的將我們定向的平面思維變成了立體思維,從二維增加到三維、四維。讓每一卦栩栩如生的展現在眼前,為我們打開進入易經的一扇大門。它的左前上的立體思維,一下子將周易的理解,上升到新的高度,從而對待事物的看法,也從單一的線性邏輯思維,增加立體象性思維。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中國方就是體現「得一」的真髓,將六合統一到方內。「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述「,中國方里有智慧。二天很短,人生很長,中國方里還有很多的信息沒有搞懂,三維的空間還沒有完全的建立。我有信心,有期待,希望繼續從中國方里,挖掘古代先賢們的智慧,與他們進行對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方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