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重磅:暗物質可能帶電

重磅:暗物質可能帶電

重磅:暗物質可能帶電


最新數據分析顯示:暗物質——或者至少部分暗物質——可能攜帶極其微弱的電力,大約相當於一個電子所帶電荷的百萬分之一。雖然仍有爭議,但暗物質和可見物質哪怕存在一丁點相互作用,也能夠為揭開暗物質謎團提供關鍵證據。哈佛-史密松森天體物理中心的理論物理學家Avi Loeb表示:

暗物質的性質是最大科學謎團之一。我們需要利用任何相關新數據,來解決這個問題。

目前,暗物質是天文學最棘手的問題之一。它占整個宇宙的23%——如果單指物質的話,它占所有物質的80%。顧名思義,暗物質不發光。因此,在探究暗物質的性質時,我們缺乏線索。迄今為止,科學家只知道它的存在,除此之外幾乎一無所獲。一些物理學家推測,除引力外,暗物質也許能夠表現出其它形式的力,但相關證據非常薄弱。

如今,EDGES實驗項目也許提供了出乎意料的數據證據。在發生大爆炸的兩億年後,宇宙進入「再電離時期」。大量紫外輻射使電子脫離原子。氫原子再度被電離,並吸收少量背景輻射——從宇宙誕生至今,空間里仍然瀰漫著這種背景輻射。EDGES項目通過探測空間的無線電波信號,還原再電離時期的氫離子特性。雖然數據剛剛出爐,仍有待天文學界的批判;但初步報告指出,氫離子的溫度只有模型預測值的一半。哈佛大學的宇宙學家Julian Munoz表示:

如果再電離時期的氫氣體溫度低於預測值,那該如何解釋?有這樣一種可能性:暗物質冷卻了氫。

在剛剛脫離電子、但尚未捲入其它天文氣象時,氫離子團的運動速度非常緩慢,慢到能夠感受極其微小的電荷產生的微弱電力。這少量暗物質粒子產生的電磁力僅相當於一個電子的百萬分之一,但仍然足以冷卻緩慢運動的氫離子。


Loeb和Munoz堅稱,他們的模型不依賴EDGES的觀測結果,他們能夠從基礎物理學角度進行解釋。


本研究發表於《Nature》。

本文譯自 sciencealert,由譯者 蛋花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原作者:MIKE MCRA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Reddit:看完後悔又鬧心的電影
從幾歲起,學語言變得越來越困難?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