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夏日炎炎,讀首孟浩然的經典詩作,感受其悠閑自得的心境

夏日炎炎,讀首孟浩然的經典詩作,感受其悠閑自得的心境

唐朝山水詩人孟浩然的一首《夏日南亭懷辛大》,描繪了詩人夏夜乘涼的悠閑自得。

全詩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夏日炎炎,讀首孟浩然的經典詩作,感受其悠閑自得的心境

孟浩然

開軒:開窗

山光:山上的日光。

池月:即池邊月色。

夏日炎炎,讀首孟浩然的經典詩作,感受其悠閑自得的心境

孟浩然

夕陽忽然間落下了西山,池塘上的月亮漸漸升起。我披散著頭髮盡享清涼,推開窗戶悠閑地躺著。清風徐徐送來陣陣荷花清香,竹葉輕輕滴下露珠發出清脆的響聲。心想取出鳴琴輕彈一曲,只可惜沒有知音前來欣賞。感慨良宵,懷念起老朋友來,整夜在夢中也苦苦地想念。

夏日炎炎,讀首孟浩然的經典詩作,感受其悠閑自得的心境

孟浩然

此詩寫詩人夏天夜晚在水亭乘涼時想念老朋友,在美景良宵下,本想取琴來彈奏一曲,可面前無知音,想念朋友卻不能見面,以致整夜情牽夢縈。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開篇遇景入詠,寫山光西落和池月東升,點出夏夜水亭乘涼的背景。三、四句寫散發納涼和開軒閑卧,足見詩人悠然自適的閑情。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由嗅覺繼續寫納涼的真實感受,這兩句從嗅覺、聽覺和動靜結合兩方面描寫荷花的香氣和竹葉上的露水。寫荷花的香氣清淡細微,竹露滴在池面清脆悅耳,營造出清靜安謐之境。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寫由境界清幽想到彈琴,想到「知音」,從納涼過渡到懷人;這兩句寫的是對朋友的懷念,並隱含懷才不遇、仕途無望的感慨——我想取琴來彈,但是恨無知音來欣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此時,詩人是多麼希望有朋友在身邊,閑話清談,共度良宵。詩以有情的夢境結束,極有餘味。

全詩寫景狀物細膩入微,語言流暢自然,情境渾然一體,詩味醇厚,意韻盎然,給人一種清閑之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