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清滅亡後,它的幾十萬「八旗軍隊」去了哪裡?有一部分讓人痛恨

大清滅亡後,它的幾十萬「八旗軍隊」去了哪裡?有一部分讓人痛恨

在大清朝兩百多年的歷史當中,不僅經歷了十二個皇帝的更替,同時,也由繁盛轉向了消亡。那麼,為什麼國富民強的清朝最終會走向滅亡呢?這就不得不提到大清朝閉關鎖國政策了!

清朝末期,統治者為了避免蠻夷的襲擊,決定關閉國門,與世隔絕。清朝可以說是受天朝上國思想危害最嚴重的的一個朝代,在經歷了無數次的勝利後,他們的優越感變得越來越重,以至於,最後完全相信了天朝上國的觀點。在統治者看來,中國完全能夠做到自給自足,就算國門緊閉,發展也不會受到影響。

可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此時的歐洲正大張旗鼓的進行工業革命,並且,已從原來的手工生產發展到了先進的機器生產。正是因為統治者的盲目自大,最終,才導致清朝錯過了這個發展的絕佳時期,而閉關鎖國也自此成為了加速清朝滅亡的關鍵因素。

光緒帝去世後,三歲的溥儀被迫接任皇位,可沒過多久,辛亥革命爆發,溥儀退位,大清從此滅亡。在清朝統治的這兩百多年時間裡,愛新覺羅氏一直都生活在一個衣食無憂的環境當中,那麼,在大清滅亡後,這些缺少了天朝庇護的八旗貴族又將面臨怎樣的人生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都知道,慈禧在位時,曾對百姓進行嚴酷的壓榨,導致幾十萬百姓最終因飢餓而死,人們對她可謂是恨之入骨。再加上,清朝末年的政府軟弱無能,不僅對帝國主義阿諛奉承,而且,還任由他們欺負國人,導致百姓失去信心。

因為,在滿清建國的時候是禁止旗人從事農、工、商各業,所以,當兵成為旗人唯一正當的職業。甚至,在清代中期以後,因滿城中生活乏味,大量旗人從滿城出逃,即所謂逃旗,清政府對逃旗行為予以嚴酷鎮壓。現今,大清依然亡國,在這種情況下,這些貴族除了要面對渺茫的未來外,還將遭到百姓的挖苦和報復,所以,除了流亡海外和隱姓埋名外,他們很多人都無路可走。

清朝滅亡後,為了保證自己正常的生活開銷,貴族們便將家中所有不方便攜帶的大物件進行轉賣,甚至,為了能早點逃離京城,他們以最低價格出售這些古董。這種打折活動自然少不了外國人的參與,據說,當時的買家中至少有一半是外國人。當然,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外國人在不費力的情況下就將我國的大量瑰寶收購了,此舉也導致它們至今也沒能回到中國的懷抱。

賣完古董後,稍微富裕一些的貴族便帶著全家逃到了歐美地區,而另外一些勉強過活的貴族則帶領全家遷到了距離最近的日本和東南亞。可是,那些比較貧窮的貴族就沒有那麼好運了,這部分貴族,他們既害怕被百姓認出,又不得不住在京城,因此,迫不得已下選擇了隱姓埋名。

由於,「愛新覺羅」在滿語中是「金子」的意思,所以,京城中「金」姓和「葉」姓的人大幅度上升。當然,也有人決定回到他們的東北「老家」重操舊業,畢竟,當初清朝就是從那裡發展起來的,但是,這不過是痴人說夢罷了!

當然,這裡面還有一部分特殊的八旗子弟,那就是八旗兵。大清滅亡了以後,這些八旗兵就沒有了用武之地,於是,他們全被解散回到了東北三省。有資料顯示,之後,在日本的扶持下,建立了偽滿州國,這些偽軍裡面,有四十萬就多為八旗兵。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後,吳化文就率部幾十萬投降了林帥,最終,被編入第四野戰軍的戰鬥序列。

到了二十一世紀,愛新覺羅氏已經達到了四十多萬人,他們也由最初的貴族演變成了普通人,其中,有的成為了畫家,有的成為了工薪階層。在這麼多後代當中,愛新覺羅?州迪無疑是最出名的那個,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始終堅持穿黃大褂、留辮子的緣故,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他稱自己是多爾袞的10世孫。

州迪說:「他是大清皇室的後裔,是多爾袞的第七個兒子,溥儀的堂弟。」除此之外,他還在家中供奉努爾哈赤和多爾袞的畫像,高掛大清的八旗,並且,以「八阿哥」自稱。對於州迪的介紹,人們更多的是質疑,畢竟,據歷史記載,多爾袞這一生只有一個女兒,並沒有兒子,而這十世孫的說法就顯得有些不切實際了。

其次,他與溥儀的輩分不同,根本就不是表兄弟的關係。最後,自從愛新覺羅氏隱姓埋名後,大多都以金姓代替原姓,而他卻姓周,因此,人們斷定他是假冒的,目的只是為了出名罷了!

無論是流亡海外還是隱姓埋名,愛新覺羅氏的後代們如今都已經變成了普通人,他們拋棄了黃大褂,拋棄了長辮子,他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貴族,而更多的是那些為了生計去努力拚博的工薪階級。封建社會已經成為過去,天朝上國也已成為歷史,如今我們處在的是一個民主平等、沒有階層壓迫的國家。

參考資料:

『《滿文老檔》、《滿清亡國後八旗軍的去處》、《愛新覺羅?州迪滿清的「八阿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文社 的精彩文章:

宋江集團為什麼註定死路一條?看他們都是怎樣的一伙人就知道了
武則天封禪時曾埋下一個寶物,一千多年後,被一個採藥農民發現了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