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冷戰初期的戰鬥機為什麼是銀色的,原來是為了防止光輻射!

冷戰初期的戰鬥機為什麼是銀色的,原來是為了防止光輻射!

原標題:冷戰初期的戰鬥機為什麼是銀色的,原來是為了防止光輻射!



圖注:米格-15和F-86

戰鬥機的塗裝實質上是一種光學隱身技術,它將飛機與背景融為一體,使敵方難以發現和識別。每一架戰鬥機塗裝都不是隨意為之,裡面都大有深意,現代戰鬥機的塗裝一般都是五顏六色的,但是冷戰初期的戰鬥機,如蘇聯的米格-15和美國的F-86外表卻沒有任何花哨的顏色,只有一層簡單的顏色——銀色,這是為什麼呢?


這些飛機其實是沒有塗裝的,銀色是飛機鋁合金蒙皮本身的金屬色,冷戰初期的戰鬥機之所以這麼做,一是為超音速減阻和去掉多餘重量,二是這樣對核戰輻射有一定防禦效果,核爆炸會產生大量的光輻射,可以持續零點幾秒至幾十秒,能灼傷人、畜、燒毀物體。如2萬噸當量核彈爆炸,發光持續時間約2.4秒,可以讓器材、建築物迅速起火或熔化,使人員燒傷、致盲,廣島、長崎核爆炸期間,倖存的民眾普遍被燒傷或致盲。而原裝金屬銀色,因為其本身的反射性最好,能夠有效抵抗核爆後的光輻射,所以在冷戰時期被廣泛採用。

美軍在上世紀70 年代以後發現核大戰越來越沒有可能,相反倒是常規空中威脅才是戰鬥機戰損的最大因素,因此恢復了戰鬥機的迷彩塗裝,基於戰鬥機在主要作戰地域的自然地理背景特徵採用叢林綠、褐色、淺灰色來降低視距內的可見度,這種「越戰迷彩」後來也帶動了別的國家效仿,戰鬥機又穿上了實用的迷彩服。現在戰機的塗裝已從單色逐步發展到多色,並根據地域和空域特點而改變顏色。在海上作戰的艦載機一般以淺灰色、淺藍色和白色為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工科技 的精彩文章:

第十一屆國防電子展在京舉行,民企參軍踴躍,聚焦實戰需求
電影《紅海行動》當中,蘇制坦克力壓美製坦克,虛構還是真實?

TAG:兵工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