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左手俄羅斯、右手美國,歐洲怎麼選?

左手俄羅斯、右手美國,歐洲怎麼選?

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美國總統特朗普

俄美關係近來並未出現緩和的跡象。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關於影響(反制)美國和其他國家不友好行為的措施的法律》。該法規定,俄總統有權中斷與不友好國家的關係,禁止進口不友好國家的商品。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反制裁法適用於美國及其他對俄羅斯、俄羅斯自然人和法人採取不友好舉措的國家。

美俄關係迄今依然矛盾重重,美國的國家戰略把俄羅斯定性為「戰略競爭對手」和國際秩序的「修正主義國家」。在未來,美國不會接受一個新的世界大國俄羅斯,這等於美國承認喪失冷戰成果;俄羅斯也絕不會甘心做一個地區大國來謀求美歐的接納。在一些具體問題上雙方針尖對麥芒,難以達成妥協。

但是,俄歐關係近日卻出現了一些鬆動。俄歐關係曾受「雙面間諜中毒案」和敘利亞化武事件的影響,一度跌入冰點。在伊核協議和貿易爭端等問題下,俄歐關係似有「解凍」的跡象,甚至呈現逐漸升溫的趨勢。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龍5月接連訪問俄羅斯並與普京總統會晤。近日,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表達了願與俄羅斯修復關係的意願,並直言「現在是時候停止抨擊俄羅斯了」。

從歐洲近期的舉動來看,作為美國盟友的歐洲並未在對俄問題上與美國保持一致。未來,歐洲打算如何處理與美國和俄羅斯兩國的關係?

法國總統馬克龍、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德國總理默克爾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孔田平對此指出,雖然歐洲試圖緩和與俄羅斯的關係,但因安全利益,俄歐難以互信;而以北約作為安全紐帶,美歐關係卻難以變得鬆散。

美歐之間的矛盾一直存在。卡根曾經說過,美國來自火星,歐洲來自水星,美歐在處理對外關係時的風格迥異。歐洲更多偏向多邊主義,重視規則與制度,而特朗普政府則單邊主義或少邊主義顯著,更多重視實力與利益。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歐盟研究部副研究員金玲就曾指出,這些結構性分歧不足以嚴重衝擊美歐關係,只要歐洲認為俄羅斯會對其造成威脅,美歐就會因安全議題捆綁在一起。

雖然特朗普上台以來,美歐關係拉開一些距離,但總體而言,美歐共同利益多於美俄共同利益。同時,歐洲並未放鬆對俄羅斯在經濟領域的制裁。2014年克里米亞脫離烏克蘭、併入俄羅斯後,美國和歐盟對俄施加多輪制裁。

孔田平認為,從歷史上看,美歐之間價值觀相一致,造成美歐關係波折的源於特朗普的執政風格。歐洲與美國仍處於磨合期。(海外網 戴尚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金正恩和文在寅或本周通話!將討論「金特會」
折騰!韓國執政黨與在野黨議員互掐 場面混亂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