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釜山天主教赤足加爾默羅修會/KAGA Architects&Planners

釜山天主教赤足加爾默羅修會/KAGA Architects&Planners

? Yoon Joonhwan

? Yoon Joonhwan

釜山天主教赤足加爾默羅修會是一個約300名釜山天主教成員組成的團體,他們自願學習天主教教義。這個的項目是修會的大廳。預算是有限的,因為購買場地和建造大樓的費用必須由成員們單獨承擔。他們沒有從釜山教區得到任何資助。牧師也不住在這個地方,只是在集會時主持彌撒,而教堂則扮演一個禮堂的角色,作為成員們集體學習活動的地方,而不是做彌撒的中心場所。

? Yoon Joonhwan

軸測圖

三個不同的班級每個月聚集一次,這些班級成員也會零星地在較小的小組中進行額外的學習活動。該項目由一個用為小組會議禮堂的教堂,和八個可以容納十個人進行小組學習活動的小教室,以及一個辦公室和會議室,一個書與咖啡吧來促進成員之間的互動,和主牧師在每周三天的集會時居住的房間。

? Yoon Joonhwan

? Yoon Joonhwan

? Yoon Joonhwan

項目的開始於重新解釋建造場地的性質、了解團體成員的傾向和集會的主要目標。該地址位於一個古老的農業村,形狀不規則且比相鄰的道路大約低一米。最初這裡是一個帶有大庭院的木質結構的獨立式房屋。地塊的周邊環境主要由紅磚建築組成,雖然農村地區通常是寧靜的代表,但最近幾個倉儲中心和工廠建在這裡。該村同時還表達了他們對在其界內容納宗教設施的不滿。

? Yoon Joonhwan

? Yoon Joonhwan

該項目要求與相鄰的建築有一定程度的間隔,從而產生了交流層面的問題——這一特點與加爾默羅修會的並沒有太大的不同。研究宗教教義的主要途徑的是通過沉默來表現的,這就有必要考慮到雜訊污染。此外,該組織的成員主要是退休和老年人,應該把可訪問性和容易移動列為優先事項。

? Yoon Joonhwan

? Yoon Joonhwan

在設計方面,最重要的是,用混凝土模具來建造加固的牆,一個按照場地的線條建造的粗糙彎曲的混凝土外牆。帶有三角形的棱紋圖案的露石混凝土牆的原始形態,再次強調了已有的光線,使其本身產生一種美感。通過在這面牆的旁邊安裝一條傾斜的小路,不斷擴展的空間被用來反映對老年人的關懷。順著坡往上走,可以發現一個朝南叫做「madang」的寬敞的平台和一個開會的地方。庭院被用來連接擴展空間(內部庭院)靜寂地帶(教堂),以容納所有後期的擴建。

? Yoon Joonhwan

內部空間被分隔為中央禮堂和教育空間,敞開的樓梯間的天窗一直延伸到三樓的教室。保證用戶享受陽光和空曠空間的天然平台,提供了一種悠閑的氛圍和節奏,並作為建築與周邊環境的連接處。流線型的建築由重複序列的光和影,內部和外部,使各種空間體驗成為可能。教堂最後用松木板、露石混凝土和幾乎為白色的淺灰色混凝土板建成,以呼應從天窗進入的光線。混凝土中性陰冷的特質,由教堂的陳設和透過「hanji」窗框而進入的玫瑰色的光線而減弱。

? Yoon Joonhwan

? Yoon Joonhwan

? Yoon Joonhwan

考慮到周邊地區規模相對較大的小型獨立式住宅的數量,建造時為節約工程量而作了很多努力。建築高度經過商議,以保證不超過鄰近建築平均高度。重複使用蝕刻玻璃和透明玻璃創造出獨特的韻律,這種裝置保證從道路上觀看時能建立一種適當的距離感。外牆旨在與周圍環境營造出和諧的感覺,同時也能喚起宗教設施的本質。除了種植的爬藤外,這堵牆起到了中心作用。通過對周圍建築建造材料調查和該項目建材的使用,希望這一教堂,隨著時間的推移,成為村落的一部分。

? Yoon Joonhwan

該項目採用的純立方體形式被用等縱長磚砌的方法凸顯出來,也使裝飾性磚的結構不會顯露,而對節點的顏色和深度的修改,減少了對項目體積的壓倒性感覺。而每塊磚的個性也都能顯露出來。它的功能與以前的項目相同,竣工項目或內部空間組合儘可能簡單、適度地表達。透過蝕刻玻璃向教室外牆上投射的寧靜光線,也可以被解讀為平靜的赤足加爾默羅修會承諾為社會做出的貢獻。

? Yoon Joonhwan

? Yoon Joonhwan

分析圖

建築師:KAGA Architects & Planners

地址:Anpyeong-ro, Cheolma-myeon, Gijang-gun, Busan, 韓國

設計團隊:Kim Jinsoo, Han Yesol, Ahn Taedoo, Kwak Sunchan

建築面積:650.0 m2

項目年份:2017

攝影師:Yoon Joonhwan

結構工程師:Mintech Structure & Equipment

建造方:Daejeong Construction

機械工程師:Mintech Structure & Equipment

電氣工程師:Kwangmyoung Engineering

編輯:韓爽 黃馨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rchDaily 的精彩文章:

華黎新作『Lens北京總部』,改造六十年代廠房展現樸素工業美學
waa未覺建築『杭州老鷹畫室』,流動光影空間營造最具靈感場所

TAG:ArchDai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