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中國支付清算髮展報告發布 專家認為支付創新應平衡安全與效率

2018中國支付清算髮展報告發布 專家認為支付創新應平衡安全與效率

日前發布的《中國支付清算髮展報告(2018)》指出,支付行業當前一些亂象仍然存在,如支付機構低價傾銷、傭金返點、虛假廣告、交叉補貼等不當方式爭奪客戶,造成無序競爭。此外,在央行停發新牌照後,越來越多公司利用持牌公司介面開展二次清算業務,極易造成客戶資金挪用和截留,也易引髮捲款跑路等。

當前,我國支付行業逐步發展壯大,其重要性越發凸顯。「我們需要更多地重視支付清算問題。」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認為,支付清算是現代經濟、金融運行的核心平台,它能及時、全面、系統揭示金融運行的數量特徵及其聚合狀態,因而具有不可替代的強大的經濟、金融分析功能。換言之,支付清算各種指標能夠準確刻畫經濟運行狀況,因而是宏觀調控的有效工具。

近年來,為整頓支付行業亂象,《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條碼支付業務規範》和《條碼支付技術規範》相繼出台。2017年,央行明確將建立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制度,引導支付機構回歸支付業務本源,目前的備付金平均交存比例已達50%。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樊爽文介紹,在公安等部門支持下,2017年清理處置了230多家無證機構,並且將持證機構為無證機構提供服務的行為作為檢查重點,遏制市場亂象。

「安全和創新應該相輔相成,不可偏廢。」在談到支付創新和安全問題時,樊爽文強調,要關注支付行業壟斷格局的形成對支付市場安全的影響。

當前,從我國移動支付市場份額佔比情況看,支付寶、財付通約佔94%的市場份額,仍然維持壟斷地位。《報告》指出,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達31.6萬億元,同比增長100.1%。在交易結構中,個人應用佔比67.7%,移動金融佔比18.7%,移動消費佔比為11.7%。其中,移動金融和移動消費的佔比上升明顯。值得注意的是,移動金融的佔比增長,主要是因為支付寶、財付通等支付機構金融支付業務規模的增長,移動消費則是由於線下支付的逐漸發力和廣泛滲透。

樊爽文認為,網路經濟條件下,強者恆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更為明顯。如何防止這類機構濫用市場地位,形成「大樹底下不長草」的局面,如何解決通過排它性的關聯服務、捆綁銷售、交叉補貼、價格歧視等,從而抑制中小機構創新發展,影響支付服務市場健康持續發展,對這些問題的研究至關重要。

另一引發防範關注的是支付信息和數據安全問題。隨著信息和數據資源的價值越來越大,信息和數據安全以及由此帶來的個人隱私保護問題已經成為一個重要問題。樊爽文表示,儘管我們在相關制度制定中,已經確立了市場機構採集、處理數據應當遵循合法性、透明性、最小化等基本原則,但實踐中過度信息收集、濫用信息甚至買賣信息數據的情況依然嚴重,由此引發的案件也時有發生。「歐盟近期發布的《一般數據保護條例》對國內支付機構跨境業務合規性提出了嚴峻挑戰,同時也給我國如何加強對數據安全監管提供了有益參考和借鑒。」樊爽文說。

(見習編輯:於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濟日報 的精彩文章:

重思「中國製造 2025」:本土保護之上的全球野心?
將有力震懾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

TAG: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