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用連環畫描繪上海鐵路、橋樑、名街百年歷史

用連環畫描繪上海鐵路、橋樑、名街百年歷史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為反映上海城市的變化和發展,追溯上海市靜安區的人文歷史,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海上尋根,靜安風情」連環畫名家作品聯展於6月1日在上海靜安區圖書館拉開帷幕,展期自6月1日至6月15日。

本次聯展由上海市靜安區圖書館主辦,上海城市動漫出版傳媒有限公司、上海海派連環畫中心承辦,上海市靜安區文史館協辦。

聯展以《火輪奔流——百年上海鐵路》《百川匯名街——陝西北路的前世今生》《蘇河灣的橋》等靜安歷史主題連環畫畫稿為展品,講述上海歷史與文化。

在聯展開幕式上,作者代表——連環畫家范生福、徐亦君、陸小弟、桑麟康、奚文淵還與觀眾分享了自己的創作心得。

《火輪奔流》

在上海城市的發展進程中,鐵路扮演了重要角色。描繪上海百年鐵路風雨的《火輪奔流》獲得過全國連環畫創作大賽一等獎。

該書作者陸小弟表示,這本書歷史跨度大、場景調度多,要用連環畫反映上海百年鐵路發展歷程,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上海是全國最早擁有鐵路的城市。且不說我沒有見過百年前的上海鐵路,今天的上海火車站也發生了很大變遷。」為完成作品,陸小弟做了很多案頭工作,「好在上海有鐵路博物館,我在裡面看了大量圖文資料,再加上一些想像,把這本書畫了出來。」

作為上海市非遺連環畫傳承人,年近八旬的連環畫老前輩范生福還為《火輪奔流》繪製國畫封面。他感慨,《火輪奔流》見證了我國鐵路百年發展史,見證了上海的繁榮與發展,也積澱了豐厚的文化歷史底蘊。

《百川匯名街——陝西北路的前世今生》

《百川匯名街——陝西北路的前世今生》講述的是上海陝西北路名人街上的著名建築。北到新閘路,南至巨鹿路,陝西北路這段逾千米的距離,雲集了名人故居、萬國風格建築、革命遺迹等二十餘處歷史文化景觀。

作者徐亦君回顧:「當時接到文稿,我覺得壓力比較大。(陝西北路)整個一條街,一棟一棟的建築,每棟樓就有一個故事。」

他坦言,自己在創作過程中還遇到許多資料問題。「現在街景外觀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比如有空調,但是我想做的是盡量還原老上海的歷史。」

為了反映上個世紀的情景與人物,徐亦君多次去實地考察、查閱資料,對陝西北路細節和畫面表現形式做了嚴謹的考證,又在連環畫中融入寫意的國畫元素。

《蘇河灣的橋》

擅長風俗畫的連環畫家桑麟康則以細膩的手法繪出蘇河灣兩岸市井風情。蘇河灣是上海蘇州河北岸最繁榮的工商業中心。一百多年來,蘇州河上船隻眾多,碼頭和倉庫隨處可見,沿河上演過無數故事,被譽為滬上的「清明上河圖」。

桑麟康表示,繪畫過程重新打開了兒時記憶的閥門。「我小時候對蘇河灣的記憶,現在都沒有了。我沿著蘇州河慢慢騎車,真的感慨變化太大了。但是變化也是必然的。」

如今,閘北區已確定蘇河灣地區規劃設計方案,全面完成蘇河灣舊區改造工程。在蘇河灣開發中,老上海開埠碼頭文化、近代金融倉庫文化、民族抗戰文化與現代都市文化融為一體。

國畫家奚文淵為蘇河灣的橋和陝西北路名人街創作封面。他認為:「在某種意義上,《百川匯名街——陝西北路的前世今生》《蘇河灣的橋》是上海的鄉土教程,人們可以通過它們了解上海的前世今生。」

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活動主題為「多彩非遺,美好生活」。活動組織方上海市靜安區圖書館、上海海派連環畫中心、靜安區文物史料館等表示,舉辦此次展覽,意在讓上海非遺連環畫、非遺連環畫傳承人以全新的連環畫原創作品反映上海、靜安的歷史、文化和故事,讓廣大市民看到連環畫在新時代的新表達、新傳承。連環畫在新的時代依然迸發著屬於自己的活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身邊來了「鷹派中的鷹派」,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極端組織「博科聖地」釋放部分上月被綁架的奈及利亞女學生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