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不會撞擊木星!NASA剛剛稱「朱諾號」任務將至少延長3年

不會撞擊木星!NASA剛剛稱「朱諾號」任務將至少延長3年

在過去的兩年里,美國宇航局的「朱諾」號探測器對木星進行了前所未有的研究。

這項耗資10億美元的任務已經揭開了這顆巨大行星的厚厚的雲層,尋找一個難以捉摸的核心,並傳回了巨大風暴和混亂雲層的耀眼圖像。

但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必須結束,朱諾也不例外。

美國宇航局計劃在2018年7月之後,將它投入木星的雲層中,以摧毀它的體積大小的機器人。

其原理與卡西尼號探測器最近的滅亡類似:木星的冰凍衛星木衛二可能適合外星生命居住,所以謹慎而故意地結束任務將防止「朱諾號」意外撞上那顆衛星。

這將使木衛二的海洋(可能是地球上的水的兩倍)被困在朱諾的地球微生物污染。

然而,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消息稱,探測器熾熱的終結現在被推遲了至少三年,直到2021年7月。這項任務的科學工作將持續到2022年9月。

這一擴展對朱諾的主要目標之一至關重要。這顆探測器一直在繪製木星的地圖,因為它圍繞著這顆氣態巨行星運行,而這顆行星的近距運行並不頻繁,被稱為「橄欖岩」(perijoves)。

「朱諾」利用一系列不同的儀器,包括記錄木星引力場數據的儀器,逐片構建了這張地圖。

但由於「朱諾」號的引擎問題仍未解決,到下個月,這支探險隊將只完成繪製木星所需的32個周期中的14個。

為什麼朱諾需要一個擴展來完成木星的繪製

在木星強大的輻射場中待太久會損壞敏感的電子設備。結果,「朱諾」號以高度橢圓形的軌道圍繞著這顆行星運行,這使得探測器基本上不會受到傷害,但它還是會定期在雲層頂部進行放大,以便進行詳細的觀察。

當「朱諾號」於2016年7月抵達時,任務管理人員每53.5天就會讓「朱諾號」繞木星一周。

2016年10月,他們計劃每隔14天啟動探測器的引擎,並將「朱諾」號的運行軌道加速一次,直到他們發現了一些粘粘的引擎閥門。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決定謹慎行事,不冒險使用引擎,這使得「朱諾號」的地圖繪製速度推遲了近四倍。

「在一次徹底的回顧中,我們研究了將朱諾置於短周期軌道的多種場景,但有人擔心另一種主要的引擎燃燒會導致不太理想的軌道,」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朱諾項目經理里克·尼巴肯(Rick Nybakken)在2017年的新聞發布會上說。

「底線是燒傷代表著完成朱諾科學目標的風險。」

6月中旬,「朱諾號」的任務負責人收到了一份授權延期的備忘錄,但NASA尚未公開宣布這一決定。

一位代表告訴《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當被問及延期的問題時,該機構還沒有「提出任何問題」。

另一名代表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美國宇航局即將宣布繼續在木星執行「朱諾」任務的可能性。」

延長朱諾的飛行將有助於探測器完成對木星的測繪——這是一個主要關注地球重力場的項目。這些數據可能揭示了這個巨大而神秘的世界的深層情況。

「我們很高興能夠像最初提議的那樣完成任務,除了軌道更長,」西南研究院(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員弗雷德里克·阿萊格里尼(Frederic Allegrini)告訴《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雜誌。

如果「朱諾」號在未來幾年內繼續運行和生產,美國宇航局可能會再次決定在2021年7月以後繼續圍繞木星飛行。

本文最初由Business Insider出版。

本文來自互聯網,僅代表他人看法,未經證實之前以官方信息為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索未解之魅 的精彩文章:

每兩天吞噬一個太陽!科學家發現了「比銀河系更大的怪物」黑洞
推卸責任!特朗普悄無聲息地終止了NASA的全球碳追蹤項目

TAG:探索未解之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