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她生10個兒子,其中1個開國明君、1個千古名臣、5個姓氏的始祖!

她生10個兒子,其中1個開國明君、1個千古名臣、5個姓氏的始祖!

逝者如斯,歷史的浪花淘盡了王朝的恩怨情仇,當今既沒有了一方霸主,也沒有了雄風王者;我們在追求團結、奮進、和諧、平等,我們同樣應該獨守那份恬然與空明,用每一句話沒一種表情向人們昭示諒解,協同人們用諒解交往。說到中國歷史,我們最先想到的就是女人,說的歷史上的女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武者天,要不就是慈禧。

小編今天就給大家說說,她生10個兒子,其中1個開國明君、1個千古名臣、5個姓氏的始祖!你們猜到是誰嗎?

周文王的夫人太姒,是有莘國姒姓的女兒,是周武王和周公旦的母親。太姒仁愛和順,賢德而深明大義。在娘家時,她的生活很儉樸,用度十分節省,對她的女老師更是恭敬。

文王十分仰慕太姒的美德,親自到渭水去迎娶她。渭水沒有橋,文王把舟連結起來,造了一座浮橋,把太姒接到了彼岸,體現了他真摯的深情。

太姒成為文王的夫人之後,性情仍然沒有改變。她非常仰慕祖母太姜和婆婆太任的賢德,繼承了婆婆完美的德行。她早晚勤勤勉勉,極盡婦道。她遵守媳婦應盡的禮數,從未有過失禮和過失,還極盡子女之孝道,經常回家探望和安慰父母。太姒能夠以婦禮婦道教化天下,被人們尊稱為「文母」,文王治外,而文母治內。

太姒的夫君文王姬昌,人稱「西伯」,他秉承先祖的遺風,以仁德治國,敬老愛幼,對賢者謙虛禮敬,為了接待他們,自己常常都顧不上吃飯,很多賢德的士人都來歸附他。歷史上有名的長者伯夷、叔齊,聽說文王對老人很敬重,也特地前來歸順於他。

虞國和芮國的國君爭奪土地,爭奪了很久都沒有結果,於是就想去找文王來主持公道。他們來到周國邊境,看到農夫相互讓田,路人相互讓路。來到城鎮,看到男女分開走路,頭髮斑白的老人不負重上路(表示尊老)。來到朝廷,看到士人禮讓大夫,大夫禮讓卿相。於是就很慚愧地說:「我們所爭的,正是周朝人所羞恥的。像我們這樣的小人,怎麼能來踐踏君子的廳堂呢?」於是他們把土地全都讓了出來。這一美談,體現了周文王不言而教的深遠影響。

文王的夫人太姒共生了十個兒子,包括討伐商紂的周武王,以及鞏固了周朝基業的周公旦。太姒教育孩子十分成功,使他們從小到大,都沒有做過邪僻不正的事情。兒子長大之後,文王繼續教導他們,從而成就了武王、周公的聖德。

太姒,或杞太姒。有莘氏(今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東王鄉莘里村)部落人,另一說出生自杞國(今河南省杞縣一帶,後來遷到今山東省新泰,後又遷至昌樂、再至安丘一帶)、繒國(今山東省蒼山縣向城西北鄫國故城遺址)。周文王姬昌的正妃,周朝建立者周武王姬發的母親。

姬昌在郃陽地區渭水(一稱渭河,黃河最大支流)之濱遇到太姒,驚為天人。後又得知太姒不但長得端莊秀麗,而且仁愛明理,生活儉樸。於是,姬昌決定迎娶太姒。但因渭水無橋,姬昌決定於渭水造舟為梁,舟舟相連,成為浮橋,親迎太姒,場面盛大。

她與周文王生下十子的次序為:

長子伯邑考(姬考),周文王十三歲,長子伯邑考出生。十五歲時,次子周武王出生。 一說周文王被紂王囚禁後,伯邑考在殷商做人質,為紂王駕車。紂王烹殺伯邑考將他做成肉羹賜給周文王,並說:「聖人應當不會吃自己兒子做成的肉羹。」周文王最後還是吃下肉羹。紂王說:「誰說西伯昌是聖人?吃了自己兒子做成的肉羹尚且不自知。」另一說周文王捨棄伯邑考立次子周武王為太子。王國維等認為周文王捨棄伯邑考及伯邑考的兒子而立周武王為太子,是遵循殷禮。梁玉繩則認為伯邑考是早死,並非被周文王廢掉太子之位。

次子武王發(姬發),西周時代青銅器銘文常稱其為珷。是西伯昌與太姒的嫡次子,其正妻為邑姜,西周的創建者。在位13年,西周王朝開國君主,周文王次子。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紂王所殺,故得以繼位。繼承父親遺志,於公元前11世紀消滅商朝,奪取全國政權,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政治才能,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死後謚號「武」,史稱周武王。死後葬於陝西咸陽周陵。

三子管叔鮮(姬鮮)周文王姬昌與太姒所生第三子,周武王姬發同母弟,周初三監之一,周朝諸侯國管國(今河南鄭州)國君。因受封管國,故稱管叔或管叔鮮。周武王滅商建周后,將管叔鮮封於管地,建立管國,與蔡叔度、霍叔處協助、監督商紂王之子武庚,一同治理商朝遺民,史稱「三監」。

周武王死後,其子周成王繼位。周成王年幼,由管叔鮮四弟周公旦攝政。管叔鮮與蔡叔度、霍叔處不滿周公旦攝政,於是挾持武庚發動叛亂,史稱三監之亂。不久,周公旦平定叛亂,誅殺管叔鮮,管國滅亡。

四子周公旦(姬旦),周公攝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帶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長子繼承法和井田制。周公七年歸政成王,正式確立了周王朝的嫡長子繼承製,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緣為紐帶,把家族和國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倫理融合在一起,這一制度的形成對中國封建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為周族八百年的統治奠定了基礎。

五子蔡叔度(姬度),蔡叔度是周文王姬昌第五子,周武王姬發的同母弟弟。蔡叔度的母親名叫太姒,姒姓,是夏朝君主夏禹後代有莘氏部落之女 [3] ,周文王的正妻。太姒勤勞持家,恪守婦道,因此號稱文母。

六子曹叔振鐸(姬振鐸),曹叔振鐸,姬姓,名振鐸,是周文王姬昌第六子,周武王姬發的同母弟弟。曹叔振鐸的母親名叫太姒,姒姓,是夏朝君主夏禹後代有莘氏部落之女,周文王的正妻。太姒勤勞持家,恪守婦道,因此號稱文母。

七子成叔武(姬武),郕叔武,即成叔武,本名姬武,周文王姬昌的第七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為周朝諸侯國郕國開國君主,他為封在郕國,在今山東省寧陽縣東北。

八子霍叔處(姬處),周武王滅商建周后,將霍叔處封於霍地,建立霍國,與管叔鮮、蔡叔度協助、監督商紂王之子武庚,一同治理商朝遺民,史稱「三監」。

周武王死後,其子周成王繼位。周成王年幼,由霍叔處四兄周公旦攝政。霍叔處與管叔鮮、蔡叔度因不滿周公旦攝政,於是挾持武庚發動叛亂,史稱三監之亂。不久,周公旦平定叛亂,誅殺管叔鮮和武庚,流放蔡叔度,將霍叔處廢為庶民,三年不得錄用。

九子康叔封(姬封),周成王即位後,發生三監之亂,康叔參與平定叛亂,因功改封於殷商故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建立衛國,成為衛國第一任國君。康叔赴任時,其兄周公旦作《康誥》、《酒誥》、《梓材》,作為康叔治國法則。並告誡康叔,務必明德寬刑、愛護百姓,向殷商故地賢豪長者詢問殷商興亡之道。康叔統治有方,很快使衛國經濟繁榮、社會穩定、百姓安居,成為衛國和衛姓的始祖。

十子季載(姬載),姬載(聃季載)為周王朝修東都時,去世後葬在了洛陽西部。西周末期,附楚不就晉,為晉挾持周厲王降為子爵,按皇輿考汝寧府城東汝水南有平輿城即其國也,參沈國故城。

她的這些兒子中,長子伯邑考比文王先死(也就是《封神榜演義》里所說的得罪妲己而遭到商紂王殺害的兒子),其餘九子中唯有姬發、姬旦賢能,左右輔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姬發為太子,後文王駕崩而立姬發,是為武王。

《詩經.關雎》是周朝人讚頌文王及夫人太姒的一首詩。說明只有像太姒這樣嫻靜貞潔的好女子,才得以匹配君子。詩文描述了君子專心致志、一心一意地在追求淑女,歷經追求不到之時的憂傷,與求得之後的喜悅。《關雎》之義讚頌的是后妃之德。君子愛賢進賢,喜愛她的文靜嫻雅,仰慕她的美德善行,而不貪求美色,沒有不善的妄念。戴震在《詩經補註》中說:此詩闡明了夫婦倫常的重要性,通過歌詠吟唱,能使人了解夫婦之倫的正道。後人做詩讚頌道:「周室三母,大姜任姒,文武之興,蓋由斯起。大姒最賢,號曰文母。三姑之德,亦甚大矣!」大概意思是說:周室三母,太姜、太任和太姒,周王朝的興起與這三位偉大的母性分不開,大姒最為賢德,號稱文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周 的精彩文章:

論長勺之戰 決戰齊魯大地的王者 延續魯國國祚之戰
魯國公主,經歷了北宋六位皇帝,最後結局怎樣?

TAG:西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