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分五號」衛星發射成功 「探測眼睛」來自沙坪壩

「高分五號」衛星發射成功 「探測眼睛」來自沙坪壩

半球諧振陀螺姿態敏感器。

本報訊(記者喻慶)5月9日成功發射的「高分五號」衛星,是世界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高光譜衛星,填補了國產衛星無法有效探測區域大氣污染氣體的空白。這裡面也有值得沙坪壩人驕傲的事兒——因為幫助衛星按既定軌道正常運行的「眼睛」,就是沙坪壩造。

5月26日,記者在位於沙坪壩的中國電子科技集團重慶聲光電公司,見到了與「高分五號」衛星上一模一樣的「眼睛」,它的專業稱呼為半球諧振陀螺姿態敏感器,這個陀螺敏感器上安裝有3個陀螺敏感(探測)頭,用來探測衛星運行的三維姿態方向。

「如果衛星有任意一個方向變化或者姿態發生偏移,我們的陀螺敏感(探測)頭就會探測到,然後輸出信號,反饋到控制系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慣性導航專業領域首席專家方針告訴記者,「接到信號後,計算機會通過自動控制,修正衛星的姿態,保持穩定的航向和方向。」

據了解,重慶聲光電公司作為國內開展半球諧振陀螺儀全面技術的唯一研製單位,歷經20餘年研發創新,解決了多項技術難題,攻克了工作壽命能連續工作15年以上的關鍵技術難題,大幅提高了衛星的工作壽命和可靠性。方針表示,以前的陀螺儀是以機械轉制的陀螺,時間長了就會磨損。所以以前的衛星連續工作兩三年,就要報廢,或者性能下降。

據介紹,目前國家要求長壽命衛星工作時間在15年以上,而影響衛星壽命的主要因素或者瓶頸,就是長壽命陀螺儀。「我們這個陀螺儀在姿態保持里發揮的作用特別大。」方針表示。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重慶聲光電公司研發人員表示,目前這一技術已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下一步,將加強自主創新,為我國航天和軍事領域繼續貢獻自己的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沙坪壩報 的精彩文章:

TAG:沙坪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