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神秘莫測的越窯秘色瓷!

神秘莫測的越窯秘色瓷!

晚唐五代的越窯有一種秘色瓷。從前人們提到它,都沿用宋代文獻,說這種瓷器是五代十國時位於杭州的錢氏吳越國專為宮廷燒造的.唐人陸龜蒙吟詠道: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五代人徐夤讚歎曰: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貢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詩歌、文獻的描寫越是優美,越引得人們去考證、猜想,以致於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說法。而秘色瓷究竟秘在何處,知道的人卻越來越少,也就越發加劇了這種瓷器的神秘感。

據說這種瓷器除了皇室成員之外,其他任何人無權享用。凡是有幸見到秘色瓷的人,無不為它的精美絕倫所傾倒。要燒成這種瓷器,必須使用一種不為人知的絕密配方。然而,不知從何時起,這個秘密配方和這種神秘的瓷器就一同消失了,千百年來,再也沒有人親眼見過秘色瓷。人們只能從古人片言隻語的零星記載中,想像它的美妙神奇。就連宮中奇珍異寶堆積如山,無所不有,惟獨缺少一件秘色瓷的乾隆爺也感嘆道:「李唐越器人間無。」

唐代秘色瓷荷花托盞

浙江省寧波博物館(微博)藏有一件國內罕見的唐代秘色瓷荷花托盞。該托盞為1975年寧波市和義路遺址唐「大中二年」紀年墓中出土,包括茶盞和盞托兩件器物配套組合而成。茶盞高6.5厘米,口徑9厘米,造型猶如一朵盛開的蓮花,口沿作五瓣花口弧形,外壁壓出內凹的五條稜線,藏品徵集:一三壹玲一漆壹叄玲玲肆形成五個花瓣的界線效果,茶盞內外素麵無紋;盞托高3.4厘米,口徑15厘米,仿荷葉形,薄薄邊緣四等分向上翻卷,極具被風吹卷的動感。盞托中心內凹,剛好穩穩地承接茶盞,看上去似一件不可分開的整體,構成了一幅輕風吹卷的荷葉載著一朵怒放的荷花在水中搖曳的畫景。整個托盞青翠瑩潤如玉,青釉亮潔均勻、如冰似玉,胎釉結合緊密,胎為淺灰色,造型設計巧妙,製作精緻,被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無疑是越窯上品。

秘色瓷因為在技術上難度極高,因而被抬到一個十分神秘的地位。它的釉色如何,除了釉料配方,幾乎全靠窯爐火候的把握。不同的火候、氣氛,釉色可以相去很遠。要想使釉色青翠、勻凈,而且穩定地燒出同樣的釉色,那種高難技術一定是秘不示人的,這也導致了秘色瓷技藝最終消失的結果。據瓷庫中國專家考證,到目前為止還未明確掌握秘色瓷仿製技藝,千年之爭也是千年一嘆!

1987年,隨著陝西扶風法門寺寶塔的轟然倒塌,塔基下的地宮暴露出來,一批稀世之寶的出土轟動了世界,其中有令佛教徒頂禮膜拜的佛骨舍利,有唐懿宗供奉給法門寺的大量金銀器、陶瓷、玻璃器、絲織品,尤其重要的是,同時還出土了記錄所有器物的物帳碑,讓文物考古專家明明白白地知道了出土物的名稱。

物帳碑上"瓷秘色"三個字,叫古陶瓷專家眼前一亮。

這幾件瓷器,有八棱瓶和圓口、花瓣形口的碗、盤等,共同的特點是造型精巧端莊,胎壁薄而均勻,特別是湖水般淡黃綠色的瓷釉,玲瓏得像冰,剔透得如玉,勻凈幽雅得令人陶醉。

秘色瓷神秘的面紗終於被撩開了。專家們恍然大悟:秘色瓷我們並不陌生,它原來就是越窯青瓷中的極品,只是從前相見而不相識罷了。那種八棱瓶,陝西的唐墓里出土過,故宮的學者在越窯的遺址採集到過;杭州的吳越國錢氏墓群,出土的秘色瓷更豐富,更精美,釉色更青幽。法門寺出土的秘色瓷,還有一件盤子貼著金銀箔的裝飾,行話叫做金銀平托。在古代,金和玉被看作最高級的材質,把瓷器燒成玉色,又在上面加飾金銀,這種器物的地位可想而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荒唐憶夢 的精彩文章:

TAG:荒唐憶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