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感統失調,各種奇怪行為對孩子帶來的深遠影響!

感統失調,各種奇怪行為對孩子帶來的深遠影響!

一、什麼是感統?

感統其實是我們機體將各種感覺通路的信息,包括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前庭覺和本體覺輸入到大腦,我們的大腦再對輸入的信息經過加工、處理、比較、聯繫、統一,最後神經系統的不同部位才能協調整體工作,身體做出適應性反應的一個能力。

感統失調,各種奇怪行為對孩子帶來的深遠影響!

二、感統失調的常見行為表現

1. 好動不安

好動的孩子不見得都是感統失調,周圍的環境和大人的誤導也可能會產生這種現象。如果我們把這個因素排除後仍然找不出原因,那麼感統失調就很可能是好動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2. 行動笨拙

運動能力發展不良的幼兒動作大多不靈活,這些孩子在學習摺紙或使用剪刀方面特別困難,甚至不會翻跟頭、跳高,跳繩也比較差,不敢玩鞦韆、走平衡台。

3. 學習能力存在障礙

還有的孩子懼怕某些學科,學習容易受挫,缺乏自信心,寫字總不在框內,偏旁部首顛倒,特別的固執,討厭閱讀,閱讀不平衡,看電子產品太多。

注意:關於電子產品,4歲以下的孩子一定要給予限制,經常使用電子產品易造成視覺焦距不平衡,這種孩子往往看書的時候容易跳行、漏字、閱讀困難。

4、口齒不清晰

還有的孩子發音不清,說話「大舌頭」。所以一歲以前一定要讓孩子哭,提高孩子的肺通氣性、肺活量,這樣對孩子的發音及口腔肌肉的鍛煉是很好的,再大點的孩子可以通過吹氣球,吃牛肉乾等硬的東西鍛煉咀嚼,這些都可以幫助孩子得到鍛煉。

5、觸覺防禦過度

有的孩子害怕別人碰觸身體,容易吵架、脾氣暴躁,這個屬於典型的一個觸覺防禦。

感統失調,各種奇怪行為對孩子帶來的深遠影響!

6、觸覺過於敏感

有的孩子愛哭粘人,膽小,性格孤僻。愛做旋轉的遊戲,而頭不暈。挑食、偏食、厭食。這種孩子往往是觸覺太過於敏感,所以才會出現問題。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多做觸覺按摩,按摩手指頭,還可以通過按摩刷、大龍球,這些對觸覺都有幫助。

三、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感統失調?

引起感統失調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孩子胎位不正所產生固有的平衡感失調;活動空間不足,爬行不足所產生的前庭平衡失調。還有一部分的孩子早產、剖腹產沒有經過產道擠壓造成觸覺不足。

感統失調,各種奇怪行為對孩子帶來的深遠影響!

爺爺奶奶要求太多,或者是太放縱。太早進行認知學習。有潔癖的父母,或者保姆造成嬰兒觸覺刺激缺乏及活動不足。過度的保護,過度的溺愛,過度的限制。造成孩子身體操作能力的欠佳。有的寶寶過早用學步車造成前庭平衡及頭部支撐力量不足。導致前庭平衡失調。家庭環境影響造成孩子自信心的不足以及不良的習慣。

還有的孩子是遺傳層面的——有腦損傷的孩子,母親在分娩的過程中早產、難產、母親酗酒,吸煙。在懷孕的時候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啊,甲狀腺減退等等,這些對孩子都會造成問題。

家庭因素包括我們不和諧、不和睦的一個家庭因素,父母關係經常陷入困境,經常對孩子進行辱罵和毆打,以及父母缺乏責任感、義務感,經常這樣會導致孩子情緒波動大,這種孩子會莫名的產生焦慮和恐懼、容易產生敵意,缺乏同情心。長時間的話這種孩子會比較殘忍,有不健康的心理狀態。這孩子從小就缺少溫暖和愛,心情是處於緊張焦慮、恐懼的狀態,不但可能有飲食、睡眠、呼吸、排泄、方面疾病,可能對自己失去調節控制的能力。

感統失調,各種奇怪行為對孩子帶來的深遠影響!

過度的保護,是孩子的什麼事情,全是父母的包辦替代。造成孩子一旦離開父母就會產生分離,焦慮,拒絕上幼兒園,小學,形成兒童退縮的一些行為,會養成孩子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很難適應集體生活,容易造成挫折感,產生自卑感,人際關係比較緊張容易造成情緒問題。

家庭結構簡單化,就是我們現在越來越多年輕的父母上班或者去外地,平時家庭中參與兒童教育的人數較少,這會影響孩子社會性的發展,容易孤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父母都很忙,自己帶孩子的越來越少,陪孩子的時間也是越來越少。看電視就成了孩子理所應當的一個夥伴,孩子看電視的時候沒有交流,這樣會帶來了一些言語相關的問題、交往問題,電視內容的不可控制性會使孩子通過模仿,出現諸多的一些問題。

孩子早期爬行的不足,專門有一個研究;爬行對兒童發育的影響非常重要。調查發現百分之六十的兒童存在爬行不足的問題,許多學習障礙和嚴重情緒困擾的兒童,早期爬行是有問題的。很多孩子在一歲前吧,沒有好好的爬行或爬行的很少,有些家長有潔癖,怕臟不讓孩子在地上爬,有些大人因為忙,為了省事大部分的時間都把孩子放在學步車上,這個無形之中就剝奪了嬰兒學爬的一個機會,或者爺爺奶奶祖父祖母長期抱著嬰兒,大量減少學爬的一個機會。在嬰兒開始學爬行前不久就讓嬰兒提早學走路,這些孩子上學後,許多都顯示會出現脾氣暴躁好動不安以及眼球飄渺不定的一些特徵。這樣就造成了這種過分敏感和不專心等等的問題。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以上這些情況,一定要引起重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鴿子醫生育兒 的精彩文章:

清明祭拜先人,讓孩子認識「生死」,幾歲最合適?
B超發現盆腔積液,是患盆腔炎了嗎?

TAG:鴿子醫生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