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每日一字 華

每日一字 華

説文解字

華,榮也。從艸,從。凡華之屬皆從華。

字源解說

華,甲骨文像一棵樹上滿是花枝的樣子。金文將甲骨文的「木」寫成,同時加「於」(竽),表示古人用花枝裝飾歡慶的樂器。籀文像枝葉茂盛的植物有許多燦爛的亮點閃爍其間。篆文將金文的寫成,將金文的寫成。有的篆文加「艸」(草),誤定了「華」的草本屬性,於是「華」的含義遂發生了由「木」變「草」的大轉變。

造字本義:樹木開花。隸書變形較大,將篆文的寫成,將篆文的寫成,植物的形狀、竽笛的形狀消失。正體楷書、承續隸書字形。俗體楷書「華」另造會義字,(化,變,無中生有)(十,是「屮」的變形,即草),表示由草蔓生髮的花朵。現代漢語中「華」的本義通常由「花」代替。從甲骨文、金文字形的比較來看,「榮」的本義是草本植物開花,「華」的本義是木本植物開花,然而古籍的用字情形卻常常相反:稱草本植物開花為「華」;稱木本植物開花為「榮」

古人常以部落或聯盟首領的特長、或開創性的文明功績來敬稱他們的首領——最早推廣系統用火的首領為「炎帝」 ;最早推廣射箭習武的首領為「黃帝」;最早推廣採摘種植的首領為「華」;最早推廣農耕生產的首領為「夏」;最早推廣制陶的首領為「堯」;最早推行熟食制度的首領為「舜」;最早推廣漁業的首領為「鯀」;最早推廣治蛇治水的首領為「禹」

字形演變

元 · 趙孟頫 · 六體千字文

清 · 楊沂孫 · 常棣伐木帖

清 · 吳昌碩 · 七言聯

清 · 吳昌碩 · 八言聯

漢 · 曹全碑

漢 · 華山廟碑

漢 · 禮器碑

唐 · 國詮 · 善見律

晉 · 王羲之 · 孝女曹娥碑

晉 · 王羲之 · 集王字聖教序

晉 · 王獻之 · 違遠帖

唐 · 杜牧 · 張好好詩

唐 · 懷素 · 草書千字文

清 · 傅山 · 孟浩然詩

晉 · 王羲之 · 小園帖

--END--

做好中國人 寫好中國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毛筆書法愛好者 的精彩文章:

練字,打卡打卡
書法入門的幾個階段與對策

TAG:毛筆書法愛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