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電影《暗殺》背後的故事和想法

關於電影《暗殺》背後的故事和想法

圖文/Payne

最近看過了由全智賢主演的電影《暗殺》,雖然說這是一部我們早已熟稔的抗戰題材電影,可是在全女神顏值和演技的誘惑下,我終於還是花了點時間來看這部電影。或許是因為我們見識過了太多的「抗日神劇」,所以在面對這樣一部電影的時候,我們難免帶著某種不屑的眼光去審視它。可是當你看完了這部電影,突然間興奮到難以自制,不由地驚呼一聲:想不到韓國拍這種主旋律電影都能這麼好看。我想,這是一種由視角轉換所引起的代入感。我曾經看過日本拍攝的甲午海戰,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後,積極地向西方學習先進技術,從天皇到官員,都能從俸祿中省出錢來發展海軍事業,相比之下,以天朝上國自詡的大清帝國則是李鴻章一人在支撐著岌岌可危的朝廷。同樣地,通過《浪客劍心》同名電影,你會意識到,在明治維新這場變革背後,可能會有無數個像志志雄這樣的政治犧牲品。這些都是因為視角發生變化而引起的變化,同樣地,在這部電影中,它講述了韓、朝兩國人記憶中的抗日戰爭,這場我們曾經經歷過的抗日戰爭,在韓國人眼中到底是什麼樣子的,這或許對我們看待歷史會有所啟示。

1

一明一滅,兩條暗殺線

電影講述了19世紀30年代,以安沃允(全智賢飾)為首的暗殺三人組,奉命刺殺日軍駐朝鮮司令官及本國賣國賊的故事。故事發生在京城(即韓國首爾)和上海,時任韓國臨時政府局務局局長的廉錫鎮(李政宰飾),在早年刺殺日軍大將失敗以後,暗地裡早已投靠日本人,此時更將暗殺三人組的消息泄露給日方。一時間,暗殺三人組的刺殺行動和處決叛徒廉錫鎮刺殺行動,構成了一明一暗兩條線索,呼應了本片片名「暗殺」,而廉錫鎮更是找來賞金獵人「夏威夷手槍"(河內宇飾),意圖阻撓暗殺三人組的刺殺行動,可以說,整個故事脈絡就像這個刺殺行動一樣簡單直接,因此其故事懸念就落在了刺客的刺殺計劃如何落實以及反派的阻撓方案將如何開展。所以,這個電影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即使你知道反派最終一定沒有好下場,可不到全女神放下槍的那一刻,你總是不肯放下心來。因為即使是看雙方鬥智斗勇,在顏值與演技都在線的情況下,這一切依然顯得賞心悅目。全女神在片中幾乎承擔了所有的動作戲份,可即便如此,李政宰在片中飾演的反派廉錫鎮,風頭一度不亞於全女神,這些我們後面再詳細說。

電影中前期出現的場景都是在上海,可能有朋友會疑惑:為什麼一部韓國拍的電影里會出現上海。這就要首先說說這段歷史,當時韓國的臨時政府是設在上海的,目的是方便金九、金元鳳這樣的革命志士開展救亡圖存活動,因為當時的韓國(在南、北朝鮮沒有分裂以前,指整個朝鮮半島)早已籠罩在日軍的軍事統治陰影下。歷史上,這段時期長達35年之久。日本是什麼時候佔領朝鮮的呢?沒錯,就是我們熟悉的中日甲午戰爭。當時北洋水師正是在運送陸軍抵達朝鮮後的返航途中,與日本海軍發生近代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鐵甲艦海戰。這場戰爭的結果我們都知道,北洋水師幾乎全軍覆沒,清政府更是同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日本佔領朝鮮半島後,曾對當地人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殺,正是從那個時候起,朝鮮開始籠罩在日軍的統治陰影之下,而流亡國外的臨時政府,不得不寄居在上海的法租界,繼續開展抗日活動。影片中的金九和金元鳳,在歷史上都可以找到記錄。上海虹口爆炸事件,其實就是這部電影的歷史原型,影片中二金的合作促成了三人暗殺組的成立,故事由此開始。

2

這個反派有點帥哦

李政宰飾演的廉錫鎮,在電影一開始是以革命志士的形象出現的,他刺殺日軍大將的任務失敗,直接導致他在被捕後遭受嚴酷的刑罰。與此同時,間接導致了女主安沃允的母親被親日派父親康寅國派人殺死,安沃允與雙胞胎姐姐美津子分離,直至多年後,來自東北抗日武裝的安沃允,和自幼在日佔區長大的美津子,終於在一個屋檐下相認,可轉眼間,姐姐就被賣國賊康寅國給殺死了,電影中全女神親眼目睹姐姐死亡的那一幕真的是令人心碎。可偏偏是這樣一個人,親手挑選了這三名暗殺組的成員,親手將刺殺行動的情報泄露給日方人員,尤其是他從衣兜里取出假信件投入火堆,偽造出信件被毀的假象這一幕。面對金九的懷疑,在明知手槍里沒有子彈的情況下「以死明志"。對昔日的同志毫不手軟,兩個被金九派去刺殺他的同志,均被他重傷甚至殺死。面對曾經刺殺過的日軍大將,他可以厚顏無恥地邀功請賞,並接受日軍授予的爵位。可恰恰是這樣一個人,在喝醉酒以後,訴說朝鮮各種武裝力量各自為政的現實,懺悔把暗殺三人組送去送死。在嚴刑拷打面前,他做了叛徒,一如暗殺組成員幹革命要給錢,這些或許沒有那麼偉光正,可它是那麼的真實。

3

演技與顏值同時在線的全女神

全女神飾演的安沃允,是一個來自東北抗日武裝的狙擊手,一出場就瞬間狙殺四名敵人,身手當真是是不凡啊,更不必說端著湯姆生衝鋒槍竄房頂跨屋脊,在負傷的情況下趴在疾駛的卡車引擎蓋上。據說全女神電影中的動作戲都沒有使用替身,一個明明可以靠顏值的人,尚且可以如此努力地去拼搏,那麼身為普通人的你我,又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呢?野蠻女友時期的全女神,或許看起來只是漂亮而已,而現在看來則是實力派。可她同樣是一個憧憬著喝咖啡談戀愛的少女,是一個看到姐姐潔白的嫁會衣泣不成聲的妹妹,是一個面對親生父親無論如何都下不去手的狙擊手。在假扮姐姐美津子參加婚禮以前,她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就像她腦海中浮現過的畫面一樣,在敵人亂槍掃射下,獻血染紅了她潔白的婚紗……這或許是「夏威夷手槍」腦補的畫面?這裡有一個細節,「夏威夷手槍」將全女神送到醫院以後,「夏威夷手槍」討論起他對於暗殺行動的看法,全女神說了這樣一段話,大意是「殺掉日軍司令和漢奸康寅國,到底能不能讓國家獨立,這一點沒有人會知道,但她必須要讓人們知道,她們一直在戰鬥」……

這一刻,這個嬌弱而堅強的女性形象就立起來了。全女神在本片中分飾兩角,即姐姐美津子和妹妹安沃允,不過這種差異基本都是通過眼神表現出來的,姐姐身上有那種從小生活安逸的嬌氣,而妹妹身上有那種內斂冷靜的帥氣。戰爭從來都是殘酷的,康寅國為了依附日本人,將美津子誤認為安若允並殺死。在我看來,即便沒有認錯,以康寅國的為人,知道女兒和獨立軍有關聯,他還是會這樣做,因為女兒的幸福他完全不在乎,和日本人聯姻無非是為了拉攏日本人。正如全女神所言,他用那雙殺死了母親的手,殺死了自己的女兒。人類的情感有時候就是這樣詭異,一個對自己從來沒有養育之恩的父親,對方叛國投敵助紂為虐,即使兩者間唯一的聯繫,是那可有可無的血緣關係,可最終還是需要「夏威夷手槍」,這個曾經是「殺父聯盟」一員的人,替她開出這一槍。

4

一個超有力量感的故事結尾

故事從挾持人質這裡開始,就突然變得敷衍起來,可能這裡就需要感情戲來作為某種過渡,假如兩個人真的去了米拉波,這就真的變成了愛情電影,可這部電影不就是,一部打著主旋律幌子的動作電影嗎?這種類型電影為了增加娛樂性,是需要幽默和愛情的。真正將影片推向高潮的是結尾出的審判,證人在開庭前就被廉錫鎮派人殺死,於是沒有可以再證明,廉錫鎮曾經投敵叛國、出賣同志的罪行。這個世界上永遠有大量的無知的人,他們選擇用暴力來面對一名「韓奸」,可當廉錫鎮脫下衣服,義正言辭地講述自己「支持」獨立運動的事迹時,這些人突然開始宣布這名「韓奸」無罪,這是否說明大眾都是愚蠢的,可正是這些人的想法,在左右著我們每一個人,這和那些努力製造「焦慮」的人沒有區別,我們不願意相信真相,寧願相信自己早已固化地思維,或者是人云亦云,沒有自己獨立的判斷,這實在是件可怕的事情。法官失落地宣布證據不足、廉錫鎮無罪釋放的時候,大概內心會有某種無可奈何或者是不甘心。

這讓我想起Unnatural里高瀨這個案件,因為沒有辦法證明對方殺人,而關鍵的信息又被久部泄露出去,所以,這個案件一度到了要修改鑒定報告的程度,這和身為法醫的三橙心中的使命感不相符合,關鍵時候,是神倉所長堅持遞交了原始的鑒定報告。當我們想要制裁一個人的時候,能不能依然客觀地去證明對方有罪,不冤枉任何一個人固然值得讚賞,可為了讓對方伏法而採用非正義的手段是否是正確的呢?如果身為法醫的三橙,用修改鑒定報告的方式,給高瀨這個罪犯定刑的話,我相信,我們所有人都會失望,因為她不願意輸給非正常死亡,不願意正常的人被亂入非正常的事件,採用非正常的方法去傷害別人或者是自己。相比中堂使用逼供的方式查找真相,她更希望中堂醫生以一名法醫學者的身份去戰鬥。自然,故事的結尾,所謂善惡有報,16年前的暗殺任務,終於在韓國光復以後,有安沃允和明宇重新執行,結尾處被亂槍打死的廉錫鎮,在被問到為什麼要出賣同志時,說了一句「我沒想到會解放啊」,一句聽起來像開玩笑的話,其實說出了戰爭年代人們的無奈,如果沒有戰爭,或許這些事情就真的不會發生,可當戰爭機器被發動時,又有誰會想到這些呢?被捲入戰爭里人們沒有選擇,而發動戰爭的人從來不考慮以後。

5

寫在戰爭結束以後

曠日持久的戰爭終於結束了,當畫面定格到全女神那張近乎素顏的臉上時,她突然想起那些曾經最為親切的面孔,想起「炸彈專家」黃德三,想起「速射炮」邱尚沃,想起酒館老闆娘……戰爭帶給我們的是永遠的傷痛,今天我們對於日本這個國家,可能有時候還會充滿抵觸情緒,但我想說的是,這場戰爭並沒有結束,金九認為日本人已經投降,不再需要可依靠捐助維持,以光明正大地回到國內搞建設,可事實上像廉錫鎮這樣投日派,並沒有完全得到清算,所以,金九在回國後不久就被韓國激進分子刺殺,廉錫鎮所說的獨立運動派系之爭,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著的,金九就是被捲入到這場政治鬥爭中的犧牲品,所以,金元鳳最終選擇了朝鮮,而這種派系之爭,更是加劇了整個朝鮮半島的分裂,在這片土地上,曾經一起戰鬥過的兄弟、朋友,最終變成兵戎相向的敵人。

可這真的是和平嗎?戰爭真的結束了嗎?被38線分割開的這兩個國家,一個通過韓劇、料理和科技為世界所知,一個更像是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不知道還說神秘還是落後。何況,這條38線是停戰線,並非某種和平的象徵,而直至今天,這種刺殺的陰影一直籠罩在韓國政壇上,韓國現任總統朴槿惠的父親和母親先後都死於刺殺,所以,即使戰爭結束了,就能換回和平嗎?就能撫平人們心中的傷痛嗎?朝鮮與韓國,也許在我們有生之年裡,都難以看到他們真正地握手言和,就像蘇聯解體以後不會再聯合在一起,歐盟並非想像中的牢不可破,愛爾蘭和北愛爾蘭原本就是一家,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殖民戰爭的遺留問題……戰爭,帶來的壞處,永遠比好處要多。我們嚮往鑄劍為犁的和平生活,可戰爭結束以後,是否真的能帶來和平,人心中的傷痛需要多久可以癒合,人與人的相爭逐利之心需要多久可以平息。

2018年的兒童節,同往年不同,因為許嵩為炮火中的敘利亞孩子們,創作了一首新歌《大千世界》,這首歌以2017年4月15日敘利亞炸彈襲擊事件為背景,呼喚愛與和平,控訴那些肆意發動戰爭,而將無辜孩童捲入戰火的人們。大千世界裡的大人們,不要忘了你們曾經都是孩子,當人們都在通過曬娃這種方式度過兒童節時,你是否會想到在世界的某個地方,有人在穿著捐助的衣服和玩具的同時,更是被迫享受著溫柔的暴力,我們從小給小孩子的玩具槍,是否有一天會真的變成荷槍實彈呢?我們在盛世之年,我們在貧富之間,我們在虛實交錯路口,不斷找尋,任何形式的相遇。願大千世界,再無戰爭,再無暴力,願每個深愛的人,都能被溫柔對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5厘米的理想 的精彩文章:

羅馬數字與阿拉伯數字的相互轉換
一念執著,千山無阻

TAG:5厘米的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