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蛋白組學揭示BIRC5抑制感染HIV-1細胞凋亡的機制

蛋白組學揭示BIRC5抑制感染HIV-1細胞凋亡的機制

1

編者按

隨著現代醫藥水平飛速發展,對接受正規藥物治療的患者來說,HIV-1感染也不再是一個涉及生死的問題了。但是研究發現,部分CD4+T細胞在抗病毒藥物治療下依舊可以存活,導致患者進入慢性感染期。這一現象表明,HIV-1感染細胞後,會激活一些特殊的信號通路,保證細胞免於凋亡而維持其長期存活

如果所有HIV-1感染的細胞都能被殺死,那麼患者會被完全治癒。為了研究HIV-1病毒複製過程中的信號通路變化,研究者運用定量蛋白質組學對宿主蛋白組的變化進行分析,研究表明HIV-1感染激活的細胞存活機制是由凋亡抑制因子BIRC5調控,BIRC5和其上游分子OX40在感染的CD4+T細胞中表達上調,並與T細胞活力維持相關,研究結果為未來治療HIV-1感染提供了潛在靶點。該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Immunity上。

2

研究速讀

1.蛋白質組學分析HIV-1病毒複製過程中宿主蛋白組的變化

研究者利用GFP-encoding HIV-1感染CD4+T細胞,分選出GFP+(感染)GFP-(未感染)CD4+T細胞作為樣本進行串聯質譜分析。共檢測到7761個蛋白,其中有552個差異表達蛋白。通過富集分析,研究者發現HIV-1感染的CD4+ T細胞蛋白表達主要富集於細胞死亡與生成等通路。

圖1 HIV感染與未感染細胞蛋白表達熱圖

2.差異蛋白功能網路分析,表明BIRC5蛋白可能保護CD4+T活力

為了研究HIV感染後CD4+T細胞存活的調控機制,研究者對差異表達蛋白做了功能網路分析。結果顯示,凋亡抑制蛋白家族(IAP)的BIRC5蛋白以及其上游調控蛋白OX40處於這個功能網路路的中心。BIRC5蛋白在維持腫瘤細胞存活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者推測OX40-BIRC5通過在保護HIV感染的CD4+T活力方面有重要作用。

圖2 差異蛋白功能網路分析圖

3. 流式細胞術檢測HIV-1感染前後BIRC5表達

為了驗證上述的假設,研究者用流式細胞術分析了感染/未感染 CD4+T細胞的BIRC5 OX40熒光信號強度,發現HIV-1感染後的CD4+T細胞BIRC5 OX40表達比未感染的細胞高。同時,部分GFP+的感染細胞會進入轉錄靜止期,變成GFP-的細胞,發生這一轉變的凋亡的比例很高,同時BIRC5表達水平低。這就表明BIRC5的表達可以維持HIV-1感染細胞的存活。

圖3 流式細胞術檢測HIV-1感染前後BIRC5表達

4. BIRC5抑製劑YM155促進HIV-1感染的細胞凋亡

為了研究BIRC5對HIV感染細胞的實際功能,研究者選擇BIRC5的小分子抑製劑YM155。結果表明加入YM155後,HIV-1感染的細胞凋亡增加,導致感染的細胞數顯著減少。表明CD4+T細胞通過BIRC5維持細胞存活,BIRC5的抑製劑可能是未來治療HIV-1感染的靶點。

圖4 BIRC5調控HIV-1感染細胞凋亡

3

小結

臨床研究發現,部分CD4+T細胞在抗病毒藥物治療下依舊可以存活,導致患者進入慢性感染期。研究者運用蛋白質組學,對HIV-1感染的CD4+T細胞進行差異分析和功能網路分析。結果表明CD4+T通過BIRC5維持細胞存活,流式細胞術檢測結果證實了這一發現。最後研究者運用BIRC5的抑製劑YM155處理HIV-1感染的CD4+T細胞,發現細胞凋亡增加。研究結果為未來治療HIV-1感染提供了潛在靶點。

參考文獻

Lee G Q,et al.Anti-apoptotic Protein BIRC5 Maintains Survival of HIV-1-Infected CD4+ T Cells.Immunity,2018.

更多閱讀推薦

關於景傑

本公眾平台由全球蛋白質及翻譯後修飾的領跑者——景傑生物(PTM BIO)獨家贊助,景傑生物專業提供常規蛋白質組學及修飾組學研究的解決方案,更能提供高靈敏度的修飾類抗體,滿足各類研究需求。

景傑生物通過整合以組學為導向(包括基因蛋白質組學和組蛋白密碼組學)的生物標誌物發現、以生物標誌物為導向的藥物研發、以高質量抗體為基礎的診斷試劑盒開發這三個環節,逐步構建起「疾病精準分層」、「精準藥物研發」、「疾病精準診斷」 三位一體的精準醫療產業化發展的運作鏈條,從而為精準醫療產業化開創出一片廣闊前景,並開闢出一條可行路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準醫學與蛋白組學 的精彩文章:

蛋白質琥珀醯化修飾參與炎症反應的調控
磷酸化組學揭示T細胞激活後的信號通路和代謝途徑的動態變化

TAG:精準醫學與蛋白組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