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多少我愛你,最後說了對不起

有多少我愛你,最後說了對不起

圖片來源網路

傾城之戀

01

最初,葉青青是瞧不上陳小羽的。

葉青青是個學霸,陳小羽頂多算個學渣。

葉青青去找班長討論題目時,陳小羽就喜歡一門心思的搗亂。其實,陳小羽哪點都好,就是成績不好。每次葉青青去找班長,陳小羽就只能站在旁邊干著急,一肚子酸水沒處倒。

眼見高考只有幾個月了,陳小羽突然脫胎換骨,瘋了一般的愛上了學習。所有人都疑惑了:他怎麼了?他也不忌諱任何人,說因為他想考上葉青青想考的學校。其實,還有更更重要的:因為葉青青說,她希望他能和他上同一所學校。於是,無論別人怎麼看他怎麼評價他,都不重要了。

是的,總有一天,你會遇到一個彩虹般絢爛的人,當你遇到這個人後,會覺得其他人都只是浮雲而已。

他們相互喜歡的三年,含蓄而美好,然而最最美好的,恐怕是這個「考上同一所學校」的約定了。

02

真的讀上了同一所大學。

分在不同的系,讀不同的專業。終於不用再躲躲閃閃,避著老師和同學的目光。一切都那麼新鮮和美好。

每天一起去食堂,一起去圖書館,一起去上公開課,一起去K歌、爬山,他們的身影,到訪過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偶爾會有分歧,偶爾也會爭吵,但他們從來沒想過,會分開。當時的他們,也許並不知道,這正是後來的他們,很長一段時間陷入絕望的原因。

有的人戀愛,喜歡若即若離的感覺。而他們的相處,卻是相看倆不厭的膩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恨不得全天下人都知道他們之間的關係。

幾年的時光一晃而過,那些日復一日的零碎的日常,當時只道是尋常。

03

時光向來刻薄,像吹散一朵蒲公英似的,把他們吹向不同的地方。人生總是這樣,在一場場盛大的邂逅後,總能遇見別離。

畢業後,面對的不止愛情,還有麵包和焦慮。為了一個合適的工作機會,每個人都在努力爭取和適應。當兩個人終於安定下來時,才發現,他們已經被下了「異地戀」的定義。

並不是所有的距離都產生美。

在他們那兒,只產生了越來越多的不安全感,和越來越多的壓力。他們越來越喜歡以極端的方式去試探對方。葉青青說,有同事喜歡我,怎麼辦?對啊,我也是,陳小羽也不甘示弱。本來葉青青只想得到安慰和承諾,本來陳小羽也只是想反過來氣氣對方,結果聊著聊著,一個開始摔電話,一個開始哭。

頻繁的冷戰讓人心力交瘁,工作和生活的壓力讓他們漸漸失去了耐心。每次打電話,不是冷戰結束,就是口不擇言,在牽掛和傷害中反覆折騰。

有一次葉青青賭氣的說,何必呢,要不然各自找一個算了,免得各種折騰。陳小羽一時來了氣,找就找。葉青青就更氣了,這個世界誰還離不了誰呢。

有人說,世界上最絕情的話語,往往出自有情人的口中。當相互的熱情已經耗盡,剩下的,便是無盡的冷淡,比冷淡更可怕的,是不再聯繫。

治癒失戀最好的辦法,便是讓自己陷入一段新的感情。但葉青青知道,不是的。

雖然她身邊有一個為了她可以鞍前馬後的豪哥,但她並不想再進入下一段感情。她知道,再也沒有一個人,可以給她那種感覺。

她只是想維護自己內心的一點小驕傲,想要警告陳小羽,陳小羽,你再不回來,我就真的不理你了。可是陳小羽,他真的瘋了,他竟然當真了,找人給她帶話,我恨你,葉青青!然後,他走得更遠了,走得完全失去了音信。

04

失去聯繫的日子原來那麼難熬。

一直以為幸福在遠方,在可以追逐的未來,後來,才發現,那些擁抱過的人,握過的手,唱過的歌,流過的淚,在無數的夜裡,說過的話,打過的電話,看過的電影,流過的眼淚,所謂的曾經,就是幸福。

就這麼任由時間流淌著,就這麼傻傻的懷抱希望的等待著。她總是以為,事情還是會有轉機的。

直到有一天,她偶遇到一個高中時的同學。她向他打聽陳小羽的消息,同學驚訝的說,你不知道他的情況嗎,他小孩剛剛滿月了,據說夫妻關係很差,日子不好過。如一個驚雷,把她的五臟都擊碎了。她哭瘋了,給他打電話,罵他,詛咒他。

可是他更委屈,你不是找到好歸宿了嗎,我要不是因為你,我能過成現在這個樣子?!

他恨恨的摔她的電話,這輩子我們再無瓜葛!

算下來,一年多沒見,小孩都滿月了。這麼說,他從離開之後,就娶了媳婦懷了孩子。他是有多想離開她,忘了她!

他說,對她最大的報復和傷害,就是不娶她。他說對了!

可是,瘋過哭過鬧過,還能怎樣?

生活需要負重前行,要麼重新開始,要麼隨波逐流。我們終究要回到生活的軌道里,走完這長長的一生。當初有多相愛,後來就有多相恨。要有多深的恨,才夠過完這一生

尾聲

曾經都以為不愛了,讓自己的感覺做了主。

多年以後才知道,那些真正能回憶一輩子的浪漫,從來不是滿地的玫瑰花瓣,和價值千金的卡地亞鑽戒,而是那麼多年無聊的、浪費時間的陪伴。

第二年,葉青青的小孩也滿月了。

以前她討厭信息的不發達,現在她討厭信息太發達。

她有他的微信,他也有她的,但他們都不會噓寒問暖,從來不會去翻對方的朋友圈。

它就像一塊傷疤,永遠的盤踞在那裡,但是,誰願意去揭呢。

生活需要微笑,需要更大的勇氣去承擔、去面對未來。任它像傷疤一樣,那麼明顯的,突兀的留那裡,或許偶爾有一個時刻,會看著它,沉默那麼幾秒。然後,收回目光,我們都得奔赴未來。

別忘了點個贊哦!轉發那就太好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聰聰那燕 的精彩文章:

勤奮並不可恥,懶惰才是!

TAG:聰聰那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