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奧斯曼帝國自稱最大的突厥語國家 對中亞突厥人有什麼影響力?

奧斯曼帝國自稱最大的突厥語國家 對中亞突厥人有什麼影響力?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問丨奧斯曼帝國是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超級帝國,其蘇丹不僅擁有哈里發頭銜,也以最大的突厥語帝國自居。那麼奧斯曼人對於中亞的眾多突厥語汗國來說,有什麼巨大的影響力嗎?

實際上,奧斯曼蘇丹的哈里發頭銜和突厥語系人群並沒有直接關係。而且在奧斯曼帝國存在的大部分時間裡,突厥民族主義和後來的大突厥主義都還沒有誕生。所以這些都不是奧斯曼對中亞施加影響的原因。

奧斯曼蘇丹的哈里發頭銜對中亞的影響力非常有限

但出於地緣政治與經濟需要,奧斯曼人還是在15世紀中期後,開始對中亞逐步施加影響。我們應該看到,作為一個橫跨歐亞兩地的大帝國,奧斯曼人的核心區域始終是在巴爾幹半島。所以,奧斯曼人只有在對歐洲地區用兵結束,或是遭遇瓶頸期時,才會注意東方問題。

鼎盛時期的奧斯曼帝國打通了多條通往東方的路線

當奧斯曼人能夠比較順利的利用絲綢之路的舊道,進入中亞,河中地區已經是突厥系烏茲別克人的天下。奧斯曼帝國希望通過恢復絲綢之路,盤活自己控制的安納托利亞東部與整個黑海沿岸經濟。當然也需要同信奉遜尼派伊斯蘭教的中亞突厥人聯合,對抗波斯-兩河流域-高加索南麓-安納托利亞東部山區的那些什葉派穆斯林。後者在薩法維波斯帝國建立後,已經成為奧斯曼人在東方的最大威脅。

雖然奧斯曼人自己軍隊在查爾迪蘭這樣的大規模戰役中,數次擊敗過波斯人的軍隊。但後勤壓力往往會讓勞師遠征變得無功而返。新佔領的大不里士、巴格達和巴士拉三城,經常就處于波斯人反攻的前沿。拉鋸戰在200年里不斷發生。

奧斯曼人一直希望拉攏中亞的突厥汗國來對付波斯人

在佔領了埃及和敘利亞等地後,奧斯曼人也打開了從紅海進入印度洋的通道。這樣一來,經濟領域的很多問題都可以通過更為快捷的水運來完成。陸地通道的價值有所降低。但出於前面所說的兩個需要,奧斯曼人還是堅持對波斯人的打壓。最低限度是保證自己對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與波斯灣入海口的掌控。

奧斯曼人控制的黑海沿岸在失去義大利商人後經濟進入低谷

所以,奧斯曼人開始加強對中亞突厥系國家的支持。首先是烏茲別克汗國,然後是從中分離出來的布拉哈、希瓦等較小的地方汗國。一方面是繼續維持一定的貿易量,另一方面是提供自己手裡掌握的槍炮技術給對方。貿易量的維持是可以把絲綢之路的主幹道定格在黑海-高加索的北線,削弱波斯人新首都伊斯法罕的商貿地位。武器輸出則幫助中亞人在槍炮上與波斯人抗衡。

航行在印度洋上的奧斯曼海軍戰艦

然而,隨著同歐洲戰爭的愈發吃力,奧斯曼人已經不可能在東方進行全面鋪開戰略。他們很自然的傾向於走紅海的水路,逐步從陸地上撤出。老對手波斯人也通過一系列改革,引進了比奧斯曼人更先進的西歐軍事技術,時刻威脅奧斯曼人的東方領地。

波斯人也會從西方進口武器 進行軍事改革

此消彼長之下,奧斯曼人從17世紀後期開始,就已經不再用心經營中亞。這樣的結果也直接造成了河中等中亞突厥化城市的衰敗。一直到19世紀的俄羅斯殖民者到來,發現了大量存在於史籍與舊地圖中的繁華都市,已經破落成鮮有人問津的小鎮和遺址。

一直到20世紀早期 奧斯曼人才再次將目光投向中亞

奧斯曼人最後一次嘗試對中亞施加影響,已經是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事情。他們在大突厥主義的影響下,試圖向東喚醒自己的文化同胞。但蘇俄勢力在中亞的站住腳跟,讓奧斯曼人失去了希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炮歷史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明軍遇到日軍尚可一戰 遇到滿洲就徹底歇菜?
遠征帕提亞:羅馬三巨頭安東尼的東方戰記

TAG:冷炮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