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一生寫了10萬首爛詩,只有這一部分,值得全體中國人記憶

乾隆一生寫了10萬首爛詩,只有這一部分,值得全體中國人記憶

中華文化自古以來無比燦爛。詩歌始於遠古,在唐朝達到高峰,古往今來,寫詩的人才輩出,詩仙李白,詩聖杜甫都有大量的流傳千古的文章,有的詩人作品很少,可偶爾做出來的一篇也能千古流芳。那麼歷史上誰是寫詩最多的人呢?正是乾隆皇帝,《中國文獻學概要》記載,乾御寫得詩達十萬首。乾隆也創造了一個記錄,這十萬首詩,一首能讓人膾炙人口,流傳後世的都沒有。

其實乾隆的文化造詣並不低,他的老師朱軾是一個正直認真,很有才華的人,敢於頂撞雍正皇帝,教育乾隆盡心儘力,在他的教育下,乾隆精通四書五經,朱明理學。

正是有這麼多文化底蘊,乾隆作詩就像吃飯喝水一樣自然,而且他也愛作詩,愛好是最好的老師,在處理朝政的空餘時間,他每天都要作幾首。他作詩的範圍很廣,花鳥蟲魚,國家大事,風景人文,只要興緻來了什麼都可以做成詩。

乾隆愛做詩,身邊的大臣很多也作,希望跟領導保持相同的愛好,以便得到乾隆的看重,在封建社會,讀書做官是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所以,乾隆身邊很多的詩友,而且幾乎是整個國家的精華文人。

有文化造詣,自己又愛好,還有那個時代最好的文人在身邊,為什麼乾隆的詩文化價值不高呢?

首先,是天賦問題,一個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但是文學這種學問,真的要看天賦,中國千百年來,學文學的人千千萬萬,但是有傳世之作的,畢竟只是極少數,這個幾率幾乎是萬中無一,乾隆正是缺少成為文化大家的天賦。

其次,是他的身份。他是皇帝,天下第一人,他的詩做的再差,一般人都會說好詩好詩。乾隆並不是一個很寬宏的皇帝,他在位的時候興起的文字獄就有好幾十起,在這樣的名聲之下,有哪個文人敢說乾隆的詩不好,直接打他的臉?沒有人指出他的不足,自然就沒有機會進步。

第三,跟他的性格有關。乾隆好大喜功,自認為聰明無比。所以做詩的時候,都是興緻一來就做,不肯仔細琢磨,慢慢推敲。他平均一天要做好幾首詩,這樣的作詩速度,做出來的都是浮躁之作。

第四,是他作品本身的問題。他為了炫耀自己的學識,很喜歡用很生僻的典故,又喜歡講求詩歌的格律,所以作品很晦澀難懂,除了真正的馬屁之徒,普通人對他的作品自然是敬而遠之。

但是,在乾隆的詩詞之中,有二十三首是值得後世傳誦的。清朝初期,准格爾部蒙古在噶爾丹的率領下叛亂,這次叛亂聲勢浩大,歷經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世,正是在乾隆手上,叛亂了七十年的准格爾部被完全打敗,維護了國土的完整。

這勝利來之不易,加上乾隆好大喜功的性格,他的鼻子翹上天,他命宮廷畫師把這幾年的征戰全部繪製下來,送到法國刻成十六幅銅版畫,以便後世之人永遠記得他的武功。在這一套畫中,他御筆寫下二十三首詩,前十五幅畫是紀錄戰爭中的某個場面,每幅畫題詩一首,最後一幅畫是記錄慶功的場景,上面題詩八首,一共二十三首詩。整套畫名為《平定西域戰圖》。

其實這二十三首詩,跟乾隆其他的詩歌一樣,平平淡淡,晦澀拗口,但是他記錄的,是清朝幾代君王,幾代將士為維護國家統一所做出努力和貢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些詩歌,是值得我們記住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因為哥哥們都死了,所以他白白撿了個皇位,卻把清朝領向末路?
女人臨終說:日後有天子給我守墓,500年後乾隆來了,被嚇一跳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