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ASCO 2018丨全球癌症形勢嚴峻,藥物可及性地區差異大,我們能做什麼?

ASCO 2018丨全球癌症形勢嚴峻,藥物可及性地區差異大,我們能做什麼?

ASCO 2018丨全球癌症形勢嚴峻,藥物可及性地區差異大,我們能做什麼?

從全球視野看乳腺癌靶向藥物的可及性。

作者丨Chemo

來源丨醫學界腫瘤頻道

當地時間6月2日,ASCO 2018正式拉開序幕,大會主席 Bruce E Johnson 博士發表了開幕致辭。

ASCO 2018丨全球癌症形勢嚴峻,藥物可及性地區差異大,我們能做什麼?

Bruce E Johnson

會上,來自葡萄牙 Champalimaud Clinical Center 的F Cardoso博士,針對全球癌症現狀以及乳腺癌靶向藥物的可及性進行了深入分析。

全球癌症形勢嚴峻

在日內瓦舉行的第70屆世界衛生大會(WHA)期間,各地區的WHO會員國一致通過了WHO 2017癌症決議:即在綜合方法的大環境下預防和控制癌症。

決議指出,癌症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2012年共有820萬人死於癌症,其中大部分發生在中低等收入國家。

並且,癌症是全球疾病發病率的主要原因,也是日益嚴峻的公共衛生問題,每年新發癌症病例的數量預計將從2012年的1410萬增加到2030年的2160萬

而癌症造成的經濟和社會損失也十分慘重。

據統計,世界經濟因為癌症支出每年流失約9億美元,佔全球GDP的1.5%。

癌症對社會也造成了巨大的經濟和健康負擔。2010年,在英國因癌症倖存者無法重返有償工作而產生的生產力損失達到82億美元。隨著預期的癌症患者不斷增加,這個損失將越來越大。

癌症生存現狀地區差異大

不同國家之間以及國家內部不同地區間,癌症患者的生存狀況也不盡相同,單看歐洲地區,不同區域的乳腺癌年齡標準化發病率和5年生存率依然存在較大差異。

ASCO 2018丨全球癌症形勢嚴峻,藥物可及性地區差異大,我們能做什麼?

圖1 歐洲地區乳腺癌年齡標準化的發病率和5年生存率

  • 東歐國家乳腺癌發病率較低,但生存率也相對偏低;

  • 北歐國家和歐洲中部國家乳腺癌發病率相對較高,但5年生存率也較高,平均在85%左右,歐洲中部各國家的發病率更分散。

造成癌症預後差異的影響因素:

  • 衛生系統基礎設施

  • 總體人口健康狀況和生活方式

  • 患者可接受到的抗癌治療手段

  • 癌症的診斷階段(早晚期)

  • 癌症護理基礎設施(是否擁有優先順序設備)

WHO癌症基本藥物清單更新

可及治療藥物的有無、多少,對於癌症患者的生存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這一觀點,放到全球任何一個地方都是毋庸置疑的。

世界衛生組織(WHO)率先意識到了這些藥物的重要性,為了改善全世界患者的預後,自1977年以來,WHO提出並持續更新了基本藥物標準清單。到2015 年版,已經是第19個更新版本。

WHO 2015版基本藥物標準清單

  • 2015年基本藥物更新由國際抗癌聯盟(UICC)牽頭,歐洲腫瘤臨床學會(ESMO)參與;

  • 此次更新增加了16種新的癌症藥物,使癌症基本藥物清單擴增到46種;

  • 每一種藥物都與其相對應的治療疾病共同列出;

  • 這份清單也是目前各國基本藥物清單的參照標準。

ASCO 2018丨全球癌症形勢嚴峻,藥物可及性地區差異大,我們能做什麼?

圖2 2015版實體腫瘤基本藥物清單

可及藥物和護理資源區域分布不平等

醫療資源的不平等並不局限於高成本的癌症藥物。在中低收入國家,即便是價格不貴的基本藥物,患者也並不總是能夠獲取到或買得起。

另外,藥物缺乏可及性還涉及供應不足,存在生產問題,平行出口和預算緊張等。

除了藥物之外,在中低收入國家,還有高達90%的人口缺乏有效的放射治療。

乳腺癌靶向葯全球花費和可及性差異大

下圖中,F Cardoso博士對乳腺癌常用靶向藥物曲妥珠單抗、拉帕替尼、帕妥珠單抗、TDM-1在全球各國的花費和可及性現狀進行了分析。

ASCO 2018丨全球癌症形勢嚴峻,藥物可及性地區差異大,我們能做什麼?

圖3 乳腺癌靶向治療的花費和可及性

(我國為中高收入國家一欄的第三行,統計結果為數據缺失)

ASCO 2018丨全球癌症形勢嚴峻,藥物可及性地區差異大,我們能做什麼?

圖4 乳腺癌基本靶向藥物的可及性障礙分析

(我國為中等偏上收入國家一欄的第三行,統計結果為沒有障礙)

從以上圖片分析結果可以看出,收入越高的國家,乳腺癌患者靶向藥物的花費越低,藥物可及性越好,而在中低收入及低收入國家,癌症患者的花費負擔重,且藥物可及性差。

ESMO國際聯合會關於抗腫瘤藥物供應的研究揭示了三個方面的問題:

  • 獲得癌症藥物的人口覆蓋率很低;

  • 許多WHO基本癌症藥物未能納入享受國家的福利項目,比如進入醫保等;

  • 購買癌症藥物的直接成本產生的財務負擔很重。

對治療手段進行客觀評估,擇優資助

F Cardoso博士表示,我們強烈建議使用客觀的評估尺度,如ESMO臨床效益量表(ESMO Magnitude of Clinical Benefit Scale,ESMO-MCBS)或ASCO價值框架(ASCO Value Framework),來評估新的治療手段所帶來的實際效益,並對獲益較高的進行優先資助,尤其是在醫療資源有限的國家,更應該做出擇優的評估。

支持生物仿製藥用於治療

由於目前獲得專利的原創藥物價格均十分昂貴,晚期乳腺癌社區組織(ABC community)表示,強烈支持使用生物仿製藥物來治療乳腺癌(如曲妥珠單抗)和支持性護理(如生長因子類藥物)。但必須強調,所有的生物仿製葯均須按照EMA、FDA或其他國家權威機構要求的嚴格開發和試驗進程,並最終獲得批准。

改善全球癌症藥物可及性,我們能做什麼?

獲得癌症藥物治療,目前還存在哪些重要問題?

  • 藥物短缺,新的治療策略或藥物的臨床獲益不夠;

  • 政府補助策略不連貫或不到位;

  • 藥物價格增長顯著。

如何解決以上問題?

  • 管理和預防藥物短缺,關注藥物臨床獲益(運用ESMO-MCBS);

  • 報銷合理的藥品(公共政策);

  • 採用公平價格,即與價值相符,不受市場變動影響的價格。

(本文為醫學界腫瘤頻道原創文章,轉載需經授權並標明作者和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腫瘤頻道 的精彩文章:

Ⅲ期結直腸癌術後化療太痛苦!NEJM說:要不縮短點兒?
《柳葉刀》發乙肝全球排行榜,中國看起來不太妙?

TAG:醫學界腫瘤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