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ARM進擊之路:新架構性能大增,下一步向桌面市場挺進

ARM進擊之路:新架構性能大增,下一步向桌面市場挺進

Intel的摩爾定律已被質疑是否還能繼續,而它在工藝製程方面已出現停滯。相比之下ARM則顯得十分進取……

6月2日,就在台北電腦展舉辦前夕,ARM發布了新一代的高性能CPU架構設計Cortex-A76,以及新一代的GPU架構設計Mali-G76。ARM方面表示,此次A76架構的核心在性能、功耗控制等表現都上一代A75核心大幅提升。

發布Cortex A76 CPU和Mali-G76 GPU,性能大增

與上一代的10nm A75核心相比,A76由Austin團隊設計,和A57/A72一脈相承。作為比較,A73/A75是Sophia團隊,A53/A55是Cambridge團隊。

在發布會中,ARM一直強調新CPU的筆記本級性能,架構師Mike Filippo表示, Cortex A76相當於i5-7300,如果IP廠商緩存設計得更好,那麼可以媲美i7。

官標的數據方面,基於台積電7nm工藝的3GHz A76核心比10nm 2.8GHz的A75核心性能提升35%、省電40%、機器學習的負載能力提升4倍。

在GPU核心方面,Arm公布了Mali G72的後續產品,也是Bifrost系列的最新產品:Mali G76,目標非常明確:提高單位功耗性能和單位面積性能,並儘可能地趕超競爭對手。

Arm承諾,在台積電7nm工藝的支撐下,使用Mali G76的下一代SoC性能可提高50%。首先是性能密度提高了30%,這意味著GPU面積不變,性能可提高30%;或者在性能相同時,可縮小約24%的GPU面積。其次,Mali G76的微架構效率提升了30%,這要歸功於架構內功能塊的整合。最後,Arm為Mali G76添加了新的專用8位點積指令,使其機器學習推理性能提高了2.7倍。

ARM下一個目標:筆記本甚至台式機領域

PC市場由於這幾年面臨飽和,原來並不在ARM的計劃之內,但隨著AMD這幾年的沉淪,Intel在缺乏競爭的情況下,產品升級毫無亮點,ARM似乎看到了逆襲的機會。

在PC市場,ARM陣營正穩步推進。此前谷歌的chromebook已採用ARM架構晶元,chromebook在美國教育市場分食了Intel的大片地盤;目前PC企業也開始採用高通的驍龍835晶元推出Windows筆記本,蘋果則表示其Mac到2020年將放棄Intel的晶元採用自家ARM架構的A系處理器。

A76性能大幅提升對於ARM陣營是一大鼓舞。A76的性能與Intel的賽揚處理器相當,這足以滿足大部分用戶的日常使用需求,對於當下已在PC市場取得進展的ARM陣營來說將有助於它們進一步擴大成果。

「非常巧」的是,就在ARM官宣Cortex-A76內核的同一天,有外媒曝光了高通全新的驍龍1000系列處理器。

據WinFuture站長兼知名爆料人Roland透露,除了驍龍850,高通還在為Win10筆記本定製驍龍950、驍龍1000產品。它的設計功耗高達6.5W,和英特爾的酷睿m系列相當,最重要的是,它的確就是專門針對未來筆記本平台打造的全新產品線。

考慮到ARM處理器原本就相比x86架構有著更高的能效比,因此從理論上來說,同為6.5W功耗,高通驍龍1000的性能有望超過英特爾最低端的酷睿產品線,帶來更好的超輕薄筆記本體驗。

由於ARM採取了開放策略,其僅是對外授權IP,通過與晶元設計企業和晶元製造企業合作建立一個強大的聯盟,形成群狼圍攻Intel的格局。在晶元設計方面,由於它集中資源進行核心研發得以保持近幾年每年都推出一代晶元核心,每一代核心的性能都獲得大幅提升,再交給高通、蘋果、華為海思、三星等設計晶元。

在晶元製造方面,三星和台積電是兩家技術實力強大的企業,它們展開製造工藝競賽,在Intel自2014年投產14nmFinFET工藝出現停滯後,三星和台積電則連續演進了14/16nmFinFET、10nm、7nm,幾乎保持了每年升級一代工藝,雖然Intel表示它的14nmFinFET工藝其實與後兩者的10nm工藝相當,不過普遍認為三星和台積電在7nm工藝以後將徹底領先Intel。

由此可見,A76的發布對於ARM陣營有相當積極的意義,ARM架構晶元不再僅僅是低功耗低性能,它在保持功耗優勢的同時性能正日益接近Intel的處理器,Intel在PC和伺服器晶元市場的地位正逐漸被ARM陣營所撼動。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工智能未來 的精彩文章:

解讀2018互聯網女皇報告:中國AI五年內將趕上美國

TAG:高工智能未來 |